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26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彼此相向的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及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皆为平坦表面,且在嵌合状态下配置为彼此表面接触。在嵌合状态下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与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离大于在嵌合状态下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与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离。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的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在间距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的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间距方向上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33798号揭示一种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件104,其包括:搭载于配线基板100上的插座连接器101、以及搭载于配线基板102上的插头连接器103,其中,插座连接器101及插头连接器103彼此嵌合,以电性连接至配线基板100及配线基板102,如本专利技术图12所示。插座连接器101具有导引部105与导引部106,所述导引部105与所述导引部106沿嵌合方向延伸,并且导引插座连接器101相对于插头连接器103的插拔。插头连接器103具有固定件107,在插座连接器101与插头连接器103彼此嵌合的状态下,所述固定件107配置于导引部105与导引部106之间。在插座连接器101与插头连接器103彼此嵌合的状态下,导引部105及导引部106配置为,通过固定件17朝向导引部106倾斜,以导引所述固定件17的拔除。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33798号揭示的结构中,无法通过固定件17朝向导引部105倾斜以拔除所述固定件17。本专利技术的其一目的为改善连接器组件,其中,通过插头连接器相对于插座连接器倾斜,以将插头连接器自插座连接器拔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一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含: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接触件、以及收容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的插头本体,所述插头连接器搭载于插头侧基板;以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座接触件、以及收容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的插座本体,所述插座连接器搭载于插座侧基板;其中,通过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彼此嵌合,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与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彼此各自电性接触;所述插座本体包括角筒部,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彼此嵌合的嵌合状态下,所述角筒部收容所述插头连接器;所述角筒部具有在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所述间距方向为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的排列方向;所述插头本体具有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分别与所述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所述插座间距内侧面各包括:在所述插头连接器自所述插座连接器拔除的拔除方向上依序配置的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以及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所述插头间距外侧面各包括:在所述拔除方向上依序配置的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以及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彼此相向的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及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皆为平坦表面,且在所述嵌合状态下配置为彼此表面接触;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离大于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离;所述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的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的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的尺寸。较佳地,在所述间距方向上突出的插座突出部形成于所述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之上,且,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形成于所述插座突出部之上。较佳地,在所述间距方向上突出的插头突出部形成于所述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之上,且,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形成于所述插头突出部之上。较佳地,所述插座本体包括由树脂构成且固持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的插座罩、以及连接至所述插座罩的插座补助件,且,所述插座补助件具有所述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插座间距内侧面。较佳地,所述插头本体包括由树脂构成且固持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的插头罩、以及连接至所述插头罩的插头补助件,且,所述插头补助件具有所述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插头间距外侧面。较佳地,所述角筒部具有: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两个短侧壁,以及在正交于所述间距方向的方向上彼此相向的两个长侧壁,且,所述两个长侧壁低于所述两个短侧壁。较佳地,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岛部,所述岛部在所述拔除方向上突出,所述插头本体包括岛部收容凹部,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岛部收容凹部收容所述岛部,且,所述岛部低于所述两个长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斜向拔除的连接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可根据后述的详细描述及随附图式而更完全地得到理解,随附图式仅用以图解说明,因此不被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件彼此嵌合的斜视图。图2为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件彼此嵌合前的斜视图。图3为插座连接器在间距方向分为两半的断面斜视图。图4为插座连接器在宽度方向分为两半的断面斜视图。图5为插座连接器的分解斜视图。图6为插头连接器的斜视图。图7为插头连接器在间距方向分为两半的断面斜视图。图8为插头连接器的分解斜视图。图9为插头连接器嵌合于插座连接器的侧面断面图。图10为插头连接器自插座连接器斜向拔除的初期阶段的侧面断面图。图11为插头连接器自插座连接器斜向拔除的中间阶段的侧面断面图。图12为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33798号中的图7的概略图。符号说明1: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2:插座连接器3:插头连接器4:插座侧基板4A:连接器搭载面5:插座接触件6:插座本体7:插座罩8:插座补助件9:插头侧基板9A:连接器搭载面10:插头接触件11:插头本体12:插头罩13:插头补助件20:角筒部21:底部21A:底面22:岛部22H:高度23:短侧壁23H:高度24:长侧壁24H:高度25:插座间距内侧面26: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26A:上端缘27: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27A:上端缘30:插头间距外侧面31: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32: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33:岛部收容凹部40:罩角筒部41:罩底部42:罩岛部43:罩短侧壁44:罩长侧壁50:短侧壁盖部50A:短侧壁盖部内侧面51:短侧壁保护部52:长侧壁保护部53:焊接脚部54:插座突出部55:截头面56:上方部60:短侧面盖部60A:短侧面盖部外侧面61:短侧面保护部62:焊接脚部64:插头突出部65:截头面66:上方部D1:距离D2:距离D3:距离(尺寸)D4:距离(尺寸)P:箭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1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含:/n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接触件、以及收容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的插头本体,所述插头连接器搭载于插头侧基板;以及/n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座接触件、以及收容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的插座本体,所述插座连接器搭载于插座侧基板;其中,/n通过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彼此嵌合,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与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彼此各自电性接触,/n所述插座本体包括角筒部,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彼此嵌合的嵌合状态下,所述角筒部收容所述插头连接器,/n所述角筒部具有在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所述间距方向为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的排列方向,/n所述插头本体具有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分别与所述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n所述插座间距内侧面各包括:在所述插头连接器自所述插座连接器拔除的拔除方向上依序配置的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以及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n所述插头间距外侧面各包括:在所述拔除方向上依序配置的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以及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n彼此相向的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及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皆为平坦表面,且在所述嵌合状态下配置为彼此表面接触,/n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离大于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离,/n所述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的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的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5 US 62/970,260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含:
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接触件、以及收容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的插头本体,所述插头连接器搭载于插头侧基板;以及
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座接触件、以及收容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的插座本体,所述插座连接器搭载于插座侧基板;其中,
通过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彼此嵌合,所述多个插头接触件与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彼此各自电性接触,
所述插座本体包括角筒部,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彼此嵌合的嵌合状态下,所述角筒部收容所述插头连接器,
所述角筒部具有在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所述间距方向为所述多个插座接触件的排列方向,
所述插头本体具有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两个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分别与所述两个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
所述插座间距内侧面各包括:在所述插头连接器自所述插座连接器拔除的拔除方向上依序配置的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以及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
所述插头间距外侧面各包括:在所述拔除方向上依序配置的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以及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相向,
彼此相向的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及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皆为平坦表面,且在所述嵌合状态下配置为彼此表面接触,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插座间距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离大于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插座间距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插头间距外侧面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彼此相向的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面城贵司町原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