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灯结构及其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31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UV灯结构,包括:进风网,中部开设有支撑结构且开设有过孔;风轮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以疏导空气由下端进入再向周侧流出;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内、用于驱动所述风轮机构转动;UV灯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进风网上、且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周侧的UV灯源结构,及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UV灯源结构上的聚光部件;供电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UV灯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置合理,杀菌效果好及有效防止UV灯光对人体的损伤等特点。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空气净化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V灯结构及其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净化器
,特别涉及UV灯结构及其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人民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对空气净化杀菌等要求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的UV灯一般被用作杀菌器械使用,其尤其常被应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的UV灯是装设在净化器滤芯结构的中间部,不便于安装及拆卸更换、且其杀菌消毒效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现有技术中的UV灯在杀菌过程中对人体容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UV灯结构,具有结构设置合理,杀菌效果好及有效防止UV灯光对人体的损伤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UV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网,中部开设有支撑结构且开设有过孔;风轮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以疏导空气由下端进入再向周侧流出;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内、用于驱动所述风轮机构转动;UV灯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进风网上、且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周侧的UV灯源结构,及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UV灯源结构上的聚光部件;供电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UV灯机构连接。本技术的UV灯结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轮机构转动,所述风轮机构将空气由底端导流至所述风轮机构外周侧,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外周侧的每一所述UV灯源结构经过所述聚光部件对经过所述风轮机构外周侧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杀菌效果好,同时,由于所述聚光部件的设置,增加了光线的能量,提高了杀菌消毒效果,同时,避免了UV灯光外露到人体肉眼可见或可触摸的地方,有效防止了UV灯光对人体的伤害。优选地,每一所述UV灯源结构包括:固设在所述进风网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的UV灯,所述聚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与所述UV灯正相对。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呈凵字型,所述UV灯固设在槽内、灯光朝向开口,所述聚光部件设置在开口端。优选地,所述聚光部件为聚光透镜。优选地,所述进风网呈圆环型,所述支撑结构凸出设置在内圆环边缘上,所述过孔为圆环孔。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靠近所述UV灯机构的一面为平面结构。优选地,所述风轮机构包括:多片风轮叶片,每一所述风轮叶片一端侧均固设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每两所述风轮叶片之间设置有间距、且每一所述风轮叶片的底端上均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支撑结构相接。优选地,所述卡合部呈L型。相对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空气净化器,具有结构设置合理,杀菌效果好及有效防止UV灯光对人体的损伤等特点。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滤芯主体机构,及设置在所述滤芯主体机构内的所述UV灯结构。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增设所述UV灯结构,增加了光线的能量,提高了杀菌消毒效果,同时,避免了UV灯光外露到人体肉眼可见或可触摸的地方,有效防止了UV灯光对人体的伤害,使得本产品具有结构设置合理,杀菌效果好及有效防止UV灯光对人体的损伤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UV灯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UV灯结构的空气净化器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以下为说明书附图标号说明:100-UV灯结构,1-进风网,11-支撑结构,2-风轮机构,21-风轮叶片,22-卡合部,3-驱动机构,4-UV灯机构,41-UV灯源结构,411-固定座,412-UV灯,42-聚光部件,5-UV光线,6-路线,01-外壳体,02-滤芯主体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UV灯结构100,包括:进风网1,风轮机构2、驱动机构3、UV灯机构4及供电机构,其中,所述风轮机构2设置在所述进风网1上,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2内,所述UV灯机构4设置在所述进风网1上、且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2周侧,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3和所述UV灯机构4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网1呈圆环型,所述进风网1的中部开设有支撑结构11和过孔。具体地,所述过孔为圆环孔,所述支撑结构11凸出设置在所述内圆环边缘上,所述支撑结构11靠近所述UV灯机构4的一面为平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轮机构2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11上、用以疏导空气由下端进入再向周侧流出。具体地,所述风轮机构2包括:多片风轮叶片21,每一所述风轮叶片21一端侧均固设在所述驱动机构3上,每两所述风轮叶片21之间设置有间距、且每一所述风轮叶片21的底端上均设置有卡合部22,所述卡合部22与所述支撑结构11相接。更具体地,所述卡合部22呈L型。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22与所述支撑结构11为平面结构的一面相抵接,使得所述进风网1可对所述风轮机构2起支撑作用,同时,所述支撑结构11与所述卡合部22的结构设置,使得所述风轮机构2可在所述进风网1上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及凸出设置在所述电机一端、与所述风轮机构2固接的驱动轴,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2的上方。为了提高杀菌消毒效果,在所述进风网1上设置设置有所述UV灯机构4。所述UV灯机构4包括多个设置在进风网1上、且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2周侧的UV灯源结构41,及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UV灯源结构41上的聚光部件42。具体地,每一所述UV灯源结构41包括:固设在所述进风网1上的固定座41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11内的UV灯412,所述聚光部件4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11上、与所述UV灯412正相对。更具体地,所述固定座411呈凵字型,所述UV灯412固设在槽内、灯光朝向开口,所述聚光部件42设置在开口端,所述聚光部件42为聚光透镜。进一步地,所述聚光部件42设置在所述风轮叶片21和所述UV灯412之间。为了驱动所述驱动机构3和所述UV灯机构4工作,本实施例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3和所述UV灯机构4连接的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为现有技术中电源的应用,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风轮机构2转动,空气由两所述风轮叶片21之间流出,所述风轮机构2内形成负压,空气由底端往所述风轮机构2流入,所述UV灯机构4机构内的所述UV灯412发出UV灯光,经过所述聚光部件42后得到加强的聚UV光线5,聚UV光线5照射到空气流动的路线6流出的空气,使用该种聚焦的方式能使发散的UV光线得到聚集,从而增加了UV光线的能量,可大大提高杀菌率。同时,所述UV灯412按照此种方式安装能避免UV灯光外露到人体肉眼可见或可触摸的地方,有效防止了UV灯光对人体的损伤。本技术具有结构设置合理,杀菌效果好及有效防止UV灯光对人体的损伤等特点。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空气过滤器,包括:外壳体0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01内的滤芯主体机构02,及设置在所述滤芯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UV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风网,中部开设有支撑结构且开设有过孔;/n风轮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以疏导空气由下端进入再向周侧流出;/n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内、用于驱动所述风轮机构转动;/nUV灯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进风网上、且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周侧的UV灯源结构,及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UV灯源结构上的聚光部件;/n供电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UV灯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UV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网,中部开设有支撑结构且开设有过孔;
风轮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以疏导空气由下端进入再向周侧流出;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内、用于驱动所述风轮机构转动;
UV灯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进风网上、且设置在所述风轮机构周侧的UV灯源结构,及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UV灯源结构上的聚光部件;
供电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UV灯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UV灯源结构包括:固设在所述进风网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的UV灯,所述聚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与所述UV灯正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V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呈凵字型,所述UV灯固设在槽内、灯光朝向开口,所述聚光部件设置在开口端。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UV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生杨存名吴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净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