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62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门,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左侧面、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爪,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且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了转动体、转动轴、夹紧气缸、压爪、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第一检测气缸、第二检测气缸、保护罩,达到随意调节压爪至合适的位置,固定的更加稳定,检测的效率更高,检测的过程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无机材料,比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有机材料,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要关注和重视对建材质量的检测和实验,要采用科学先进的建材质量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依循建材质量检测的规则和流程,尽量减少和规避建材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并且还要做好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工作,更好地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在对木材、金属等韧性材料检测时,一般通过检测器硬度,来检测是否合格,现有的检测装置中,检测的效率比较低,检测的过程中,安全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可能给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门,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左侧面、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爪,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且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前侧面设置有显示灯,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气缸,所述工作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检测气缸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检测气缸,所述第一检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端,所述第二检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端,所述工作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放置箱,所述检测器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放置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检测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器,所述工作箱的下表面设置有保护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数量有四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罩的前侧面、后侧面滑动连接有门体,且位于下部均设置有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罩的左侧壁、右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转动轴从开口处穿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检测端位于支撑柱的左侧,所述第二检测端位于支撑柱的右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制块位于第一检测端与第二检测气缸之间,所述转动轴的纵截面为L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夹紧气缸、压爪、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支撑柱、限制块均位于保护罩的内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夹紧气缸位于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的外侧。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设置了转动体、转动轴、夹紧气缸、压爪,通过夹紧气缸控制压爪,可以将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材料进行稳定的固定,转动轴可以转动,进行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以便对不同地方进行固定。2、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设置了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第一检测气缸、第二检测气缸,通过第一检测气缸、第二检测气缸控制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移动,通过设置两个位置,提高了检测的效率。3、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设置了万向轮,底板,方便装置进行移动,使整体更加坚固,延长使用寿命。4、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设置了保护罩、凹槽,防止在检测时,出现意外,对外侧的人员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例说明:1、底板;2、万向轮;3、转动体;4、压爪;5、转动轴;6、夹紧气缸;7、第一检测端;8、第一检测气缸;9、工作箱;10、第一检测器;11、检测器放置箱;12、第二检测器;13、第二检测气缸;14、凹槽;15、第二检测器;16、支撑柱;17、限制块;18、工作平台;19、储存箱;20、转动门;21、显示灯;22、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19,可以用于储存物品,储存箱19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门20,储存箱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平台18,工作平台18的左侧面、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体3,转动体3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气缸6,夹紧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爪4,通过转动轴5的转动,可以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以便对不同地方进行固定,工作平台18的上表面且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6,工作平台18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柱1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7,限制块17的可以对放置在工作平台18进行限制;支撑柱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9,工作箱9的前侧面设置有显示灯21,通过显示灯21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工作箱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气缸8,工作箱9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检测气缸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检测气缸13,第一检测气缸8的输出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19),所述储存箱(19)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门(20),所述储存箱(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平台(18),所述工作平台(18)的左侧面、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体(3),所述转动体(3)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气缸(6),所述夹紧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爪(4),所述工作平台(18)的上表面且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工作平台(18)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柱(1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7);/n所述支撑柱(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9),所述工作箱(9)的前侧面设置有显示灯(21),所述工作箱(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气缸(8),所述工作箱(9)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检测气缸(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检测气缸(13),所述第一检测气缸(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端(7),所述第二检测气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端(15),所述工作箱(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放置箱(11),所述检测器放置箱(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器(10),所述检测器放置箱(1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检测器(1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器(12),所述工作箱(9)的下表面设置有保护罩(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19),所述储存箱(19)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门(20),所述储存箱(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平台(18),所述工作平台(18)的左侧面、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体(3),所述转动体(3)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上表面设置有夹紧气缸(6),所述夹紧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爪(4),所述工作平台(18)的上表面且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工作平台(18)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柱(1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7);
所述支撑柱(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9),所述工作箱(9)的前侧面设置有显示灯(21),所述工作箱(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气缸(8),所述工作箱(9)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检测气缸(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检测气缸(13),所述第一检测气缸(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端(7),所述第二检测气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端(15),所述工作箱(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放置箱(11),所述检测器放置箱(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器(10),所述检测器放置箱(1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检测器(1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器(12),所述工作箱(9)的下表面设置有保护罩(22)。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李宝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盛泽建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