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缘石、包含其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842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路缘石、包含其的排水系统。所述路缘石为长方体,沿其长度方向在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任一泄水孔都是连通所述路缘石侧面以及底面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路缘石的制作材料。增大了排水面积,减少水对路面结构层的破坏,降低了道路的维护成本,扩大地下排水管道与外界的空气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缘石、包含其的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路缘石、包含其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路缘石是设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城市道路的隔离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均需要铺设路缘石,在高速公路的中央隔离带边缘,行车道的边缘也需要铺设路缘石。现有路缘石通常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石材加工,另一种为混凝土预制,它们均为不透水性材料。加之路缘石及其下部基础均不透水,导致路面层内部水无法通过路缘石及其基础排出。路面结构层以及面层与基层界面的水不能顺畅的排出,是路面产生早期损害的诱因之一。另外,城市道路传统的路面排水设计都是靠路边的积水井排水,雨水大经常造成路面积水,甚至洪水泛滥使车辆无法通行,造成安全事故。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的路缘石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缘石,既能够排除路面下层的渗水,又能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做到路面排水顺畅无积水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路缘石,所述路缘石为长方体,沿其长度方向在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任一泄水孔都是连通所述路缘石侧面以及底面的通道。可选地,泄水孔是切除部分底面和侧面的矩形切口,使得路缘石在泄水孔处的横向切面呈倒立的L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排水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路缘石,多个路缘石依次拼接,使得具有泄水孔的侧面朝向道路,且泄水孔暴露于路面层之上,还包括多个预制管道,依次连接设置在所述路缘石的下方,任一预制管道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且在所述预制管道上端具有连通至通孔的连通槽,所述泄水孔与连通槽连通,至少一根排水支管连通于每一预制管道与雨水井之间。可选地,预制管道的横截面为外部是矩形,内部是椭圆形的结构。可选地,在所述预制管道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路缘石的宽度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从所述连通槽向两侧延伸形成,使得所述路缘石安装在该安装槽内,且所述泄水孔与连通槽连通。可选地,预制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细石砼垫层,且采用水泥砂浆将路缘石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任一预制管道的侧面与道路的基层、底基层、路床接合处都填充有沥青砂浆;任一预制管道的上端面与路面层的下表面接合处都设置有沥青透层及防水层。可选地,各节预制管道之间采用承插式企口连接,并缠绕有橡胶密封圈止水带。可选地,排水支管与预制管道和雨水井相连处均采用橡胶密封圈封水。可选地,预制管道采用钢筋砼,配筋采用钢筋机械压焊为钢筋笼,并用防抗渗砼浇筑成为预制管道。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节省了路缘石的制作材料。(2)增大了路面排水面积,可以使路面层之上以及路面层结构内的水经泄水孔顺畅排入预制管道,再由预制管道排入雨水井。能很快将路面上的雨水排出,克服了以往道路的大量的雨水造成路面排水不畅,排水能力不足造成路面积水,甚至路水泛滥现象。防止路面结构内积水下透至基层,若基层有裂缝,则会进一步下渗至路床,进而造成路面彻底破坏。(3)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降低了道路的维护成本。(4)泄水孔扩大了地下排水管道与外界的空气流通,特别是起风天气,在外界风力的作用下,空气倒灌进入排水管道,将例如甲烷等有害气体排出,避免管道内甲烷接触火种而发生爆炸的安全事故。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缘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排水系统的剖视图一;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排水系统的剖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所述的路缘石、包含其的排水系统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缘石,如图1所示,所述路缘石1为长方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2,任一泄水孔2都是连通其侧面以及底面的通道,例如,泄水孔2为从侧面延伸至底面的孔。优选地,泄水孔2是切除部分底面和侧面的矩形切口,使得路缘石在泄水孔处的横向切面呈倒立的L形。路缘石可以采用砼预制或石材加工的形式形成。优选地,路缘石可以采用坚硬石材加工或高标号砼预制,质量好,经久耐用。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以上路缘石的排水系统,其包含的路缘石结构与上述描述相同,在此省略相同的描述。在所述路缘石1的下方是钢筋砼的预制管道3,预制管道3优选为长方体,其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31,且在其上端具有连通至通孔31的连通槽32,所述连通槽32可以是沿预制管道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槽,各个槽都延伸至与通孔31连通。也可以是沿预制管道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条长槽,该长槽与通孔31连通。路缘石安装时将泄水孔2的下口与连通槽32连通,以使得从路缘石1的泄水孔2流下的水流可以经连通槽32进入到所述通孔31中。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预制管道3的横截面为外部是矩形,内部是椭圆形的结构。进一步地,多个预制管道3依次连通铺设于地面下,多个路缘石依次安装在预制管道3上,使得泄水孔2的下口与连通槽32连通,预制管道3与雨水管连通,可以将水流经雨水管排到附近涵洞流到河流内。例如,可以是在预制管道3上延伸出排水支管34连通至雨水井5。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制管道3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路缘石的宽度配合的安装槽33,并且,所述安装槽33从连通槽32向两侧延伸形成的,使得所述路缘石1可以安装在该安装槽33内,并使得所述泄水孔2与连通槽32连通。可以使得路缘石与预制管道3可靠接合。并且优选地,预制管道3的下部可以设置例如C15细石砼垫层,砌筑路缘石时用1:2的水泥砂浆连接,使得路缘石基础稳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路缘石1的泄水孔2的一部分埋入路面以下,另一部分露出路面,既能使得路面上沿道路纵向布满泄水孔,增大路面雨水泄水能力,保证路面无积水,又能利用泄水孔2埋入路面以下的部分,永久排除道路面层下渗到基层上的水,避免路面结构及雨水浸泡造成的损害。下面结合实例来说明本技术的排水系统。以城市主干道沥青路面为例,路面层10的总厚度为150mm,基层20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36cm。底基层30采用40cm的二类土。底基层30下面是路床40。雨水井5穿过沥青路面层10、基层20、底基层30、路床40,所述雨水井5的上端为井盖50,下部为雨水管6。路面层分为沥青面层、沥青中面层和沥青下面层,基层分为上基层18cm和下基层18cm,底基层为40cm,底下为路床(横坡)。采用反开挖用于安置预制管道3的基槽,钢筋砼预制管道3采用外矩形内椭圆形的结构,以增加其抗压强度,预制管道3高800mm,宽500mm,其上端的连通槽3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为长方体,沿其长度方向在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任一泄水孔都是连通所述路缘石侧面以及底面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为长方体,沿其长度方向在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任一泄水孔都是连通所述路缘石侧面以及底面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泄水孔是切除部分底面和侧面的矩形切口,使得路缘石在泄水孔处的横向切面呈倒立的L形。


3.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缘石,多个路缘石依次拼接,使得具有泄水孔的侧面朝向道路,且泄水孔暴露于路面基层之上,还包括多个预制管道,依次连接设置在所述路缘石的下方,任一预制管道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且在所述预制管道上端具有连通至通孔的连通槽,所述泄水孔与连通槽连通,至少一根排水支管连通于每一预制管道与雨水井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制管道的横截面为外部是矩形,内部是椭圆形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管道的上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