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25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组件,其包括竖直接地极、水平接地带和连接件,竖直接地极设置有多个,每个竖直接地极包括第一编织层、第一支撑架、第一降阻填充物、硬质外壳和冲击头,第一编织层为筒状,内部包括容置腔,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容置腔内,第一降阻填充物设置在容置腔内,硬质外壳能够罩设在第一编织层上,冲击头固定设置在第一编织层的下端筒口处,且能够与硬质外壳可拆卸连接,水平接地带设置有多个,连接件用于使每个竖直接地极与相邻的水平接地带连接。该接地组件中的竖直接地极的最外层是硬质外壳和冲击头,具有良好的强度,且硬质外壳可拆卸,即可保证在采用石墨作为导电材料时,减少工序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组件。
技术介绍
接地体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连接的导体,能够安全散流雷电能量并使其泄入大地。竖直接地极需要埋入土壤中,并与放置在地面上或埋入土层较浅的水平接地带连接,形成接地组件,多个接地组件连接形成接地网。目前的接地极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镀锌钢铁类制品,但镀锌钢铁制品不耐腐蚀、易生锈,容易造成接地电阻升高而导致雷电事故。并且,镀锌钢铁制品的使用寿命短,一般为5年左右,所以更新改造频繁,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占用空间、耗费材料,也大大提高了经济成本。以石墨为原材料制作的新型石墨基柔性接地体属于一种新型非金属导电材料体。该接地极呈惰性,化学稳定性优良,在常温条件下不受强酸、强碱、有机溶剂及电偶的腐蚀,不生锈,电阻稳定,产品无需钝化和防腐工艺,安全可靠。并且,该接地极的使用寿命可长达30年,避免了频繁地维护改造,可广泛在酸性、碱性土壤和高电阻、低电阻土壤以及海滩、湿地、热带地区、寒冷地区使用,并不受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但由于石墨的强度较差,石墨基柔性接地体的整体强度不够。在竖直接地极埋入土壤的过程中,需要先使用专门的设备挖深坑,再将竖直接地极埋入,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序步骤,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亟需一种接地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组件,能够在采用石墨作为导电材料时,降低工作难度,减少工序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地组件,包括:竖直接地极,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竖直接地极包括:第一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为筒状,内部包括容置腔;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第一降阻填充物,所述第一降阻填充物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硬质外壳,所述硬质外壳能够罩设在所述第一编织层上;冲击头,所述冲击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编织层的下端,且能够与所述硬质外壳可拆卸连接;水平接地带,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水平接地带和所述竖直接地极。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相接的第一支撑单元,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架可弯曲变形。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单元本体和与所述第一单元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本体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有多个,且在所述第一单元本体的侧壁上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竖直接地极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编织层的上端。可选地,所述冲击头内设置有定位槽,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支撑单元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可选地,所述硬质外壳与所述冲击头通过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水平接地带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依次相接的第二支撑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单元本体和与所述第二单元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竖直开口和至少一个水平开口,所述竖直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竖直接地极,所述水平开口用于连接所述水平接地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地组件,包括竖直接地极、水平接地带和连接件,其中,竖直接地极设置有多个,每个竖直接地极包括第一编织层、第一支撑架、第一降阻填充物、硬质外壳和冲击头,第一编织层为筒状,内部包括容置腔,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容置腔内,第一降阻填充物设置在容置腔内,硬质外壳能够罩设在第一编织层上,冲击头固定设置在第一编织层的下端筒口处,且能够与硬质外壳可拆卸连接,水平接地带设置有多个,连接件用于使每个竖直接地极与相邻的水平接地带连接。该接地组件中的竖直接地极的最外层是硬质外壳和冲击头,具有良好的强度,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冲击头一端朝下,罩设有硬质外壳的竖直接地极就可以直接砸入土壤中,然后硬质外壳可拆卸下来,以使第一编织层与土壤之间能够充分接触。该接地组件能够保证在采用石墨作为导电材料时,降低工作难度,减少工序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接地组件的竖直接地极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接地组件的竖直接地极的第一支撑单元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接地组件的竖直接地极的第一单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接地组件的部分爆炸图。图中:1、第一编织层;2、第一支撑架;21、第一支撑单元;211、第一单元本体;2111、第一球面副A;2112、第一球面副B;212、第一支撑杆;3、第一降阻填充物;4、硬质外壳;5、冲击头;6、上盖;800、水平接地带;900、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组件,包括竖直接地极、水平接地带800和连接件900。其中,竖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带800均设置有多个,连接件900用于连接相邻的水平接地带800和竖直接地极。每个竖直接地极包括竖直接地极本体、硬质外壳4和冲击头5。其中,硬质外壳4和冲击头5可拆卸连接。可选地,硬质外壳4为筒状,冲击头5设置在筒口处,硬质外壳4和冲击头5相配合,在内部形成一个空腔,竖直接地极本体设置在空腔内。可知的是,硬质外壳4的材质硬度高,可选用硬度高的金属材料,同样地,冲击头5也采用硬度高的金属材料,以保证在埋入竖直接地极时,冲击头5垂直于地面向下,力作用在硬质外壳4的顶端,即可将竖直接地极砸入土壤中。可选地,冲击头5包括同轴的圆锥部和圆柱部,圆柱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硬质外壳4的下端内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能够与第二螺纹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直接地极,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竖直接地极包括:/n第一编织层(1),所述第一编织层(1)为筒状,内部包括容置腔;/n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n第一降阻填充物(3),所述第一降阻填充物(3)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n硬质外壳(4),所述硬质外壳(4)能够罩设在所述第一编织层(1)上;/n冲击头(5),所述冲击头(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编织层(1)的下端,且能够与所述硬质外壳(4)可拆卸连接;/n水平接地带(800),设置有多个;/n连接件(900),所述连接件(900)用于使每个所述竖直接地极与相邻的所述水平接地带(8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直接地极,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竖直接地极包括:
第一编织层(1),所述第一编织层(1)为筒状,内部包括容置腔;
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第一降阻填充物(3),所述第一降阻填充物(3)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硬质外壳(4),所述硬质外壳(4)能够罩设在所述第一编织层(1)上;
冲击头(5),所述冲击头(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编织层(1)的下端,且能够与所述硬质外壳(4)可拆卸连接;
水平接地带(800),设置有多个;
连接件(900),所述连接件(900)用于使每个所述竖直接地极与相邻的所述水平接地带(8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相接的第一支撑单元(21),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1)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架(2)可弯曲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1)包括第一单元本体(211)和与所述第一单元本体(211)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叶巧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