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523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涉及地质灾害防护用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挂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导致灵活性和牢固性较差的问题。所述收纳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外部缠绕有挂网,且挂网的一端延伸至收纳外壳的外部,所述挂网位于收纳外壳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上安装座,且上安装座与挂网焊接固定,所述挂网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边框,所述收纳外壳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锚栓,所述第一锚栓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锚栓,且第二锚栓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锚栓的下方,所述挂网一侧边框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设置有三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防护用具
,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生态日益造成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对树木进行大面积的乱砍乱伐,令其对土壤的附着力消失,土壤以及岩石之间逐渐松散,在洪涝季节,特别是暴雨频发时,易引起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于房屋、道路等具有严重性的破坏,为避免这类地质灾害频发,通过在坡体上设置挂网装置,通过挂网对土壤以及岩石进行加固,从而避免因松散导致的滑落。但是,现有的挂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一方面灵活性较差,在坡体上布置起来较为不便,另一方面两端连接的牢固性较差,易导致在使用时脱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挂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导致灵活性和牢固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包括收纳外壳,所述收纳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外部缠绕有挂网,且挂网的一端延伸至收纳外壳的外部,所述挂网位于收纳外壳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上安装座,且上安装座与挂网焊接固定,所述挂网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边框,所述收纳外壳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锚栓,所述第一锚栓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锚栓,且第二锚栓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锚栓的下方,所述挂网一侧边框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设置有三个。优选的,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分别与收纳外壳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收纳外壳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收卷辊靠近电机箱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锚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片,滑动片与第一锚栓滑动连接,且滑动片延伸至第一锚栓的外部,所述滑动片靠近第二锚栓的一侧呈倾斜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由固定套环、连接套环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固定套环位于挂网一侧边框的外部,所述固定套环与连接套环为一体结构,且连接套环的一侧呈开口结构,所述连接套环与固定螺栓通过螺纹配合。优选的,所述收纳外壳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边框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设置有若干个,且限位孔依次分布,所述限位机构的后端设置有定位销,且定位销的一端穿过限位机构延伸至限位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挂网由钢丝呈交叉状编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采用收纳式自紧结构,在未使用时,挂网收卷于收纳外壳内部的收卷辊上,在坡体区域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下安装座固定于坡体底部,手动握住上安装座,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在传动带的传动下带动装有从动齿轮的收卷辊进行转动,令内部的挂网不断朝外部延伸,工作人员根据坡度的长度进行控制,到达指定位置时,将上安装座固定在该处即可,需要调节时,取出定位销,通过正反转动驱动电机,即可调节挂网的松紧,从而令其紧密的贴合于坡体,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灵活性,另一方面对土壤以及岩石的牢固性得到提高。2、本技术通过采用第一锚栓与第二锚栓相配合的方式与地面进行固定,首先将第一锚栓穿过安装座延伸至土壤内部,随后将第二锚栓插入第一锚栓的中间位置,向下延伸的过程中接触至滑动片,由于滑动片上端内侧为倾斜结构,在力的作用下,将其朝外部推动,随着第二锚栓的不断深入,滑动片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锚栓外部的土壤中,从而提高了安装牢固性。3、本技术通过在边框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连接件,连接件由固定套环、连接套环和固定螺栓组成,固定套环位于一侧边框的外部,呈密闭式结构,连接套环用于与相邻一侧挂网边框的固定,连接时,只需将另一个挂网一侧的边框通过连接套环的缝隙插入内部,再使用固定螺栓对开口处进行密封固定,从而完成对挂网之间的固定,这种连接结构简单易操作,连接稳固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纳外壳内部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锚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纳外壳;2、下安装座;3、第一锚栓;4、电机箱;5、边框;6、上安装座;7、限位孔;8、连接件;9、挂网;10、驱动电机;11、收卷辊;12、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传动带;15、限位机构;16、定位销;17、滑动片;18、第二锚栓;19、固定套环;20、连接套环;21、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包括收纳外壳1,收纳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辊11,收卷辊11的外部缠绕有挂网9,且挂网9的一端延伸至收纳外壳1的外部,挂网9位于收纳外壳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上安装座6,且上安装座6与挂网9焊接固定,挂网9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边框5,收纳外壳1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安装座2,上安装座6与下安装座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锚栓3,第一锚栓3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锚栓18,且第二锚栓18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锚栓3的下方,挂网9一侧边框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8,且连接件8设置有三个。进一步,收卷辊11的两端分别与收纳外壳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收纳外壳1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箱4,电机箱4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3,收卷辊11靠近电机箱4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13之间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通过正反转动驱动电机10,即可调节挂网9的松紧,从而令其紧密的贴合于坡体,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灵活性,另一方面对土壤以及岩石的牢固性得到提高。进一步,第一锚栓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片17,滑动片17与第一锚栓3滑动连接,且滑动片17延伸至第一锚栓3的外部,滑动片17靠近第二锚栓18的一侧呈倾斜结构,由于滑动片17上端内侧为倾斜结构,在力的作用下,将其朝外部推动,随着第二锚栓18的不断深入,滑动片1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锚栓3外部的土壤中,从而提高了安装牢固性。进一步,连接件8由固定套环19、连接套环20和固定螺栓21组成,固定套环19位于挂网9一侧边框5的外部,固定套环19与连接套环20为一体结构,且连接套环20的一侧呈开口结构,连接套环20与固定螺栓21通过螺纹配合,这种连接结构简单易操作,连接稳固性较强。进一步,收纳外壳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机构15,边框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孔7,限位孔7设置有若干个,且限位孔7依次分布,限位机构15的后端设置有定位销16,且定位销16的一端穿过限位机构15延伸至限位孔7的内部,便于对调节完成后的挂网9进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包括收纳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辊(11),所述收卷辊(11)的外部缠绕有挂网(9),且挂网(9)的一端延伸至收纳外壳(1)的外部,所述挂网(9)位于收纳外壳(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上安装座(6),且上安装座(6)与挂网(9)焊接固定,所述挂网(9)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边框(5),所述收纳外壳(1)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安装座(2),所述上安装座(6)与下安装座(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锚栓(3),所述第一锚栓(3)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锚栓(18),且第二锚栓(18)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锚栓(3)的下方,所述挂网(9)一侧边框(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8),且连接件(8)设置有三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包括收纳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辊(11),所述收卷辊(11)的外部缠绕有挂网(9),且挂网(9)的一端延伸至收纳外壳(1)的外部,所述挂网(9)位于收纳外壳(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上安装座(6),且上安装座(6)与挂网(9)焊接固定,所述挂网(9)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边框(5),所述收纳外壳(1)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下安装座(2),所述上安装座(6)与下安装座(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锚栓(3),所述第一锚栓(3)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锚栓(18),且第二锚栓(18)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锚栓(3)的下方,所述挂网(9)一侧边框(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8),且连接件(8)设置有三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11)的两端分别与收纳外壳(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收纳外壳(1)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箱(4),所述电机箱(4)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3),所述收卷辊(11)靠近电机箱(4)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13)之间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文涛周沈立周成明窦吴琦胡霄章奕忠王权功苏海涛胡浩辛东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地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