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车隧道气体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826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0
用于行车隧道气体智能监测控制系统,主要解决行车隧道内气体浓度的智能监测控制问题,包括气体浓度采集终端、通风设备控制系统、控制平台;在隧道壁两侧分别安装多组气体浓度采集终端,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包括有害气体感知探头、PM2.5/PM10感知探头、火灾监测感知探头;气体浓度采集终端的安装距离为80‑120m/组;在采集终端上设置lora数据传输模块+4G/5G无线/以太网模块;在隧道内的通风设备上设置有控制系统及控制平台;通过各种气体监测感知探头,实现在线进行气体浓度、火灾隐患监测;根据当前隧道环境数据,存在安全隐患或火灾隐患及时报警,控制平台自动启动通风设备,实现精确地智能控制通风系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行车隧道气体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隧道气体监测设备领域,主要解决行车隧道内气体浓度的智能监测控制问题,确切说是一种用于行车隧道气体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行车隧道,在我国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然而,如何管理好已经建成通车的隧道,是隧道交通设施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隧道由于其地形、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就是在没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下,隧道内也可能散发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氨气、瓦斯等多种气体;对车辆通行很繁忙的隧道来说,由于汽车要排放大量的尾气,特别是柴油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对隧道内的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一旦多种气体浓度达到一定峰值,特别是瓦斯浓度超过临界点,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隐患。如果隧道管理部门24小时开启通风系统,又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增加通风系统故障发生频率,更要缩短通风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开发一套隧道气体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是目前隧道交通设施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比文件CN202421166U公开的一种电缆隧道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只是针对电缆隧道有害气体的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行车隧道气体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浓度采集终端、通风设备控制系统、控制平台;/n在隧道壁两侧距离地面高度1.8-2m处,分别安装多组气体浓度采集终端,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包括有害气体感知探头、空气质量感知探头、温湿度感知探头、PM2.5/PM10感知探头、火灾监测感知探头+lora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的安装距离为80-120m/组;在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上设置lora数据传输模块+4G/5G无线/以太网模块;在隧道内的通风设备上设置通风设备控制系统,所述通风设备控制系统上设置有4G/5G无线/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总调度室;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行车隧道气体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浓度采集终端、通风设备控制系统、控制平台;
在隧道壁两侧距离地面高度1.8-2m处,分别安装多组气体浓度采集终端,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包括有害气体感知探头、空气质量感知探头、温湿度感知探头、PM2.5/PM10感知探头、火灾监测感知探头+lora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的安装距离为80-120m/组;在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上设置lora数据传输模块+4G/5G无线/以太网模块;在隧道内的通风设备上设置通风设备控制系统,所述通风设备控制系统上设置有4G/5G无线/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总调度室;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上设置的lora数据传输模块+4G/5G无线/以太网模块及所述通风设备控制系统上设置的4G/5G无线/以太网通信模块,分别与总调度室设置的控制平台连接并匹配;
利用所述气体浓度采集终端中包括的有害气体感知探头、空气质量感知探头、温湿度感知探头、PM2.5/PM10感知探头、火灾监测感知探头,实时监测隧道内当前位置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颗粒物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绪平高鹏飞陈龙郑康立高继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通智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