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艳景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44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钢管,所述防水钢管的内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防水钢管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贴合有板件;当箱梁内部需要修补时,通过在底座设置的防水钢管,工作人员手握第一把手通过手柄将螺杆取出即可将板件与防水钢管相脱离,即可进入箱梁内部,即可进入箱梁内部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箱梁结构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作为高等级公路和桥梁的上部结构的主要形式,箱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等、大跨公路桥、铁路桥等结构体系中,是一种典型的弯、剪、扭复合受力构件,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侵蚀、地震、撞击和超载运营等损害的影响,箱梁会出现结构性能退化,给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带来隐患。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混凝土箱梁加固装置(公开号:CN205474882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箱梁加固装置,其在混凝土箱梁梁体上平行于受拉钢筋的方向设置施加预应力的碳纤维板,碳纤维板沿横向方向的一端通过固定端锚具锚固在固定端底座上,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当此箱梁的内部渗满水时,没有设置相应的排水设备,当箱梁内部发生裂痕需补修时,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并且虽然在顶板的前表面通过碳纤维板进行横向固定,但桥梁受到上下挤压时,锚具与碳纤维板给予的横向拉力并不能对此箱梁产生支撑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钢管,所述防水钢管的内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防水钢管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贴合有板件,所述板件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三凹槽的下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板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第四凹槽的内侧壁,所述防水钢管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套管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腹板,所述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腹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音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吸音板的下表面均均匀固定连接有锥形板体,所述锥形板体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所述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翼缘板,所述翼缘板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桥墩。优选的,所述腹板的前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预应力线束且贯穿于所述腹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粘接有碳纤维布。优选的,所述板件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把手。(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当箱梁内部需要修补时,通过在底座设置的防水钢管,工作人员手握第一把手通过手柄将螺杆取出可将板件与防水钢管相脱离,即可进入箱梁内部,即可进入箱梁内部进行检修,并且通过第一凹槽,当内部渗满水时,给予水导流作用,最终通过通槽流出箱梁外,同时在箱梁内部设有锥形板体与支撑板,给予底板与顶板支撑作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水钢管与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翼缘板;2、顶板;3、固定板;4、支撑板;5、预应力钢束;6、吸音板;7、防潮层;8、锥形板体;9、碳纤维布;10、第一把手;11、第一通孔;12、底板;13、防水钢管;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通槽;17、手柄;18、第三凹槽;19、套管;20、第二螺纹通孔;21、第四凹槽;22、第一螺纹通孔;23、螺杆;24、第二把手;25、桥墩;26、第二通孔;27、支座;28、腹板;29、板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包括底板12,底板12的上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一凹槽14,底板12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的两端与第一凹槽14的内部相连通,底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6,底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潮层7,防潮层7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钢管13,防水钢管13的内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0,防水钢管1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8,第三凹槽18的内部贴合有板件29,板件29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槽16,第三凹槽1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21,板件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19,套管19的外侧壁贴合于第四凹槽21的内侧壁,防水钢管13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通孔22,套管19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20,第一螺纹通孔22与第二螺纹通孔20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杆23,螺杆23远离第一螺纹通孔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7,底板12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腹板28,腹板2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顶板2的下表面与腹板2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音板6,底板12的上表面与吸音板6的下表面均均匀固定连接有锥形板体8,锥形板体8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顶板2与腹板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翼缘板1,翼缘板1与顶板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通过设置翼缘板1,使箱梁的两侧受力均匀,通过设置固定板3,使翼缘板1与顶板2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底板12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支座27,支座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桥墩25;将本箱梁放置于施工现场后,将防潮层7与支座27相固定,支座27与桥墩25相稳固,支座27给予本箱梁支撑与稳固作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腹板28的前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预应力钢束5且贯穿于腹板28的内部;通过在腹板28的内部固定连接的预应力钢束5,使腹板28在使用期间可避免不必要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板4的外侧壁粘接有碳纤维布9;通过粘贴碳纤维布9,给予支撑板4加固作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板件29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把手24;工作人员手握第二把手24将板件29向上打开即可进入本箱梁的内部。综上所述,该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当本装置提前加工好送至施工现场后,桥墩25的上表面与支座27相固定,支座27将箱梁与桥墩25间接固定,底板12与防潮层7相固定,将本箱梁通过专用吊用设备吊至桥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包括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一凹槽(14),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15)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凹槽(1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6),所述底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潮层(7),所述防潮层(7)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2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钢管(13),所述防水钢管(13)的内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0),所述防水钢管(1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凹槽(18)的内部贴合有板件(29),所述板件(29)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槽(16),所述第三凹槽(1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21),所述板件(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19),所述套管(19)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第四凹槽(21)的内侧壁,所述防水钢管(13)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通孔(22),所述套管(19)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20),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2)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0)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7),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腹板(28),所述腹板(2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下表面与所述腹板(2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音板(6),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与所述吸音板(6)的下表面均均匀固定连接有锥形板体(8),所述锥形板体(8)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箱梁结构,包括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一凹槽(14),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15)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凹槽(1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6),所述底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潮层(7),所述防潮层(7)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2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钢管(13),所述防水钢管(13)的内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0),所述防水钢管(1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凹槽(18)的内部贴合有板件(29),所述板件(29)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槽(16),所述第三凹槽(1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21),所述板件(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管(19),所述套管(19)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第四凹槽(21)的内侧壁,所述防水钢管(13)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通孔(22),所述套管(19)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20),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2)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0)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7),所述底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景俞纪龙马泮超杨宗来
申请(专利权)人:徐艳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