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导通结构及行驶记录仪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静电导通
,尤其涉及一种静电导通结构及行驶记录仪。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通常具有外壳、电路板及连接于电路板的各种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若不对静电进行消除或释放,会干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及电子元件等部件的正常工作。例如,行驶记录仪(又称汽车行驶记录仪、行车记录仪、车载视频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其各零部件会产生静电,需对多个零部件进行导通以消除或释放静电。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导电布或导电泡棉对电子设备的多个零件进行连接,从而使导通的几个零件消除静电。但是,导电布或导电泡棉等仅可对相邻或距离相近且未被其他零部件所阻隔的两个或多个零部件进行静电导通,由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复杂,在电子设备的需要进行静电导通的多个零部件被其他零部件所阻隔开或隔挡开时,导电布或导电泡棉均无法实现需进行静电导通的多个零部件之间的静电导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导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被阻隔开的多个零部件之间的静电导通的技术问题。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导通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上,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待导通件、第二待导通件以及将所述第一待导通件和所述第二待导通件相阻隔开的阻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通结构包括:/n第一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待导通件;/n第一跨接部,所述第一跨接部自所述第一导通部弯折延伸,用于跨越所述阻隔件;以及/n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二导通部自所述第一跨接部弯折延伸,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待导通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导通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上,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待导通件、第二待导通件以及将所述第一待导通件和所述第二待导通件相阻隔开的阻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通结构包括:
第一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待导通件;
第一跨接部,所述第一跨接部自所述第一导通部弯折延伸,用于跨越所述阻隔件;以及
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二导通部自所述第一跨接部弯折延伸,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待导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待导通件,所述第一导通部包括:
第一子导通段,所述第一子导通段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待导通件;以及
第二子导通段,所述第二子导通段自所述第一子导通段延伸,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待导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导通段包括:
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自所述第一子导通段弯折延伸;以及
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自所述第一弯折段弯折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或所述第二弯折段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待导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段自所述第一弯折段背离于所述第一子导通段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弯折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子导通段,所述第二弯折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弯折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待导通件或所述阻隔件相固定的固定部;
和/或,所述第一导通部上设有用于套设于所述第一待导通件的导通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通部包括:
第一弹性段,所述第一弹性段自所述第一跨接部背离于所述第一导通部弯折延伸;以及
第一尾段,所述第一尾段自所述第一弹性段弯折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第一尾段的连接处形成用于抵触所述第二待导通件的抵触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待导通件,所述静电导通结构还包括:
第二跨接部,所述第二跨接部自所述第一导通部弯折延伸,用于跨越所述阻隔件;以及
第三导通部,所述第三导通部自所述第二跨接部弯折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导通部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待导通件,所述第三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