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03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杆、阀盖、手轮、进口通道、出口通道、中腔通道和阀座,所述阀体上安装所述阀盖,所述阀体内设有所述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连接所述闸板,所述阀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设有中腔通道,所述闸板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所述阀座,所述阀体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阀体内流通通道的温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自动添加防冻液,使防冻液的效果达到最佳,避免低温闸阀内的气体或液体在低温环境输送时结冰,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
本技术涉及低温闸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
技术介绍
低温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板有两个密封面,最常用的模式闸板阀的两个密封面形成楔形、楔形角随阀门参数而异;低温闸阀在寒冷环境下运输工业用水时,低温闸阀内的液体容易冰冻,造成闸阀内压力增加容易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列如公告号CN201410710570.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现有技术虽然利用防冻液将高压腔处的低温液体解冻,使得开启低温闸阀时,结冻的低温液体不会阻碍低温闸阀的开启,保证该低温闸阀能够正常工作,但是防冻液是要在未结冰前使用才能起到作用,过早输送防冻液效果不佳,过晚输送液体早已呈结冰状态,之后输送防冻液也没有效果;并且防冻液需要手动才能输送,太过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闸阀,本技术可根据阀体内流通通道的温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自动添加防冻液,使防冻液的效果达到最佳,避免低温闸阀内的工业用水在低温环境输送时结冰。本技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杆、阀盖、手轮、进口通道、出口通道、中腔通道和阀座,所述阀体上安装所述阀盖,所述阀体内设有所述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连接所述闸板,所述阀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设有中腔通道,所述闸板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所述阀座,所述阀体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阀体上安装所述阀盖,所述阀体内设有所述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连接所述闸板,所述阀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设有中腔通道,所述闸板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所述阀座,所述阀体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结构稳定,密封性强;本技术阀体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解决了传统的低温闸阀需要通过人工输液把防冻液输送至阀体管道内表面,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能将防冻液的发挥效果达到最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自动温控添液组件包括电磁二通阀、温控器、储液箱、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储液箱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一端,所述第一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磁二通阀一端,所述电磁二通阀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一端,所述第二输液管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并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通,所述温控器一端连接所述电磁二通阀,所述温控器另一端贯穿所述进口通道,所述温控器和所述电磁二通阀电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自动温控添液组件包括电磁二通阀、温控器、储液箱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储液箱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第一输液管一端,所述第一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磁二通阀一端,所述电磁二通阀另一端连接第二输液管一端,所述第二输液管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连接所述进口通道的内表面,结构简单,电磁二通阀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进一步节省人工;所述温控器一端连接所述电磁二通阀,所述温控器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至所述进口通道的内表面,所述温控器和所述电磁二通阀电连接,温控器通过感应阀体内通道的温度信号然后传送到电磁二通阀进行关闭,可以使防冻液在最合适的时间添加到低温闸阀的通道内,进一步提升防冻液对于低温闸阀管道内气体或液体的最佳防冻效果,进而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二输液管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填料组件。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二输液管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填料组件,避免输液管与阀体之间产生缝隙,进一步提高阀体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密封填料组件包括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中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填料层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中间,三层填料层使结构更加稳定,保证阀体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填料为石墨编织材料,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填料为耐低温橡胶材料。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石墨编织材料牢固性好,抗挤压;耐低温橡胶不仅耐寒,并且在低温下不会失去弹性,也具有一定的耐腐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闸板上设有与所述进口通道和所述中腔通道相互连通的泄压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闸板上设有与所述进口通道和所述中腔通道相互连通的泄压孔,通过泄压孔将中腔压力泄放到阀体出口通道,防止阀体中腔异常升压发生安全事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出口通道;2、闸板;3、阀杆;4、阀盖;5、手轮;6、储液箱;7、第一输液管;8、电磁二通阀;9、温控器;10、第一填料层;11、第二填料层;12、第二输液管;13、进口通道;14、阀体;15、泄压孔;16、中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包括阀体14、闸板2、阀杆3、阀盖4、手轮5、进口通道13、出口通道1、中腔通道16和阀座,阀体14上安装阀盖4,阀体14内设有阀杆3,阀杆3一端与手轮5固定连接,阀杆3另一端穿过阀盖4连接闸板2,阀体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之间设有中腔通道16,闸板2与阀体14之间设有阀座,阀体14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本实施例阀体14上安装阀盖4,阀体14内设有阀杆3,阀杆3一端与手轮5固定连接,阀杆3另一端穿过阀盖4连接闸板2,阀体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之间设有中腔通道16,闸板2与阀体14之间设有阀座,阀体14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结构稳定,密封性强;本技术阀体14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解决了传统的低温闸阀需要通过人工输液把防冻液输送至阀体14管道内表面,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能将防冻液的发挥效果达到最佳。自动温控添液组件包括电磁二通阀8、温控器9、储液箱6、第一输液管7和第二输液管12,闸阀打开时,转动手柄,手柄带动阀杆3上升,阀杆3带动闸板2上升,闸板2打开,工业用水依次通过进口通道13、中腔通道16和出口通道1进行输送,温控器9通过感应阀体14内通道的温度信号然后传送到电磁二通阀8进行开关,当管道内的温度接近结冰温度相差5度时,即可将信号传送至电磁二通阀8,电磁二通阀8上的电机通电,电磁二通阀8开启,储液箱6的防冻液流出第一输送管,再流出电磁二通阀8,流出第二输入管,流入至进口通道13内表面,可以使防冻液在最合适的时间添加到低温闸阀的通道内,进一步提升防冻液对于低温闸阀管道内液体的最佳防冻效果,进而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第二输液管1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包括阀体(14)、闸板(2)、阀杆(3)、阀盖(4)、手轮(5)、进口通道(13)、出口通道(1)、中腔通道(16)和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4)上安装所述阀盖(4),所述阀体(14)内设有所述阀杆(3),所述阀杆(3)一端与所述手轮(5)固定连接,所述阀杆(3)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4)连接所述闸板(2),所述阀体(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所述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之间设有中腔通道(16),所述闸板(2)与所述阀体(14)之间设有所述阀座,所述阀体(14)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包括阀体(14)、闸板(2)、阀杆(3)、阀盖(4)、手轮(5)、进口通道(13)、出口通道(1)、中腔通道(16)和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4)上安装所述阀盖(4),所述阀体(14)内设有所述阀杆(3),所述阀杆(3)一端与所述手轮(5)固定连接,所述阀杆(3)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4)连接所述闸板(2),所述阀体(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所述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之间设有中腔通道(16),所述闸板(2)与所述阀体(14)之间设有所述阀座,所述阀体(14)上设有自动温控添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自动添液低温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温控添液组件包括电磁二通阀(8)、温控器(9)、储液箱(6)、第一输液管(7)和第二输液管(12),所述储液箱(6)设于所述阀体(14)的一侧,所述储液箱(6)的底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7)一端,所述第一输液管(7)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磁二通阀(8)一端,所述电磁二通阀(8)另一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晖张德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