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340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包括三个并联在中压单相交流侧端口的相单元,每个相单元均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桥臂、下桥臂,每个上桥臂、下桥臂连接处分别通过滤波电感连接一个中压交流侧端口。具有中压三相交流、中压单相交流和低压直流三种电压端口,实现从低压直流端口到中压交流端口的单级式功率变换,中压单相交流端口与中压三相交流电压端口能够实现相同或不同频率的AC‑AC功率自由变换,其单极性调制策略避免了隔离型交流‑交流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管换流暂态过程中出现的电压尖峰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级联功率变换
,具体涉及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年加速,如何在现有输电走廊提高供电能力,降低输配电线路建设与改造成本、对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成为城市电网“满足供电需求”的关键问题。直流输电、柔性低频输电等先进的输配电技术成为当代城市电网发展需求的关键技术手段。目前,城市能源网络仍是基于交流配电网建立,在直流输配电中,城市交流电缆存在空间电荷积聚效应,对现有电缆“交”改“直”存在难度,需重新敷设直流电缆,并且直流电缆的允许的最高温度为70℃,使直流电缆的载流量减小。与基于MVDC的柔性输电系统相比,低频输电具有以下优势:低频输电系统仍可沿用工频电网中的断路器及其他控保装置,更易构成环网,故障承受能力及可靠性优于MVDC输电;与现有的电网交流电缆相兼容,无直流电缆空间电荷积累问题,因而相比重新敷设直流电缆,低频电缆输电系统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当传输距离大概在30km-150km时,低频输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并联在中压单相交流侧端口的相单元,每个所述相单元均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桥臂、下桥臂,每个所述上桥臂、下桥臂连接处分别通过滤波电感连接一个中压交流侧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并联在中压单相交流侧端口的相单元,每个所述相单元均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桥臂、下桥臂,每个所述上桥臂、下桥臂连接处分别通过滤波电感连接一个中压交流侧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臂、下桥臂均包括n个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每个所述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输入侧并联低压直流电容CdcL,所述低压直流电容CdcL连接低压直流电源,n个所述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口均连接形成隔离型全桥正极输入端口,n个所述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口均连接形成隔离型全桥负极输入端口,n个所述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输出端通过相邻负极输出端口连接正极输出端口的方式连接,末端所述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负极输出端口连接平波电抗Lm,所述上桥臂的隔离型全桥正极输入端口连接下桥臂的隔离型全桥正极输入端口,所述上桥臂的隔离型全桥负极输入端口连接下桥臂的隔离型全桥负极输入端口,所述上桥臂的首端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正极连接中压单向交流端正极,所述上桥臂的平波电抗Lm连接下桥臂的平波电抗Lm,所述下桥臂的末端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负极输出端口连接中压单向交流端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级式隔离型全桥模块包括两个单级式隔离型斩波模块,两个所述单级式隔离型斩波模块输入侧并联,两个所述单级式隔离型斩波模块输出侧反向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低压直流母线的AC-AC隔离型模块化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级式隔离型斩波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裴忠晨蔡国伟宋晓民朱帝姜宇王菁月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