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及封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019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涉及量子通信领域,包括不等臂干涉仪、第一等臂干涉仪和第二等臂干涉仪,其中,第一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与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光连接,第一等臂干涉仪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和第一热光调制器;不等臂干涉仪包括第二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第一等臂干涉仪被配置为维持输入不等臂干涉仪的两个臂的光信号的强度一致;第二等臂干涉仪包括第四耦合器、第五耦合器、电光调制器和第二热光调制器,被配置为制备诱骗态的光信号,实现了基于时间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发送端的集成化,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高且易于维护、提高了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及封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量子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及封装系统。
技术介绍
量子密钥分发作为一种全新的安全通信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在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利用光子作为安全通信的物理载体并主要利用光子的偏振态进行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的过程可以通过光纤传输光子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自由空间(大气)传输光子的方式实现。由于发送端产生的光子通过普通的单模光纤或大气层传输至接收端时,光子会发生折射,使得光子的偏振态发生改变,而光子的偏振态的改变会增加量子通信的误码率,使得基于偏振态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性能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前主要采用基于时间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进行量子密钥分发。但是,当前的基于时间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发送端的元器件之间通过光纤和法兰光连接,所以说,当前的基于时间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发送端并未实现集成化,导致当前的基于时间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发送端的体积大、成本高且不易维护、稳定性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不等臂干涉仪、第一等臂干涉仪和第二等臂干涉仪,其中:/n所述第一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与所述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光连接;/n所述第一等臂干涉仪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和第一热光调制器;/n所述不等臂干涉仪包括所述第二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n所述第一等臂干涉仪被配置为维持输入所述不等臂干涉仪的两个臂的光信号的强度一致;/n所述第二等臂干涉仪包括第四耦合器、第五耦合器、电光调制器和第二热光调制器,被配置为制备诱骗态的光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不等臂干涉仪、第一等臂干涉仪和第二等臂干涉仪,其中:
所述第一等臂干涉仪的输出端与所述不等臂干涉仪的输入端光连接;
所述第一等臂干涉仪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和第一热光调制器;
所述不等臂干涉仪包括所述第二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
所述第一等臂干涉仪被配置为维持输入所述不等臂干涉仪的两个臂的光信号的强度一致;
所述第二等臂干涉仪包括第四耦合器、第五耦合器、电光调制器和第二热光调制器,被配置为制备诱骗态的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六耦合器,所述第六耦合器被配置为将所述不等臂干涉仪输出的第一光信号及所述第二等臂干涉仪输出的第二光信号合束,得到第三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时间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耦合器还被配置为根据设定的比例,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柳平王林松王其兵范永胜万相奎
申请(专利权)人: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