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20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手机壳,包括内保护衬,通过软质塑料制作,内保护衬的两侧设有第一扣合部;外保护壳,通过硬质塑料制作,外保护壳的两侧设有分别扣入内保护衬两侧的第一扣合部内的第二扣合部;外保护壳还设有若干镂空孔,内保护衬上设有若干突起部,各突起部分别通过各镂空孔露出以实现内保护衬相对外保护壳的横向定位。此组合式手机壳可通过外保护壳与内保护衬间的直接扣合,使得各第二扣合部直接扣合包裹于各第一扣合部的外周,实现外保护壳与内保护衬间的结合,并在扣合后通过突起部嵌入各镂空孔内放置内保护衬相对外保护壳的横向移动,此组合式手机壳的组装简单,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手机保护壳结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手机壳
本技术属于手机保护壳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手机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组合式手机壳多通过软质材质的塑料形成手机的包覆边,再通过硬质塑料的后盖与软质材质的包覆边间扣合来形成用于保护手机的组合式手机壳。此类组合式手机产品由于包覆边为软质条状结构,在与后盖扣合的过程中,扣合比较麻烦,需要将软质的包覆边上的突起逐一嵌入硬质后盖上设置的扣孔内来实现组合,非常的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手机壳,能实现手机壳的快速扣合组合,节省组装成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手机壳,包括内保护衬,通过软质塑料制作,所述内保护衬具有用于容纳手机的手机容纳部,所述内保护衬的两侧设有第一扣合部;外保护壳,通过硬质塑料制作,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设有分别扣入所述内保护衬两侧的所述第一扣合部内的第二扣合部;所述外保护壳还设有若干镂空孔,所述内保护衬上设有若干突起部,各所述突起部分别通过各所述镂空孔露出以实现所述内保护衬相对所述外保护壳的横向定位。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第一扣合部沿所述内保护衬两侧的包覆边下沉设置,所述第二扣合部自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弧形延伸,以弧形包裹所述第一扣合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内保护衬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凸起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均断开为多段设置,断开的各所述第一扣合部和各所述第二扣合部分列于各所述间隔凸起部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突起部包括在所述内保护衬上设置的若干分散分布的减震垫,各所述减震垫突出于所述内保护衬的表面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内保护衬的高度高于所述外保护壳的厚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内保护衬的表面的上下两端还分别设有若干扣头,所述外保护壳表面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扣孔,各所述扣头分别扣入各所述扣孔内固定。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内保护衬的两端突出于所述内保护衬的表面设置以形成端头限位部,所述外保护壳的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外保护壳和所述内保护衬扣合后,所述外保护壳的两端位于所述端头限位部的内侧。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端头限位部朝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弯曲延伸以形成侧向限位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外保护壳的表面还设有手持组件。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所述手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外保护壳上的组件安装座,所述组件安装座内铰接于支架,所述支架的尾端安装有指环。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此组合式手机壳可通过外保护壳与内保护衬间的直接扣合,使得各第二扣合部直接扣合包裹于各第一扣合部的外周,实现外保护壳与内保护衬间的结合,并在扣合后通过突起部嵌入各镂空孔内放置内保护衬相对外保护壳的横向移动,此组合式手机壳的组装简单,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式手机壳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组合式手机壳扣合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方案。参照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手机壳,包括内保护衬100,通过软质塑料制作,内保护衬100具有用于容纳手机的手机容纳部,内保护衬100的两侧设有第一扣合部110;外保护壳200,通过硬质塑料制作,外保护壳200的两侧设有分别扣入内保护衬100两侧的第一扣合部110内的第二扣合部210;外保护壳200还设有若干镂空孔220,内保护衬100上设有若干突起部120,各突起部120分别通过各镂空孔220露出以实现内保护衬100相对外保护壳200的横向定位。本技术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110沿内保护衬100两侧的包覆边下沉设置,第二扣合部210自外保护壳200的两侧弧形延伸,以弧形包裹第一扣合部110。本技术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保护衬100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凸起部130,第一扣合部110和第二扣合部210均断开为多段设置,断开的各第一扣合部110和各第二扣合部210分列于各间隔凸起部130的两侧。本技术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突起部120包括在内保护衬100上设置的若干分散分布的减震垫,各减震垫突出于内保护衬100的表面设置。本技术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保护衬100的高度高于外保护壳200的厚度。本技术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保护衬100的表面的上下两端还分别设有若干扣头140,外保护壳200表面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扣孔240,各扣头140分别扣入各扣孔240内固定。本技术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保护衬100的两端突出于内保护衬100的表面设置以形成端头限位部150,外保护壳200的两端开口设置,外保护壳200和内保护衬100扣合后,外保护壳200的两端位于端头限位部150的内侧。本技术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端头限位部150朝外保护壳200的两侧弯曲延伸以形成侧向限位部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保护衬,通过软质塑料制作,所述内保护衬具有用于容纳手机的手机容纳部,所述内保护衬的两侧设有第一扣合部;/n外保护壳,通过硬质塑料制作,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设有分别扣入所述内保护衬两侧的所述第一扣合部内的第二扣合部;/n所述外保护壳还设有若干镂空孔,所述内保护衬上设有若干突起部,各所述突起部分别通过各所述镂空孔露出以实现所述内保护衬相对所述外保护壳的横向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保护衬,通过软质塑料制作,所述内保护衬具有用于容纳手机的手机容纳部,所述内保护衬的两侧设有第一扣合部;
外保护壳,通过硬质塑料制作,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设有分别扣入所述内保护衬两侧的所述第一扣合部内的第二扣合部;
所述外保护壳还设有若干镂空孔,所述内保护衬上设有若干突起部,各所述突起部分别通过各所述镂空孔露出以实现所述内保护衬相对所述外保护壳的横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沿所述内保护衬两侧的包覆边下沉设置,所述第二扣合部自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弧形延伸,以弧形包裹所述第一扣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衬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凸起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均断开为多段设置,断开的各所述第一扣合部和各所述第二扣合部分列于各所述间隔凸起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包括在所述内保护衬上设置的若干分散分布的减震垫,各所述减震垫突出于所述内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雨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泊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