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鼻塞、鼻塞配件及呼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969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9
一种呼吸鼻塞、鼻塞配件和呼吸系统,呼吸鼻塞包括呼吸机连接件(1)、第一鼻塞管(3)和第二鼻塞管(4);呼吸机连接件(1)设有进气通道(101)、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进气通道(101)与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连通,进气通道(101)用于与呼吸机连通;第一鼻塞管(3)与第一出气通道(103)连通,第二鼻塞管(4)与第二出气通道(104)连通;第一鼻塞管(3)和/或第二鼻塞管(4)可移动,以使第一鼻塞管(3)和第二鼻塞管(4)的间隔距离可调节。通过设置第一鼻塞管(3)和/或第二鼻塞管(4)可相对移动,使得第一鼻塞管(3)与第二鼻塞管(4)的间隔距离可调,可以满足不同鼻孔间距的患者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呼吸鼻塞、鼻塞配件及呼吸系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鼻塞、鼻塞配件及呼吸系统。
技术介绍
患者产生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等疾病时,往往需要进行呼吸支持。呼吸支持的方式包括无创通气及有创通气。为了尽量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同时又可以有效治疗呼吸疾病,临床医生倾向于优先应用无创通气,根据无创通气支持效果决定是否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因为患者的鼻腔尺寸差异很大,包括鼻孔孔径和鼻孔的间距。鼻塞的尺寸是否合适,关系到病人的舒适度,通气的气密性。同时呼吸机的治疗周期较长,可能长达几周到几个月。鼻塞的尺寸不合适可能会造成患者的面部皮肤压伤及鼻中隔损伤,为此对于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治疗,临床上会建议医护人员,周期性松动患者与鼻塞的接触,改善舒适度及降低损伤。除此之外,对于鼻塞本身,厂家通过合适选材、调整材料的硬度,以及配套提供几个不同型号的鼻塞,供医护人员选择相对合适的鼻塞尺寸。同一呼吸鼻塞如何去适应患者不同的鼻孔间距,现有产品没有好的方法,而这是造成患者鼻中隔压伤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呼吸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机连接件、第一鼻塞管和第二鼻塞管;所述呼吸机连接件设有进气通道、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用于与呼吸机连通;所述第一鼻塞管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鼻塞管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或所述第二鼻塞管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所述第二鼻塞管的间隔距离可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机连接件、第一鼻塞管和第二鼻塞管;所述呼吸机连接件设有进气通道、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用于与呼吸机连通;所述第一鼻塞管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鼻塞管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或所述第二鼻塞管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所述第二鼻塞管的间隔距离可调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鼻塞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移动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或所述第二鼻塞管,以调节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所述第二鼻塞管的间隔距离。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连接件包括腔室,所述腔室一侧为顶板,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或所述第二鼻塞管相对所述顶板移动。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为连杆、齿轮、齿条、凸轮、涡轮、蜗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与所述顶板相对的一侧为底板,所述腔室连接所述顶板与侧板的面为侧板;所述顶板或所述侧板上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相对所述顶板之背向所述底板的表面突出。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鼻塞还包括外缘板和盖板,所述外缘板连接在所述侧板背向所述腔室的一侧或所述顶板的端部,所述外缘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外缘板上;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的连接在所述顶板或所述延伸板上,且连接至所述第一鼻塞管,以带动所述第一鼻塞管移动。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的连接在所述外缘板或所述盖板上,且连接至所述第一鼻塞管,以带动所述第一鼻塞管移动。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调节杆和与所述调节杆连接的联动块,所述调节杆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鼻塞管连接有与所述联动块配合的第一调节块,所述调节杆经所述联动块带动所述第一调节块相对第二鼻塞管移动。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延伸与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所述第二鼻塞管的轴线相交。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鼻塞的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鼻塞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第二鼻塞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鼻塞管移动的极限距离。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盖板紧贴设置,以限制所述第一鼻塞管沿自身轴向移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鼻塞还包括标记所述第一鼻塞管与第二鼻塞管间相对距离的间隔标记。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鼻塞还包括指示所述第一鼻塞管与第二鼻塞管间相对距离的刻度标尺。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塞管和第二鼻塞管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底管、中管和顶管,所述底管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连通,所述中管的外周的直径自与所述底管连接的一端向与所述顶管连接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顶管的外周的直径自与所述中管连接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中管的一端逐渐增大。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所述第二鼻塞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紧贴设置,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尺寸小于所述底管的内径,在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或第二鼻塞管移动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一鼻塞管、第二鼻塞管在所述顶板上的投影始终覆盖所述第一出气通道。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呼吸鼻塞,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