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用于处理流体、特别是水的设备的透析机器以及用于在污染方面监测设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析机器,其包括用于在一个或多个中空纤维膜过滤器处处理流体、特别是处理用于透析的水的设备,以及设备本身的相应描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在污染方面监测用于处理流体、特别是水的设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血液透析领域,需要大量的水来生产透析流体。在肾病患者的正常透析治疗期间,最多使用多达120升透析流体。提供用于治疗的透析流体需要具有高度的纯度并且没有污染,以便能够对肾病患者进行药学上可接受的治疗。透析机器是已知的,其具有基本上确保透析流体的生产、输送和提供的液压系统。在某些应用中,透析流体由此在透析机器内由提供的透析浓缩物和经处理的水产生。水由此在混合室中与透析浓缩物混合并转化为即用型透析流体。出于卫生原因,在生产透析流体时使用尽可能高纯度的水。电导率为10-4S/m或更小的超纯水优选用于生产透析流体。尽管纯度如此之高,但还需要对借助于简单或重复过滤提供的超纯水进行处理,并去除在治疗期间可能对患者产生有害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流体、特别是用于处理用于透析的水的设备(100),/n所述设备包括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其中,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进一步包括:/n形成滞留液室(F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8 DE 102018133664.01.一种用于处理流体、特别是用于处理用于透析的水的设备(100),
所述设备包括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其中,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进一步包括:
形成滞留液室(F1R)和滤液室(F1F)的多个中空纤维膜,其中,滞留液室(F1R)和滤液室(F1F)通过中空纤维膜的半透膜壁(F1M)彼此隔开,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滞留液室的流体端口(101),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滞留液室排出的流体端口(102),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滤液室排出的至少一个流体端口(103a/103b),
其中,所述设备(100)进一步包括: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的流体端口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10),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排出的流体端口(102)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11),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滤液室(F1F)排出的流体端口(102)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12),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滞留液室排出的流体管线(111)接合的第一阀连接结构(V1),其中,所述阀连接结构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流体通过用于将流体从滞留液室排出的流体管线(111)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与第一分支流体管线(113)流体连通的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排出的流体管线(111)中的第一流体分支点(111a);与第一分支流体管线(113)接合的第二阀连接结构(V2),其中,所述第二阀连接结构(V2)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流体、特别是水通过第一分支流体管线(113)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其特征在于
取样点(P1)布置在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滞留液室(F1R)排出的流体管线(111)流体连通的第一阀连接结构(V1)的下游,
和/或
第二取样点(P2)布置在与第一分支流体管线(113)流体连通的第二阀连接结构(V2)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在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上游布置在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滞留液室(F1R)的流体管线(110)中,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三流体分支点(112a)布置在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滤液室(F1F)排出的流体管线(112)中,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中的流体管线(110)上的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和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滤液室(F1F)排出的流体管线(112)上的第三流体分支点(112a)通过流体管线(114)流体连接,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三阀连接结构(V3)布置成与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和第三流体分支点(112a)之间的流体管线(114)接合,其中,所述第三阀连接结构(V3)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流体、特别是水通过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与第三流体分支点(112a)之间的流体管线(114)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四阀连接结构(V4)在第三流体分支点(112a)的下游布置成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滤液室(F1F)排出的流体管线(112)接合,其中,所述第四阀连接结构(V4)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流体、特别是水通过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滤液室排出的流体管线(112)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五阀连接结构(V5)在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上游布置在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F1R)的流体管线(110)上的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和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的流体管线(110)接合的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之间,其中,所述第五阀连接结构(V5)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流体、特别是水通过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的流体管线(110)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其中,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进一步包括:
具有通过中空纤维膜的半透膜壁(F2M)彼此隔开的滞留液室(F2R)和滤液室(F1F)的多个中空纤维膜,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F2R)中的流体端口(120),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F2R)排出的流体端口(121),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滤液室排出的至少一个流体端口(123a/123b),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F2R)中的流体端口(120)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24),
所述设备(100)进一步包括: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F2R)排出的流体端口(121)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30),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滤液室(F2F)排出的所述至少一个流体端口(123a/123b)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31),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的特征在于,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滞留液室(F2R)中的流体端口(120)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24)流体连接到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滤液室(F1F)排出的流体管线(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四流体分支点(130a)在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滞留液室(F2R)排出的流体端口(121)与之间布置在流体管线(130)中,从所述流体管线(130)分支出流体连接到第四流体分支点(130a)的第二分支流体管线(132),进一步的特征在于,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滞留液室(F2R)排出的流体管线(130)接合的第六阀连接结构(V6)布置在第四流体分支点(130a)的下游,
其中,所述第六阀连接结构(V6)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流体、特别是水通过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滞留液室(F2R)排出的流体管线(130)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流体管线(132)与第四取样点(P4)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
其中,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进一步包括:
形成由中空纤维膜的半透膜壁(F2M)彼此隔开的滞留液室(F2R)和滤液室(F2F)的多个中空纤维膜,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F2R)中的流体端口(120),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F2R)排出的流体端口(130),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滤液室(F2F)排出的至少一个流体端口(123a/123b),
所述设备(100)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滞留液室(F2R)中的至少一个流体管线(112),
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滤液室(F2F)排出的所述至少一个流体端口(123a/123b)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流体管线(131),
其中,所述设备(100)的进一步特征在于,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在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上游布置在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的流体管线(110)中,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00)包括在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滤液室(F2F)排出的流体管线(131)上的第五流体分支点(131a),其中,第四取样点(P4)布置成经由第四流体分支点(130a)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滞留液室(F2R)排出的流体管线(130)流体连通,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布置有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中的流体管线(110)上的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和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滤液室(F2F)排出的流体管线(131)上的第五流体分支点(131a)流体连通的流体管线(115),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三阀连接结构(V3)被布置成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滞留液室(F1R)中的流体管线(110)上的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和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滤液室(F2F)排出的流体管线(131)上的第五流体分支点(131a)之间的流体管线(115)接合,其中,所述第三阀连接结构(V3)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流体、特别是水通过第二流体分支点与第五流体分支点之间的流体管线(115)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第二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2)的滞留液室(F2R)的流体端口(120)经由流体管线(112)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的滤液室(F1F)排出的所述至少一个流体端口(103a/103b)流体连通,
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五阀连接结构(V5)在过滤器(F1)的上游布置在与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滞留液室(F1R)中的流体管线(110)接合的第二流体分支点(110a)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F1)之间,其中,所述第五阀连接结构(V5)具有至少两个阀位置,借助于所述阀位置,用于将流体、特别是水供应到滞留液室的流体管线(110)中的流体、特别是水的流动能够被阻塞或导通。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包括分析设备,利用所述分析设备能够从在取样点处获得的样品确定有关相应样品中的污染物的浓度的分析值,其中
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引导到滤液室的流体、特别是水的体积的装置,其中
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借以将污染物冲洗到取样点的流体、特别是水的体积的装置,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电子评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评估单元被配置为能从关于相应样品中的污染物的浓度的分析值,从第一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的滞留液室引导到滤液室中的流体、特别是水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斯密斯洛娃,G·维森,
申请(专利权)人:费森尤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