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10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涉及保护装置。目前,对于海缆登陆上塔段载流量瓶颈问题采取的对策有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海缆保护管底座、双壁波纹管、遮阳套管,遮阳套管位于双壁波纹管和海缆终端之间。本技术方案的海缆从海缆沟上来后,便得到保护装置的保护直至海缆终端;海缆保护管底座、双壁波纹管、遮阳套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可以完全遮盖住所有海缆表面;遮阳套管大幅度减少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阳光辐射影响,同时对海缆散热影响较小,大幅度提升了该段海缆载流量。同时该遮阳套管材质经济适用、安装拆卸方便、不易受海岛强风影响,适用于海缆输电线路上塔段安装,破除该段载流量瓶颈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
本技术涉及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
技术介绍
登陆段一直是海底海缆输电线路载流量的瓶颈段,尤其是登陆上塔段,影响该区域海缆输送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海缆外被层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和外被层自身的吸热能力。当太阳入射方向与吸收平面垂直时将实现最大程度的能量吸收,海缆外被层本身的吸热能力由太阳辐射率吸收率表征,海底海缆的外被层一般含有沥青材料,经查阅相关标准,其太阳辐射率吸收率为0.8~0.94之间,吸收率较大。在正午日照下,温升较高,有研究表明在正午日照90°情况下,海缆表皮的温度能比环境温度高出30°左右。这对海缆载流量影响巨大。目前,对于海缆登陆上塔段载流量瓶颈问题采取的对策有限。一种方法是加装遮阳蓬,但这种方法会带来电气安全距离不足的隐患,且在海岛强风环境下稳定性较差。另一种方法是在海缆表面刷浅色防晒漆,但在海岛盐雾恶劣环境下,表面防晒漆很容易腐蚀脱落,且海缆已有相位标识漆,改变颜色不符合安全规定。因此,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消除日照因素,而又不影响通风要求,以破解海缆登陆上塔段载流量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以达到保护海缆上塔段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遮阳套管位于双壁波纹管和海缆终端之间,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铁塔上;所述的遮阳套管一侧设有开口,遮阳套管通过开口罩盖在海缆上。遮阳套管安装方便,遮阳套管的开口穿过海缆,直接遮盖在海缆上,装配方便;遮阳套管固定在海缆从海缆沟上来后,便得到保护装置的保护直至海缆终端;海缆保护管底座、双壁波纹管、遮阳套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可以完全遮盖住所有海缆表面;遮阳套管大幅度减少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阳光辐射影响,同时对海缆散热影响较小,大幅度提升了该段海缆载流量。同时该遮阳套管材质经济适用、安装拆卸方便、不易受海岛强风影响,适用于海缆输电线路上塔段安装,破除该段载流量瓶颈效果明显。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横截面呈半圆环形,遮阳套管设于正午时海缆的向阳侧。遮阳套管的外侧面向南设置,遮阳套管的内侧面朝向海缆,有效地对海缆进行保护。遮阳套管覆盖在海缆表面,基本消除日照影响,而且遮阳套管横截面呈半圆环形,只遮盖海缆的向南面,海缆的向北面,即背光侧不进行覆盖,减少对通风的影响,能明显地提升该上塔段海缆载流量。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设有多个环形突起。设有环形突起,具有防滑的作用;不仅在安装时,上下相邻的遮阳套管可以起支撑作用,而且在运输中,可以防止滑动。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的一端大于其另一端,以使上遮阳套管下端能外套在下遮阳套管上端。在安装遮阳套管时,上遮阳套管下端外套在下遮阳套管上端,不仅使下遮阳套管可以支撑上遮阳套管,方便安装,而且防止水流入下一节遮阳套管,且重叠的遮阳套管有效起到遮光作用。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的外侧设有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中穿设连接件,所述的遮阳套管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塔体上。连接件可以为卡箍、绳、钢丝、捆扎带等。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开设用于利用红外测温仪器探测内部海缆表面温度的检测孔。方便检修人员日常监测海缆运行情况。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的长度为0.8~1.2m。方便安装及运输。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为HDPE双壁波纹管。遮阳套管的表面光洁,不易吸热。所述的遮阳套管(5)的直径大于海缆(6)的1.5倍。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阳套管的下端部为呈上小下大的锥形或球冠状的罩部,所述的遮阳套管的上端部为外凸的环托;罩部的最大部尺寸大于环托。上遮阳套管的罩部外套在下遮阳套管的环托。有益效果:海缆从海缆沟上来后,便得到保护装置的保护直至海缆终端;海缆保护管底座、双壁波纹管、遮阳套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可以完全遮盖住所有海缆表面;遮阳套管大幅度减少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阳光辐射影响,同时对海缆散热影响较小,大幅度提升了该段海缆载流量。同时该遮阳套管材质经济适用、安装拆卸方便、不易受海岛强风影响,适用于海缆输电线路上塔段安装,破除该段载流量瓶颈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海缆保护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遮阳套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海缆保护管底座;2、双壁波纹管;3、海缆终端;4、海缆沟;5、遮阳套管;501、环形突起;502、固定部;503、固定孔;504、罩部;505、环托;506、检测孔;6、海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遮阳套管5位于双壁波纹管2和海缆终端3之间,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铁塔上;所述的遮阳套管5一侧设有开口,遮阳套管5通过开口罩盖在海缆上6。海缆6从海缆沟4上来后,便得到保护装置的保护直至海缆终端3;海缆保护管底座1、双壁波纹管2、遮阳套管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可以完全遮盖住所有海缆6表面;遮阳套管5大幅度减少海缆6登陆上塔段的阳光辐射影响,同时对海缆6散热影响较小,大幅度提升了该段海缆6载流量。同时该遮阳套管5材质经济适用、安装拆卸方便、不易受海岛强风影响,适用于海缆6输电线路上塔段安装,破除该段载流量瓶颈效果明显。为了有效降低海缆6的温度,遮阳套管5横截面呈半圆环形,遮阳套管5设于正午时海缆6的向阳侧。遮阳套管5的外侧面向南设置,遮阳套管5的内侧面朝向海缆6,有效地对海缆6进行保护。遮阳套管5覆盖在海缆6表面,基本消除日照影响,而且遮阳套管5横截面呈半圆环形,只遮盖海缆6的向南面,海缆6的向北面,即背光侧不进行覆盖,减少对通风的影响,能明显地提升该上塔段海缆6载流量。为了防滑,遮阳套管5设有多个环形突起501。设有环形突起501,具有防滑的作用;不仅在安装时,上下相邻的遮阳套管5可以起支撑作用,而且在运输中,可以防止滑动。为了更好地实现遮阳、挡雨;遮阳套管5的一端大于其另一端,以使上遮阳套管5下端能外套在下遮阳套管5上端;在本技术方案中,遮阳套管5的下端部为呈上小下大的球冠状的罩部504,遮阳套管5的上端部为外凸的环托505;罩部504的最大部尺寸大于环托505。在安装遮阳套管5时,上遮阳套管5下端外套在下遮阳套管5上端,不仅使下遮阳套管5可以支撑上遮阳套管5,方便安装,有效防止水流入下一节遮阳套管5,且重叠的遮阳套管5有效起到遮光作用。为了使得遮阳套管5的外侧设有固定部502,固定部502上设有多个固定孔503,固定孔503中穿设连接件,遮阳套管5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塔体上。连接件可以为卡箍、绳、钢丝、捆扎带等。为方便检修人员日常监测海缆6运行情况:遮阳套管5开设用于利用红外测温仪器探测内部海缆6表面温度的检测孔506。为方便安装及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其特征在于:遮阳套管(5)位于双壁波纹管(2)和海缆终端(3)之间,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铁塔上;所述的遮阳套管(5)一侧设有开口,遮阳套管(5)通过开口罩盖在海缆(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其特征在于:遮阳套管(5)位于双壁波纹管(2)和海缆终端(3)之间,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铁塔上;所述的遮阳套管(5)一侧设有开口,遮阳套管(5)通过开口罩盖在海缆(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套管(5)横截面呈半圆环形,遮阳套管(5)设于正午时海缆(6)的向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套管(5)设有多个环形突起(5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套管(5)的一端大于其另一端,以使上遮阳套管(5)下端能外套在下遮阳套管(5)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缆登陆上塔段的遮阳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套管(5)的外侧设有固定部(502),所述的固定部(502)上设有多个固定孔(503),所述的固定孔(503)中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军凯张磊郑新龙胡凯乐彦杰陈国东林晓波沈清野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