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偏振元件保护膜、偏振元件保护膜用转印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偏振元件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06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5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且能够提高第1功能层与第2功能层的密合性的光学膜、具备这种光学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光学膜(10),该光学膜(10)依次具备透光性基材(11)、第1功能层(12)和第2功能层(13),其中,第1功能层(12)和第2功能层(13)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紫外线吸收剂,该光学膜(10)还具备混合层(14),该混合层(14)设置于第1功能层(12)与第2功能层(13)之间并与第1功能层(12)和第2功能层(13)相邻、并且包含第1功能层(12)的成分和第2功能层(13)的成分,第1功能层(12)、第2功能层(13)和混合层(14)的总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混合层(14)的膜厚相对于第1功能层(12)、第2功能层(13)和混合层(14)的总膜厚的比例为0.6%以上4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膜、偏振元件保护膜、偏振元件保护膜用转印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偏振元件保护膜的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参考本申请享受作为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247909(申请日:2018年12月28日)和日本特愿2019-28249(申请日:2019年2月20日)的优先权的利益,其公开内容整体通过引用而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膜、偏振元件保护膜、偏振元件保护膜用转印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偏振元件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显示元件,正在进行使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元件的智能手机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开发。与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光接受型的显示装置不同,使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为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无需背光装置等光源,因此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另一方面,OLED元件有时会因紫外线而劣化,因此,在组装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光学膜的粘合层等功能层中有时包含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2)。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在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固化层上设置覆盖层,该覆盖层实质上不包含紫外线吸收剂,或者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少于固化层。此外,目前,作为保护偏振元件且相较于偏振元件配置于更靠近观察者侧的偏振元件保护膜,使用了具有环烯烃聚合物基材(COP基材)和设置于COP基材上的硬涂层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521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007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目前,对于图像显示装置要求进一步的薄型化。因此,对于组装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光学膜也要求薄型化。针对上述薄型化的要求,正在研究光学膜的功能层的薄膜化。但是,若单纯地减薄功能层的膜厚,则功能层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升高,通过用于形成功能层的紫外线而聚合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反应率降低。因此,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功能层和与该功能层相邻的其他功能层的密合性降低。另外,若单纯地减薄功能层的膜厚,则功能层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升高,功能层的表面硬度和耐擦伤性有可能降低。需要说明的是,若表面硬度、耐擦伤性降低,则容易在加工工序中产生划痕。另外,若功能层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升高,则紫外线吸收剂容易析出,耐久性有可能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将固化层和覆盖层之类的功能层层积了2层的情况下,功能层的总膜厚薄时,若在这两层之间产生极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差,则在耐久试验时由于包含大量紫外线吸收剂的功能层与紫外线吸收剂少的功能层之间的热收缩差,可能会产生裂纹。另外,有时使用COP基材作为偏振元件保护膜的基材,但作为偏振元件保护膜的基材使用的COP基材的厚度厚。另一方面,由于难以减薄COP基材,因此难以将COP基材用于偏振元件保护膜以实现图像显示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另一方面,在室外等有时会佩戴太阳镜来观察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但在太阳镜为偏光太阳镜的情况下,若隔着偏光太阳镜观察显示图像,则可见性有可能降低。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且能够提高第1功能层与第2功能层的密合性的光学膜、具备这种光学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且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良好的耐擦伤性和良好的耐久性的光学膜、具备这种光学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且即便在隔着偏光太阳镜观察显示图像时也能抑制可见性降低的偏振元件保护膜、具备该偏振元件保护膜的偏振元件保护膜用转印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这种偏振元件保护膜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包括下述方案。[1]一种光学膜,其为依次具备透光性基材、第1功能层和第2功能层的光学膜,其中,上述透光性基材包含三乙酰纤维素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上述第1功能层和上述第2功能层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紫外线吸收剂,该光学膜还具备混合层,该混合层设置于上述第1功能层与上述第2功能层之间,与上述第1功能层和上述第2功能层相邻,并且包含上述第1功能层的成分和上述第2功能层的成分,上述第1功能层、上述第2功能层和上述混合层的总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上述混合层的膜厚相对于上述第1功能层、上述第2功能层和上述混合层的总膜厚的比例为0.6%以上40%以下。[2]一种光学膜,其为依次具备透光性基材、第1功能层和第2功能层的光学膜,其中,上述第1功能层和上述第2功能层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紫外线吸收剂,该光学膜还具备混合层,该混合层设置于上述第1功能层与上述第2功能层之间,与上述第1功能层和上述第2功能层相邻,并且包含上述第1功能层的成分和上述第2功能层的成分,上述第1功能层、上述第2功能层和上述混合层的总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上述混合层的膜厚为0.02μm以上1μm以下。[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上述混合层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一个面涂布至少包含聚合性化合物的第1功能层用组合物的第1涂膜而形成第1涂膜,使上述第1涂膜半固化,在半固化后的上述第1涂膜上形成至少包含聚合性化合物的第2功能层用组合物的第2涂膜,使上述第1涂膜和上述第2涂膜固化,由此形成。[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上述混合层的膜厚为0.1μm以上。[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上述第1功能层和上述第2功能层均包含上述紫外线吸收剂。[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上述第1功能层包含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上述第1功能层的压痕硬度为50MPa以上600MPa以下。[7]一种光学膜,其为具备透光性基材和功能层的光学膜,其中,上述功能层包含含有氮原子的紫外线吸收剂,上述功能层的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在上述功能层中,通过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法测定上述功能层的深度方向的二次离子的强度时,厚度0.3μm的第2区域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相对于厚度0.3μm的第1区域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之比为1.1以上4.0以下,并且,厚度0.3μm的第3区域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相对于上述第2区域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之比为1.2以上4.0以下,上述第1区域包含上述功能层的表面,上述第2区域包含在上述功能层的上述深度方向上将上述功能层等分的等分线,上述第3区域包含上述功能层的背面。[8]如上述[7]所述的光学膜,其中,上述第1区域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最小强度小于上述功能层中的上述第1区域的上述透光性基材侧的边界至上述背面的第4区域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最小强度。[9]如上述[7]或[8]所述的光学膜,其中,上述功能层包含含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其为依次具备透光性基材、第1功能层和第2功能层的光学膜,其中,/n所述透光性基材包含乙酰纤维素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n所述第1功能层和所述第2功能层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紫外线吸收剂,/n该光学膜还具备混合层,该混合层设置于所述第1功能层与所述第2功能层之间,与所述第1功能层和所述第2功能层相邻,并且包含所述第1功能层的成分和所述第2功能层的成分,/n所述第1功能层、所述第2功能层和所述混合层的总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n所述混合层的膜厚相对于所述第1功能层、所述第2功能层和所述混合层的总膜厚的比例为0.6%以上40%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8 JP 2018-247909;20190220 JP 2019-0282491.一种光学膜,其为依次具备透光性基材、第1功能层和第2功能层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透光性基材包含乙酰纤维素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
所述第1功能层和所述第2功能层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该光学膜还具备混合层,该混合层设置于所述第1功能层与所述第2功能层之间,与所述第1功能层和所述第2功能层相邻,并且包含所述第1功能层的成分和所述第2功能层的成分,
所述第1功能层、所述第2功能层和所述混合层的总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所述混合层的膜厚相对于所述第1功能层、所述第2功能层和所述混合层的总膜厚的比例为0.6%以上40%以下。


2.一种光学膜,其为依次具备透光性基材、第1功能层和第2功能层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第1功能层和所述第2功能层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该光学膜还具备混合层,该混合层设置于所述第1功能层与所述第2功能层之间,与所述第1功能层和所述第2功能层相邻,并且包含所述第1功能层的成分和所述第2功能层的成分,
所述第1功能层、所述第2功能层和所述混合层的总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所述混合层的膜厚为0.02μm以上1μ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混合层的膜厚为0.1μ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1功能层和所述第2功能层均包含所述紫外线吸收剂。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1功能层包含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第1功能层的压痕硬度为50MPa以上600MPa以下。


6.一种光学膜,其为具备透光性基材和功能层的光学膜,其中,
所述功能层包含含有氮原子的紫外线吸收剂,
所述功能层的膜厚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在所述功能层中,通过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法测定所述功能层的深度方向的二次离子的强度时,厚度0.3μm的第2区域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相对于厚度0.3μm的第1区域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之比为1.1以上4.0以下,并且,厚度0.3μm的第3区域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相对于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之比为1.2以上4.0以下,所述第1区域包含所述功能层的表面,所述第2区域包含在所述功能层的所述深度方向上将所述功能层等分的等分线,所述第3区域包含所述功能层的背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最小强度小于所述功能层中的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透光性基材侧的边界至所述背面的第4区域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来源的二次离子的最小强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功能层包含含氟原子的化合物和含硅原子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功能层包含所述含氟原子的化合物,通过所述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法测定的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含氟原子的化合物来源的二次离子的强度大于所述第2区域和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含氟原子的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岛征一野村崇尚堀尾智之七海真堀井佳奈书间祐介黑田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