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69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超级电容放电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超级电容放电的放电单元、控制放电单元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超级电容器放电的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超级电容电连接。该超级电容放电工装通过电子负载放电模块与电阻负载放电模块配合对超级电容进行放电,有效地实现了超级电容的快速放电,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
本技术涉及超级电容放电
,具体为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3487663B,其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它包括可程控精密直流电源V1、可程控直流电子负载I1以及多组电容器测试电路,所述的电容器测试电路由待检测电容器、充电支路、放电支路、AD采集支路以及继电器组成,其中,充电支路并联接在可程控精密直流电源V1上,放电支路串联接在可程控直流电子负载I1上,充电支路和放电支路通过继电器切换。在上述的一种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的方案中,放电支路串联在可程控直流电子负载I1上,再通过继电器来控制放电支路实现超级电容器的放电。现有技术的问题存在于,电子负载是通过控制内部功率(MOSFET)或晶体管的导通量(量占空比大小),依靠功率管的耗散功率消耗电能的设备。由于MOS管安全区存在输入高电压越高输入电流越小的现象,限制了电子负载的高电压的时候大电流快速放电,只能增加MOS管的数量和增大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来增大高压部分实物散热功率,生产成本高。所以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一种能快速放电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其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该超级电容放电工装通过电子负载放电模块与电阻负载放电模块配合对超级电容进行放电,有效地实现了超级电容的快速放电,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超级电容放电的放电单元、控制放电单元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超级电容器放电的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超级电容电连接。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电阻负载放电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电吹风机、第二MOS管,所述电吹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阻,所述电阻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还包括用于散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放电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第一MOS管为并排布置的多个,所述第二MOS管设置在第一MOS管的一侧;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为2个,分设在第一MOS管的两侧,所述第二MOS管设置在第一散热风扇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风扇设置电吹风机的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阻的一侧。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放电控制器,所述放电控制器上设有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电流的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MOS管、第二MOS管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设超级电容器电压的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工作的继电器模块,用于显示电流、电压、温度、功率、外设超级电容的电容量的显示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继电器模块、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与超级电容连接的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与外设电源连接的第三接线座,所述第一接线座与放电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与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座与继电器模块电连接。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防止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反装的防反装接线座,所述防反装接线座的输入端与第一接线座电连接,所述防反装接线座的输出端与放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第一空气开关、第二空气开关以及保险丝,所述第一空气开关分别与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连接,其一侧设置在第一接线座与防反装接线座的电连接线上,另一侧设置在第二接线座与放电控制器的电连接线上,所述保险丝设置在第二接线座与放电接线器的电连接线上;所述第二空气开关的两侧分设在第三接线座与继电器模块的正负极电连接线上。在上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中,所述基座为铝散热片,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的氦化铝陶瓷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通过电子负载放电模块以及电阻负载放电模块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超级电容器的放电效率,同时其生产成本低;通过控制单元对放电单元进行控制,可对放电电流进行动态调整,使得放电产生的温度不超过散热温度上限,可避免烫伤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用于超级电容放电的放电单元2、控制放电单元2工作的控制单元3,所述放电单元2包括基座21,所述基座21上设有用于超级电容器放电的电子负载放电模块22、电阻负载放电模块23,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22、电阻负载放电模块23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与超级电容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电子负载放电模块22以及电阻负载放电模块23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超级电容器的放电效率,同时其生产成本低;通过控制单元3对放电单元2进行控制,可对放电电流进行动态调整,使得放电产生的温度不超过散热温度上限,可避免烫伤危险。优选地,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22包括设置在基座21上的多个第一MOS管221,所述第一MOS管221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其可以为5个、6个或7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其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其能够准确检测出负载电压,精确调整负载电流。优选地,所述电阻负载放电模块23包括设置在基座21上的电吹风机231、第二MOS管232,所述电吹风机231包括壳体2311、设置在壳体2311内的电阻2312,所述电阻2312与所述第二MOS管232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232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232作为开关,其与电吹风机231的电阻2312组成电阻负载,所述电吹风机231的壳体2311可快速带着电阻2312产生的热量,适用于阻值更小的电阻2312,有效地提高了放电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工装的便捷性。在本实施例中,超级电容放电工装通过电子负载发热以及电吹风机231的电阻2312发热的方式实现放电,其放电工作的正常进行还需要对放电产生的热量进行释放,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散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超级电容放电的放电单元、控制放电单元工作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超级电容器放电的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超级电容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超级电容放电的放电单元、控制放电单元工作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超级电容器放电的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超级电容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负载放电模块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电吹风机、第二MOS管,所述电吹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阻,所述电阻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散走电子负载放电模块、电阻负载放电模块放电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为并排布置的多个,所述第二MOS管设置在第一MOS管的一侧;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为2个,分设在第一MOS管的两侧,所述第二MOS管设置在第一散热风扇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风扇设置电吹风机的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阻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级电容放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放电控制器,所述放电控制器上设有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第一MOS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建国张雄举张世权宋晓峰胡心祥彭柳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汉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