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79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1
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座椅部分(3)和靠背(5),该靠背(5)具有泡沫部件(10),该泡沫部件具有用于容纳气囊装置(8)的至少一部分的腔体(7),其中,该泡沫部件(10)在该腔体(7)的区域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衬有加强层机构(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部分和靠背,该靠背具有泡沫部件,该泡沫部件具有用于容纳气囊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腔体。
技术介绍
EP1199227A1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由靠背和气囊模块组成的子组件,其中该靠背具有框架、填料和覆盖部分,并且其中气囊模块具有附接至框架的弹射通道。覆盖部分以刚性方式构造,而填料以柔性方式构造在向覆盖部分过渡的区域中,从而通过填料的变形在覆盖部分与填料之间形成使气囊从靠背显现出来的间隙。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装置在EP1201510A1中公开,机动车包括可集成至车辆座椅的至少一个气囊模块,该气囊模块包括预制的模块单元,模块单元可作为紧密结合的整体被操作并且具有尤其用作侧边气囊的至少一个可膨胀气囊,该气囊模块还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中结构元件形成车辆座椅的至少一部分后壁,并额外地构造为用于模块单元的模块覆盖物。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区域,其可被砸开、拆开、扭开和/或被膨胀气囊旋开并且设有预定断裂部位。EP2960116B1公开了一种包括侧边气囊的远侧气囊装置,侧边气囊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位于侧部的靠背的车辆中心侧,其中,侧边气囊具有后方膨胀部分,后方膨胀部分在被供以气体时膨胀和展开,并且至少约束就坐乘员的胸部和腹部的背面。远侧气囊装置能够考虑到所谓的次要运动,即在发生事故之后,车辆乘员与气囊的第一次接触之后的运动,并且减轻事故的后果。一种包括两个相邻布置的单人座椅的车辆在DE19603106A1中公开,每个单人座椅在其各侧边彼此远离地包含至少一个侧边气囊,至少一个侧边气囊容纳在上方座椅靠背区域的相关的侧边元件中,其中,上方座椅靠背区域凭借其侧边元件基本上延伸至下方座椅靠背区域的上侧,直到延伸至相邻车辆结构附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在上文
技术介绍
中所述类型的车辆座椅、尤其是允许远侧气囊装置的集成。特别地,旨在改进从泡沫部件中引导出气囊。特别地,在泡沫部件中的预定断裂部位设计为使得气囊能以可靠方式从泡沫部件显现出来。悬浮泡沫颗粒被设计为在气囊展开期间是最少化的。这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车辆座椅来实现。由于泡沫部件在腔体的区域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衬有加强层机构,使得将远侧气囊装置集成至靠背成为可能。特别地,从泡沫部件中引导出气囊得以改进。可单独或相互组合应用的有利的实施例形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加强层机构可具有至少两个加强层。加强层机构可具有刚好两个加强层。加强层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加强层。加强层机构优选地具有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第一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和第二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可形成或者可在其之间容纳泡沫部件的预定断裂部位。因此,展开的气囊被引向预定断裂部位,以防止泡沫部件在其他区域中不期望地撕裂。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两个可相对于彼此以下述方式就位,即,他们形成和/或衬有泡沫部件中的预定断裂部位。预定断裂部位可被构造为泡沫部件中的凹口。预定断裂部位可被构造为泡沫部件中的材料弱化部。预定断裂部位可被构造为泡沫部件中的切口。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两个可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就位并且因此形成预定断裂部位。优选地,沿行驶方向布置于气囊上游的加强层具有尤其高的强度。加强层机构向泡沫部件提供保护,使其免于不期望地撕裂,以及向气囊提供引导。泡沫部件可具有第一侧翼、第二侧翼和将第一侧翼连接至第二侧翼的连接板,所述第一侧翼、第二侧翼和连接板限定出腔体。连接板优选地基本上平行于由纵向和竖向限定出的平面延伸。预定断裂部位可被构造在连接板中。第一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和/或第二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可被发泡至连接板中。在泡沫部件的预定断裂部位的区域内,第二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可取向为几乎垂直于第一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在泡沫部件的预定断裂部位的区域内,第二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可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加强层的外端区域延伸。所述两个加强层可在一些部段中彼此重叠。所述两个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非织造材料。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保护层。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织造材料制成。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塑料制成。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纺织材料制成。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皮革材料制成。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被布置在泡沫部件的背面上。所述两个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被布置在气囊装置与泡沫部件的背面之间。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二维地构造。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三维地构造。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被粘结至泡沫部件。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形状配合地连接至泡沫部件。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通过静态摩擦连接至泡沫部件。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通过背部发泡连接至泡沫部件。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至少在一些部段中发泡至泡沫部件中。除了在泡沫部件的远离乘员的区域(B柱侧)中引入泡沫部件的预定断裂几何结构(预定断裂部位,例如槽部)以外,可以沿预定断裂几何结构布置用于加强的非织造材料或加强材料或者布置其他成角度向后的非织造材料或加强材料。因此,泡沫部件在预定断裂部位沿(由成角度向后的非织造材料制成的)第一加强层撕裂或者沿第二加强层撕裂或者沿所述两个加强层撕裂。所述加强层中的至少一个可在面向气囊的一侧设设置具有抗粘附效果的涂层或覆膜。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中示出的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及这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三个变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然而,本专利技术不应受限于这个示例性实施例及其变型。在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中的线I-I剖切的车辆座椅的剖视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沿图1中的线I-I剖切的车辆座椅的剖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沿图1中的线I-I剖切的车辆座椅的剖视图,和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沿图1中的线I-I剖切的车辆座椅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示出用于车辆、尤其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1。图1中的车辆座椅1的视图涉及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图3字图5所示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三个变型。在后文中,通过使用三个相互垂直的空间方向来描述车辆座椅1。在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纵向x基本上水平地延伸并且优选平行于对应于车辆常规行驶方向的车辆纵向。垂直于纵向x延伸的横向y也在车辆中取向为水平的,并且平行于车辆横向延伸。竖向z垂直于纵向x并且垂直于横向y延伸。在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竖向z平行于车辆竖轴线延伸。所使用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例如前方、后方、顶部和底部涉及在车辆座椅1中的就坐乘员的观察方向,其中,车辆座椅1以适于用正立的靠背5运送乘客的使用位置安装在车辆中,并且使用位置以常规方式沿行驶方向取向。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1也可以不同取向来安装,例如横向于行驶方向。车辆座椅1具有座椅部分3和靠背5。气囊装置8布置在靠背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座椅部分(3)和靠背(5),该靠背(5)具有泡沫部件(10),该泡沫部件具有用于容纳气囊装置(8)的至少一部分的腔体(7),其特征在于,该泡沫部件(10)在该腔体(7)的区域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衬有加强层机构(3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1 DE 102018131810.3;20181220 DE 102018133241.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座椅部分(3)和靠背(5),该靠背(5)具有泡沫部件(10),该泡沫部件具有用于容纳气囊装置(8)的至少一部分的腔体(7),其特征在于,该泡沫部件(10)在该腔体(7)的区域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衬有加强层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在该气囊装置(8)的气囊展开的情况下,该加强层机构(30)将展开的气囊引导至该泡沫部件(10)的预定断裂部位(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该气囊装置(8)是远侧气囊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之一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层机构(30)具有布置在该泡沫部件(10)中的至少一个加强层(32、34、134、234、3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层机构(30)具有第一加强层(32)和第二加强层(34、134、234、3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加强层(32)的外端区域(32.1)和该第二加强层(34、134、234、334)的外端区域(34.1、134.1、234.1、334.1)之间容纳有该预定断裂部位(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断裂部位(24)构造为该泡沫部件(10)中的凹口。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之一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该泡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L·哈姆B·乔尔克B·京特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