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
本申请涉及降噪耳机的
,尤其是涉及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具有不少的降噪耳机,能够使得使用者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从耳机当中获取更为清晰的声音。现有的降噪耳机分为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大类。被动降噪一般是通过将吸音好的声学材料,通过非常厚的耳罩或耳帽来阻挡外界的噪音。而主动降噪耳机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一般主动降噪的耳机当中,包括嵌入至耳内的内部和外露在耳外的外部,内部和外部中均安装有取样麦克风,外部的麦克风会检测外部声波,当人耳听到外部声波前,耳机将会发出与之相位相反的等量的抗躁声波将其抵消,实现外部降噪。而内部的麦克风,将会监测耳内是否有多余的声波,例如共震噪声,同样也会通过降噪声波予以抵消。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在内外两侧的取样麦克风各自对两侧进行采样,但在内部中还安装有喇叭这类的发声件,其本身也在进行产生声音,产生的声波可能会被外部的采样麦克风采样并抵消,这样会影响
【技术保护点】
1.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包括前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00)为一侧敞口设置的空心结构,所述前壳体(100)背离敞口一侧具有出音嘴(110),所述前壳体(100)内安装有发声件以及采样件,所述前壳体(100)敞口一侧设有隔音密封板(150),所述隔音密封板(150)的周长边沿与所述前壳体(100)内壁贴合并形成密封环面(151),所述密封环面(151)与所述前壳体(100)内壁之间具有隔音密封件,以起到隔音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包括前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00)为一侧敞口设置的空心结构,所述前壳体(100)背离敞口一侧具有出音嘴(110),所述前壳体(100)内安装有发声件以及采样件,所述前壳体(100)敞口一侧设有隔音密封板(150),所述隔音密封板(150)的周长边沿与所述前壳体(100)内壁贴合并形成密封环面(151),所述密封环面(151)与所述前壳体(100)内壁之间具有隔音密封件,以起到隔音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嘴(110)内具有与所述前壳体(100)内腔连通的导音通道(120),所述导音通道(120)为椭圆状,所述采样件设置于所述导音通道(120)内,所述采样件、所述发声件、所述隔音密封板(150)依次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通道(120)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固定所述采样件的固定结构(130),所述采样件呈长方体,且所述采样件至少有一个带拾音孔的采样面(122),所述采样件连接于所述固定结构(130)时,所述采样面(122)直接暴露在所述导音通道(120)内的面积为直接接触面(123),多个所述直接接触面(123)的面积均不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130)包括设置在导音通道(120)内壁上且位于采样件靠近出音嘴(110)端部的底板(131)、设置在导音通道(120)内壁上且沿导音通道(120)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侧板(132),所述底板(131)、所述侧板(132)、所述导音通道(120)的内壁将所述采样件夹持并固定,所述底板(131)、所述侧板(132)上均开设有用于使得采样面(122)直接暴露于导音通道(120)内的连通槽(1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德双,赵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