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31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子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35‑45℃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3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8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尼龙网袋中;(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湿河沙分层放置,在2‑5℃下层积30‑120天,每隔5‑7d翻动1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种子冷层积处理时,提前将种子浸泡在赤霉素中,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赤霉素逐渐发挥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冷层积处理,种子的发芽率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处理
,具体为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技术介绍
欧洲花楸一般指欧亚花楸,欧亚花楸是蔷薇科花楸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6-18米,树干端直,树形优美,幼树树冠椭圆形,成熟时树冠呈球形。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5枚;伞房花序,花序较大、圆形。花期5月。原产于欧洲和亚洲西部。分布于波兰、斯洛文尼亚、比利时、美国、俄罗斯、德国、捷克、匈牙利、意大利、奥地利等国;中国可在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山西中部、陕西中部、甘肃中部、青海中部、新疆南部地区以北的地区内生长。喜光、耐寒树种,幼苗耐阴,喜欢湿润、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欧亚花楸是一种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型园林树种。其果实中富含矿物质、粗纤维、维生素C等,可用于果汁、果酱、罐头、果脯等食品和饮料的原材料。该植物中还含有较丰富的黄酮、花青素、类山梨酸苷、生氰苷、双联苯酚、绿原酸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多种氧自由基,在抗氧化、抗辐射、抑菌、抗炎、降血糖、利尿和止咳平喘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层积处理以解除种子的休眠,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低温处理就能解除休眠,但通过该处理的欧洲花楸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35-45℃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3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2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8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尼龙网袋中;(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湿河沙分层放置,在2-5℃下层积30-120天,每隔5-7d翻动1次。优选的,步骤(1)中,控制温水的温度为4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尼龙网袋的网孔径为40目;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湿河沙在分层放置前经过消毒。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尼龙网袋中种子的质量与湿河沙的质量比为1:(3-5)。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种子和湿河沙的整体湿度保持为60-6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种子冷层积处理时,提前将种子浸泡在赤霉素中,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赤霉素逐渐发挥作用,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中起初元作用,无论种子中是否存在抑制物质,它的缺失都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休眠,赤霉素的添加明显改善了欧洲花楸种子的萌发情况,应用150mg/L赤霉素处理6h的种子在层积105-120天后种子萌发率可达到75%以上,相较于传统的冷层积处理,采用本专利技术中冷层积处理和赤霉素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种子的发芽率较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40℃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2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6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网孔径为40目的尼龙网袋中;(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消过毒的湿河沙分层放置,尼龙网袋中种子的质量与湿河沙的质量比为1:3,在3℃下层积60天,每隔7d翻动1次,种子和湿河沙的整体湿度保持为65%。重复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将100mg/L赤霉素溶液分别替换为150mg/L赤霉素溶液和200mg/L赤霉素溶液,其它条件不变。实施例2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40℃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2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6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网孔径为40目的尼龙网袋中;(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消过毒的湿河沙分层放置,尼龙网袋中种子的质量与湿河沙的质量比为1:3,在3℃下层积75天,每隔7d翻动1次,种子和湿河沙的整体湿度保持为65%。重复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将100mg/L赤霉素溶液分别替换为150mg/L赤霉素溶液和200mg/L赤霉素溶液,其它条件不变。实施例3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40℃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2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6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网孔径为40目的尼龙网袋中;(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消过毒的湿河沙分层放置,尼龙网袋中种子的质量与湿河沙的质量比为1:3,在3℃下层积90天,每隔7d翻动1次,种子和湿河沙的整体湿度保持为65%。重复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将100mg/L赤霉素溶液分别替换为150mg/L赤霉素溶液和200mg/L赤霉素溶液,其它条件不变。实施例4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40℃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2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6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网孔径为40目的尼龙网袋中;(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消过毒的湿河沙分层放置,尼龙网袋中种子的质量与湿河沙的质量比为1:3,在3℃下层积105天,每隔7d翻动1次,种子和湿河沙的整体湿度保持为65%。重复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将100mg/L赤霉素溶液分别替换为150mg/L赤霉素溶液和200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35-45℃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n(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3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n(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8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尼龙网袋中;/n(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湿河沙分层放置,在2-5℃下层积30-120天,每隔5-7d翻动1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当年采收的欧洲花楸种子在35-45℃的温水中浸种48h,浸种24h后换水1次;
(2)将步骤(1)中所得的种子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3h,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至无色;
(3)将步骤(2)中所得的种子放入10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8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入尼龙网袋中;
(4)将装有种子的尼龙网袋与湿河沙分层放置,在2-5℃下层积30-120天,每隔5-7d翻动1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控制温水的温度为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素和冷层积处理打破欧洲花楸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士刚陶晶秦彩云才巨锋陈思羽邹建军高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