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预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
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料预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动力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芯下料预压成形是电芯卷绕工序中的重要部分。而现在的电芯卷绕机大部分采用的是悬臂式内夹针将电芯夹持下料并向外拉开,以便于进行预压工序。但是这样一来,悬臂式内夹针的长度较长,其在向电芯施加拉力时由于刚性不足容易发生倾斜和变形,导致电芯内圈的极片和隔膜打皱,并且会造成电芯的转角间隙过大,转角间隙不均匀等问题,影响电芯的生产质量,降低良品率。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保证电芯质量的下料预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特别是在电芯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预压装置,能够避免内夹针发生倾斜和变形,防止电芯内圈的极片和隔膜打皱,减小电芯转角间隙,提高转角间隙的均匀度,保证电芯质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卷绕机,能够避免内夹针发生倾斜和变形,防止电芯内圈的极片和隔膜打皱,减小电芯转角间隙,提高转角间隙的均匀度,保证电芯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地对电芯的两侧进行夹持,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内夹针,所述内夹针贯穿所述电芯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内夹针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均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双向位移组件,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相对连接于所述双向位移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于与一个所述内夹针抵持,所述第二支撑座用于与另一个所述内夹针抵持,所述双向位移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相互远离,以推动两个所述内夹针相互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地对电芯的两侧进行夹持,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内夹针,所述内夹针贯穿所述电芯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内夹针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均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双向位移组件,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相对连接于所述双向位移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于与一个所述内夹针抵持,所述第二支撑座用于与另一个所述内夹针抵持,所述双向位移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相互远离,以推动两个所述内夹针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均设置于两个内夹针之间,所述双向位移组件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位移组件包括驱动模组和底座,所述驱动模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均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双向丝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双向丝杆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套设于所述双向丝杆外,且均与所述双向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母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名,杨吉,陈飞,阳如坤,魏宏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