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64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包括吸附结构、温控结构和检测结构,吸附结构包括吸附泵、导管和固定阀,导管设有多跟,导管的一端穿过固定阀与样品池相连,另一端穿过吸附泵与检测结构相连;温控结构设置在检测结构旁,包括温控组件和温调组件,温控组件设置在检测装置开口一侧,对进入检测装置的液体进行温度的改变,温调组件与温控组件电性相连,控制温控组件的温度变化;本申请通过设置温控结构和吸附结构,将位于样品池中的待测液体吸附至检测皿中,利用温控结构进行温度的改变,还可以和其他物质进行混合,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谱仪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于安全也越来越在意,不仅在于简单的饮食方面,对于在其他方面也需要进行安全的检测,为了符合这种需求,越来越多的检测设备出现在市场上,例如紫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是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工作的仪器,主要由光源、两个单色器、样品池(吸光池)、检测器、记录装置组成,用于紫外吸收化合物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从而能快速对样品进行检测的目的。现有的光谱仪在检测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配置好的溶液放入仪器内进行检测,从而获得一个数据结果,但是对于某些成分的检测,有时需要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再例如某些成分不能长时间存在与自然界中,对于这些物质,采用传统的光谱设备是肯定不可以的,因此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检测,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通过设置温控结构和吸附结构,将位于样品池中的待测液体吸附至检测皿中,利用温控结构进行温度的改变,还可以和其他物质进行混合,从而满足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包括吸附结构、温控结构和检测结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吸附泵、导管和固定阀,所述导管设有多跟,导管的一端穿过固定阀与样品池相连,另一端穿过吸附泵与检测结构相连;所述温控结构设置在检测结构旁,包括温控组件和温调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置在检测装置开口一侧,对进入检测装置的液体进行温度的改变,所述温调组件与温控组件电性相连,控制温控组件的温度变化。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结构包括防护壳体和设置在防护壳体内部的检测皿、托架、微型电机,所述防护壳体的四周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检测皿安装在托架上部位置,检测皿的上端与所述导管相连,下端与托架相连;所述托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微型电机安装在托架的下部位置,带动托架进行上下运动。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皿旁还设有排料结构,所述排料结构通过导管与托架相连,所述排料结构内还设有气压泵。作为优选,所述样品池包括支架和进料瓶,所述进料瓶放置在支架上端进行固定,内部设有多个容纳待检测的溶液放置区域,所述进料瓶上端设有与固定阀活动相连的旋纹。本技术的优势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特别增加了温控组件和多余的进料管,从而能对待测液进行温度的改变以及其他液体的添加,从而达到不同的检测需求,同时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位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其余部分结构图;图5位本技术的发射组件结构图;图6为检测仪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包括吸附结构1、温控结构2和检测结构4,吸附结构1包括吸附泵13、导管12和固定阀11,导管12设有多跟,导管12的一端穿过固定阀11与样品池3相连,另一端穿过吸附泵13与检测结构4相连;温控组件2设置在检测结构4旁,包括温控组件21和温调组件,温控组件21设置在检测装置4开口一侧,对进入检测装置4的液体进行温度的改变,温调组件与温控组件电性相连,控制温控组件的温度变化,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温控组件,能有效对液体的温度进行改变,从而达到改变测量条件的目的;此外还设有多跟导管与样品池相连,可在样品池内放置多个不同的溶液,通过控制吸附结构来实现不同的液体的抽取,最后在检测结构内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可获得多因素实验数据。为实现上述目的,检测组件4包括防护壳体41和设置在防护壳体内部的检测皿43、托架44、微型电机44,防护壳体41的四周上设有多个通孔,检测皿43安装在托架44上部位置,检测皿43的上端与导管12相连,下端与托架44相连;托架44为中空结构,微型电机45安装在托架44的下部位置,带动托架进行上下运动;检测皿43旁还设有排料结构42,排料结构42通过导管与托架44相连,排料结构42内还设有气压泵。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导管将待测液体排入检测皿中,从而将光源穿过检测皿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设置微型电机能有效对检测皿中的液体进行混合,使其混合均匀,而排料结构能有效对检测完毕的液体进行及时排出,防止液体残留,更为具体的是,如果需要对两种液体混合进行荧光或紫外检测,将两种液体都放在样品池内,然后控制导管将这两种液体分别吸入至检测皿中,然后微型电机带动托架进行上下运动,从而使得位于检测皿中的两种液体混合均匀,检测完毕后,排料结构中的气压泵工作,将液体从检测皿的下端吸出,穿过托架后进行排出。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样品池3包括支架32和进料瓶31,进料瓶31放置在支架32上端进行固定,内部设有多个容纳待检测的溶液放置区域,进料瓶31上端设有与固定阀11活动相连的旋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料瓶内设有多个不同的区域,从而能放置不同的溶液,而进料瓶和固定阀采用螺纹连接,确保了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光谱仪,请参阅图4至图6,还包括壳体8、光源组件5和主控板6,壳体8包括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组成一容置腔体结构,光源组件5包括发射组件51和接收组件52,发射组件51和接收组件52分别位于上文任一条所述的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的检测结构的两侧。发射组件包括光源513、调制盘515、滤光片514和聚光头516,聚光头516靠近光源513的一端设置有光孔,调制盘515固接有带动调制盘515旋转的电机512,调制盘515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光孔。接收组件52包括接收板和数据接口,数据接口安装在接收板上,与主控板6电性相连,接收板正对于检测结构4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同一个光源发出的波长是一定的,为了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特别利用滤光片和调制板,光源板411更加需求控制电机412带动调制板和滤光片进行一定程度的角度偏移,从而得到设定波长的光线,再通过聚光头对光线进行收纳,从而作用在检测组件上,满足检测需求。上壳体81还设置有散热口811,散热口811与壳体内部连通,散热口811处设置有散热器。上壳体81还设置有显示面板812,显示面板812与主控板6电性相连,显示面板812为触摸屏结构。下壳体82的侧面上设有开口,开口与排料结构42的出口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显示面板,能有效检测结果予以显示,从而快速得到检测数据,在壳体上设有数据接口和控制开关,内部还设有电源7,从而方便整个检测仪的使用。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结构、温控结构和检测结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吸附泵、导管和固定阀,所述导管设有多跟,导管的一端穿过固定阀与样品池相连,另一端穿过吸附泵与检测结构相连;所述温控结构设置在检测结构旁,包括温控组件和温调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置在检测装置开口一侧,对进入检测装置的液体进行温度的改变,所述温调组件与温控组件电性相连,控制温控组件的温度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结构、温控结构和检测结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吸附泵、导管和固定阀,所述导管设有多跟,导管的一端穿过固定阀与样品池相连,另一端穿过吸附泵与检测结构相连;所述温控结构设置在检测结构旁,包括温控组件和温调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置在检测装置开口一侧,对进入检测装置的液体进行温度的改变,所述温调组件与温控组件电性相连,控制温控组件的温度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注射式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防护壳体和设置在防护壳体内部的检测皿、托架、微型电机,所述防护壳体的四周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猷成任海燕刘军发王波覃攀于晨谢采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义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