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35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鱼身、鱼尾,所述鱼头与所述鱼身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电机、凸轮和第一齿轮,并且打开电机,电机带动连接杆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能够推动摆动杆左右摆动,仿生尾鳍在水下随意摆动,提高仿生鱼饵的生动性,起到吸引鱼群的作用,动作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提高了诱捕效果,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上钩率,同时连接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叶轮转动,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前进,通过设置有单片机,能够控制电机的正转和翻转,从而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在规定的范围内游动,能够进一步增加鱼饵的动作幅度,进一步提高诱捕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上钩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鱼饵
,具体为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垂钓时为了诱使鱼儿上钩,一般在位于钩线末端的钓钩上放置鱼饵,当鱼饵被吞食,鱼儿上钩,传统手段为根据捕捉鱼类的不同而调拌不同的鱼饵,这种方法需要不断更换饵料,且容易出现鱼儿滑脱,诱捕效率很低,近年来已经发展出人造仿生鱼饵,该类鱼饵具有小鱼的外形,利用自身浮力以及钩线的牵引能够在水中漂浮,通过对鱼饵外观必要的装饰如设置花纹、图案、色彩等,使鱼饵逼真。令水中大鱼吞食,此时利用固定在鱼饵外部的钓钩成功吊起大鱼,这种鱼饵与传统鱼饵相比,省去准备饵料的工序,但依然存在结构简单,诱捕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人造鱼饵的诱捕效果,研究人员通过为鱼饵上色、加表面纹理或者通过加工鱼饵表面反光层、荧光层等结构实现鱼饵发光效果等手段对人造鱼饵进一步加工,但由于现有的人造鱼饵在水中的动作仅靠钩线牵扯以及水流波动来实现,动作幅度小、持续时间短,诱捕效果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鱼身、鱼尾,所述鱼头与所述鱼身可拆卸连接,所述鱼头的上表面靠近一端处可拆卸连接有挂环,所述鱼身的一端黏贴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一侧插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橡胶管,所述橡胶管与所述摆动杆黏贴,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鱼尾固定连接,所述鱼身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围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鱼身的内壁一侧黏贴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鱼身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鱼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鱼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叶轮。优选的,所述鱼身的内壁一侧黏贴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鱼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鱼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管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挂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跨,且固定块与所述鱼头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鱼身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电机、凸轮和第一齿轮,并且打开电机,电机带动连接杆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能够推动摆动杆左右摆动,进而能够使得鱼尾摆动,仿生尾鳍在水下随意摆动,提高仿生鱼饵的生动性,起到吸引鱼群的作用,动作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提高了诱捕效果,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上钩率,同时连接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齿轮运动,进而能够带动叶轮转动,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前进,通过设置有单片机,能够控制电机的正转和翻转,从而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在规定的范围内游动,能够进一步增加鱼饵的动作幅度,进一步提高诱捕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上钩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鱼头;11-连接管;12-挂环;2-鱼身;21-固定管;22-橡胶管;23-电机;24-电池;25-单片机;26-凸轮;27-第一齿轮;28-连接杆;29-固定杆;210-第二齿轮;211-安装板;212-叶轮;3-鱼尾;31-摆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包括鱼头1、鱼身2、鱼尾3,所述鱼头1与所述鱼身2可拆卸连接,所述鱼头1的上表面靠近一端处可拆卸连接有挂环12,所述鱼身2的一端黏贴有橡胶管22,所述橡胶管22的一侧插接有摆动杆31,所述摆动杆31的一端穿过所述橡胶管22,所述橡胶管22与所述摆动杆31黏贴,所述摆动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鱼尾3固定连接,所述鱼身2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3,电机23的型号为ND-30,在鱼身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电池24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的外围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6,所述鱼身2的内壁一侧黏贴有电池24,所述电池24与所述电机23电性连接,在使用时,打开电机23,电机23带动连接杆28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凸轮26转动,凸轮26能够推动摆动杆31左右摆动,进而能够使得鱼尾3摆动,仿生尾鳍在水下随意摆动,提高仿生鱼饵的生动性,起到吸引鱼群的作用,动作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提高了诱捕效果,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上钩率,同时连接杆28带动第一齿轮27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齿轮210运动,进而能够带动叶轮212转动,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前进,通过设置有单片机25,能够控制电机23的正转和翻转,从而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在规定的范围内游动,能够进一步增加鱼饵的动作幅度,进一步提高诱捕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上钩率,所述连接杆28的外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7,所述鱼身2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杆29,所述固定杆29与所述鱼身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9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0,所述第一齿轮27与所述第二齿轮210啮合,所述固定杆29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鱼身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叶轮212,所述鱼身2的内壁一侧黏贴有单片机25,所述单片机25与所述电池24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3与所述单片机25电性连接,所述鱼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鱼身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1,所述连接管11与所述固定管21螺纹连接,所述挂环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跨,且固定块与所述鱼头1螺纹连接,所述鱼身2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1,所述安装板211的一侧与所述电机2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打开电机23,电机23带动连接杆28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凸轮26转动,凸轮26能够推动摆动杆31左右摆动,进而能够使得鱼尾3摆动,仿生尾鳍在水下随意摆动,提高仿生鱼饵的生动性,起到吸引鱼群的作用,动作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提高了诱捕效果,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上钩率,同时连接杆28带动第一齿轮27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齿轮210运动,进而能够带动叶轮212转动,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前进,通过设置有单片机25,能够控制电机23的正转和翻转,从而能够使得仿生鱼饵在规定的范围内游动,能够进一步增加鱼饵的动作幅度,进一步提高诱捕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上钩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n鱼头(1);/n鱼身(2);/n鱼尾(3);/n其中,所述鱼头(1)与所述鱼身(2)可拆卸连接,所述鱼头(1)的上表面靠近一端处可拆卸连接有挂环(12),所述鱼身(2)的一端黏贴有橡胶管(22),所述橡胶管(22)的一侧插接有摆动杆(31),所述摆动杆(31)的一端穿过所述橡胶管(22),所述橡胶管(22)与所述摆动杆(31)黏贴,所述摆动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鱼尾(3)固定连接,所述鱼身(2)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的外围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6),所述鱼身(2)的内壁一侧黏贴有电池(24),所述电池(24)与所述电机(23)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
鱼头(1);
鱼身(2);
鱼尾(3);
其中,所述鱼头(1)与所述鱼身(2)可拆卸连接,所述鱼头(1)的上表面靠近一端处可拆卸连接有挂环(12),所述鱼身(2)的一端黏贴有橡胶管(22),所述橡胶管(22)的一侧插接有摆动杆(31),所述摆动杆(31)的一端穿过所述橡胶管(22),所述橡胶管(22)与所述摆动杆(31)黏贴,所述摆动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鱼尾(3)固定连接,所述鱼身(2)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的外围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6),所述鱼身(2)的内壁一侧黏贴有电池(24),所述电池(24)与所述电机(2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8)的外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7),所述鱼身(2)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杆(29),所述固定杆(29)与所述鱼身(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9)的中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红霞刘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东恒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