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40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包括钢绞线和金属层,所述钢绞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缝隙口,且缝隙口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贴合有钢绞线填充物,且钢绞线填充物的内侧设置有加强芯,所述钢绞线的外层设置有涂漆层,且涂漆层的内侧贴合有耐磨层,所述金属层贴合于耐磨层的内侧。该预应力刻痕钢绞线设置有缝隙口,缝隙口、通孔和加强芯护套沿钢绞线的竖直方向依次分布,当钢绞线缠绕形成预应力钢绞线后,使用时需要与混凝土配合使用,当混凝土浇筑在预应力钢绞线外后,由于缝隙口与通孔相互连通,因此混凝土附着在预应力钢绞线上,通过缝隙口进入通孔内,使混凝土与钢绞线之间充分混合,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
本技术涉及钢绞线
,具体为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
技术介绍
现今预应力钢绞线是由2、3、7或19根高强度钢丝构成的绞合钢缆,并经消除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适合预应力混凝土或类似用途,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特点是强度高和松弛性能好,另外展开时较挺直。常见抗拉强度等级为1860兆帕,还有1720、1770、1960、2000、2100兆帕之类的强度等级。这种钢材的屈服强度也很高。市场上的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在使用中,无法与混凝土充分混合,导致预应力刻痕钢绞线整体强度较差,同时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容易被腐蚀,从而使用寿命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与混凝土充分混合,导致预应力刻痕钢绞线整体强度较差,同时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容易被腐蚀,从而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包括钢绞线和金属层,所述钢绞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缝隙口,且缝隙口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贴合有钢绞线填充物,且钢绞线填充物的内侧设置有加强芯,所述钢绞线的外层设置有涂漆层,且涂漆层的内侧贴合有耐磨层,所述金属层贴合于耐磨层的内侧,所述加强芯和钢绞线填充物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芯护套,所述钢绞线和钢绞线填充物的连接处设置有钢丝层。优选的,所述钢绞线之间相互缠绕,且钢绞线设置有十四根。优选的,所述缝隙口与通孔相互连通,且缝隙口、通孔和加强芯护套沿钢绞线的竖直方向依次分布。优选的,所述通孔与钢绞线填充物相互贴合,且通孔设置有十四个。优选的,所述加强芯呈水平状分布,且加强芯与加强芯护套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与金属层相互贴合,且耐磨层与金属层之间形状大小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应力刻痕钢绞线设置有缝隙口,缝隙口、通孔和加强芯护套沿钢绞线的竖直方向依次分布,当钢绞线缠绕形成预应力钢绞线后,使用时需要与混凝土配合使用,当混凝土浇筑在预应力钢绞线外后,由于缝隙口与通孔相互连通,因此混凝土附着在预应力钢绞线上,通过缝隙口进入通孔内,使混凝土与钢绞线之间充分混合,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定性。通孔设置有十四个,由于通孔的两侧设置钢绞线填充物,使得混凝土进入通孔内后,可以缓慢渗入钢绞线填充物内,使混凝土与钢绞线之间充分混合,连接更为稳定,且通孔的数量与钢绞线的数量相同,使得混凝土可同时通过缝隙口进入通孔内,使得预应力钢绞线内混凝土分布均匀,提高预应力钢绞线整体的强度。耐磨层与金属层之间形状大小相匹配,由于钢绞线与混凝土混合后,难以分离,且钢绞线需要长时间使用,为延缓混凝土对钢绞线造成的腐蚀,同时避免钢绞线与空气接触,从而提高钢绞线的使用寿命,因此将钢绞线的材料依次沿涂漆层、耐磨层和金属层分布,以调高钢绞线的抗腐蚀性,耐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绞线;2、缝隙口;3、通孔;4、钢绞线填充物;5、加强芯;6、涂漆层;7、耐磨层;8、金属层;9、加强芯护套;10、钢丝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包括钢绞线1、缝隙口2、通孔3、钢绞线填充物4、加强芯5、涂漆层6、耐磨层7、金属层8、加强芯护套9和钢丝层10,钢绞线1的连接处设置有缝隙口2,且缝隙口2的内侧设置有通孔3,通孔3的两侧贴合有钢绞线填充物4,且钢绞线填充物4的内侧设置有加强芯5,钢绞线1的外层设置有涂漆层6,且涂漆层6的内侧贴合有耐磨层7,金属层8贴合于耐磨层7的内侧,加强芯5和钢绞线填充物4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芯护套9,钢绞线1和钢绞线填充物4的连接处设置有钢丝层10;本技术中,钢绞线1之间相互缠绕,且钢绞线1设置有十四根,将十四根钢绞线1之间相互缠绕,使其形成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以提高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满足长期使用的需要;缝隙口2与通孔3相互连通,且缝隙口2、通孔3和加强芯护套9沿钢绞线1的竖直方向依次分布,当钢绞线1缠绕形成预应力钢绞线后,使用时需要与混凝土配合使用,当混凝土浇筑在预应力钢绞线外后,由于缝隙口2与通孔3相互连通,因此混凝土附着在预应力钢绞线上,通过缝隙口2进入通孔3内,使混凝土与钢绞线1之间充分混合,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定性;通孔3与钢绞线填充物4相互贴合,且通孔3设置有十四个,由于通孔3的两侧设置钢绞线填充物4,使得混凝土进入通孔3内后,可以缓慢渗入钢绞线填充物4内,使混凝土与钢绞线1之间充分混合,连接更为稳定,且通孔3的数量与钢绞线1的数量相同,使得混凝土可同时通过缝隙口2进入通孔3内,使得预应力钢绞线内混凝土分布均匀,提高预应力钢绞线整体的强度;加强芯5呈水平状分布,且加强芯5与加强芯护套9相互贴合,在钢绞线1内设置加强芯5,提高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和环刚度,同时使得预应力钢绞线不易变形,在加强芯5的外壁贴合加强芯护套9,用于阻挡混凝土通过通孔3与加强芯5进行接触,避免混凝土内的腐蚀物质损伤加强芯5,从而使加强芯5的使用寿命降低;耐磨层7与金属层8相互贴合,且耐磨层7与金属层8之间形状大小相匹配,由于钢绞线1与混凝土混合后,难以分离,且钢绞线1需要长时间使用,为延缓混凝土对钢绞线1造成的腐蚀,同时避免钢绞线1与空气接触,从而提高钢绞线1的使用寿命,因此将钢绞线1的材料依次沿涂漆层6、耐磨层7和金属层8分布,以调高钢绞线1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预应力刻痕钢绞线首先通过将十四根钢绞线1之间相互缠绕,使其形成一根预应力钢绞线,当混凝土浇筑在预应力钢绞线外后,由于缝隙口2与通孔3相互连通,因此混凝土附着在预应力钢绞线上,通过缝隙口2进入通孔3内,可以缓慢渗入钢绞线填充物4内,使混凝土与钢绞线1之间充分混合,连接更为稳定,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定性,在钢绞线1内设置加强芯5,提高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和环刚度,同时使得预应力钢绞线不易变形,在加强芯5的外壁贴合加强芯护套9,用于阻挡混凝土通过通孔3与加强芯5进行接触,避免混凝土内的腐蚀物质损伤加强芯5,将钢绞线1的材料依次沿涂漆层6、耐磨层7和金属层8分布,以调高钢绞线1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包括钢绞线(1)和金属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1)的连接处设置有缝隙口(2),且缝隙口(2)的内侧设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两侧贴合有钢绞线填充物(4),且钢绞线填充物(4)的内侧设置有加强芯(5),所述钢绞线(1)的外层设置有涂漆层(6),且涂漆层(6)的内侧贴合有耐磨层(7),所述金属层(8)贴合于耐磨层(7)的内侧,所述加强芯(5)和钢绞线填充物(4)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芯护套(9),所述钢绞线(1)和钢绞线填充物(4)的连接处设置有钢丝层(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包括钢绞线(1)和金属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1)的连接处设置有缝隙口(2),且缝隙口(2)的内侧设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两侧贴合有钢绞线填充物(4),且钢绞线填充物(4)的内侧设置有加强芯(5),所述钢绞线(1)的外层设置有涂漆层(6),且涂漆层(6)的内侧贴合有耐磨层(7),所述金属层(8)贴合于耐磨层(7)的内侧,所述加强芯(5)和钢绞线填充物(4)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芯护套(9),所述钢绞线(1)和钢绞线填充物(4)的连接处设置有钢丝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预应力刻痕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1)之间相互缠绕,且钢绞线(1)设置有十四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壮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春鹏钢绞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