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以及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19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模块以及投影装置。光源模块用于提供激光光束,且包括多个激光光源单元以及聚焦透镜。多个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分别用于提供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聚焦透镜位于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分别沿着第一方向入射于聚焦透镜,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沿着第二方向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小体积化以及简洁的光路设计,并同时兼顾散热的效能。此外,通过第一与第二合光单元的设置,而使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激光光束能均匀化地入射至聚光透镜的入光面的各区域上,提高收光效率,进而能使照明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模块以及包含上述光学模块的光学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源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和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等固态光源为主的投影装置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般而言,这些固态光源的激发光会被投影装置中的波长转换模块上的波长转换材料转换而产生不同颜色的转换光。且为了满足色彩表现的需求,在投影装置的后段光路上会放置一滤光模块,波长转换模块上的转换光经过滤光模块后滤出预定的色光。这些色光经由光阀的调变将影像光束投影至外界。具体而言,近年来更有将复合式激光光源技术(Multi-ColourLaser,MCL)的发光单元应用在投影装置中的主流机种上(例如光通量约为2000流明至5000流明之间的机种)。一般而言,当复合式激光光源技术的发光单元应用在投影装置的前述机种时,其发光单元的数量约为1至2颗就可以达到目标亮度。然而,当要应用于具有高亮度需求的投影装置的机种时,复合式激光光源技术的发光单元的数量则需对应地增加。如此,投影装置中的合光光路设计的空间需求也随之增加,且由于复合式激光光源技术的电路连接、机构固定以及散热热管的连接等等配置方式的空间设计需求也需做相应的变化,以兼顾整体的光学、电路以及热传效能。如此一来,将导致整体装置的体积缩小不易,且相关光路设计以及机构配置的设计难度也会增加。“
技术介绍
”部分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具有小体积与简洁的光路设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具有小体积与简洁的光路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实现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光源模块用于提供激光光束,且包括多个激光光源单元以及聚焦透镜。多个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分别用于提供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聚焦透镜位于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分别沿着第一方向入射于聚焦透镜,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沿着第二方向排列,且沿第三方向观看时,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不重叠,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彼此垂直。为实现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光阀以及投影镜头。照明系统适于提供照明光束,且包括前述的光源模块。光阀设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适于将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投影镜头设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适于将影像光束投影出投影装置。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投影装置与光源模块可通过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的错位排列方式的设置,而使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能被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并拥有各自独立的散热模块及其热管,而能藉此实现投影装置与光源模块的小体积化,并具有简洁的光路设计。此外,投影装置与光源模块通过第一合光单元与第二合光单元的设置,而使第一激光光束、第二激光光束、第三激光光束以及第四激光光束能均匀化地入射至聚光透镜的入光面的各区域上,而提高收光效率,进而能使照明光束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图2A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立体结构图。图2B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图2C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前视图。图3A与图3C是图2A的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的不同架构示意图。图3B是图2A的各激光光源单元的立体图。图3D是图2A的第一合光单元或第二合光单元的架构示意图。图4A至图4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合光单元与第二合光单元的架构示意图。图5A至图5B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第一合光单元与第二合光单元的架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投影装置200包括照明系统LS、光阀210以及投影镜头220。照明系统LS适于提供照明光束70。光阀210设置于照明光束70的传递路径上,适于将照明光束70转换为影像光束80。投影镜头220设置于影像光束80的传递路径上,适于将影像光束80投影出投影装置200。在本实施例中,光阀210的数量为一个,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阀210的数量也可为多个。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阀210可为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或是硅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panel,LCOSpanel)。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阀210也可以是穿透式液晶面板或其他光束调变器。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LS包括光源模块100、波长转换模块PM以及滤光模块FM。以下将搭配图2A至图3D对光源模块1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照图2A至图3D,图2A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立体结构图。图2B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图2C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前视图。图3A与图3C是图2A的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的不同架构示意图。图3B是图2A的各激光光源单元的立体图。图3D是图2A的第一合光单元或第二合光单元的架构示意图。具体而言,如图2A至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0用于提供激光光束50(绘示于图1),且包括多个激光光源单元110、第一合光单元120以及第二合光单元130以及聚焦透镜140。更具体而言,如图2A至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激光光源单元110包括第一激光光源单元111、第二激光光源单元112、第三激光光源单元113以及第四激光光源单元114(以下,若对第一激光光源单元111、第二激光光源单元112、第三激光光源单元113以及第四激光光源单元114的共同特征进行说明时,则以激光光源单元LU表示)。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单元LU可为复合式激光光源单元(Multi-ColourLaser,MCL)。请参照图3A至图3C,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单元LU可包括多个沿着一排列方向DA排列的发光元件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模块,用于提供激光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n多个激光光源单元,其中所述多个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分别用于提供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以及/n聚焦透镜,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分别沿着第一方向入射于所述聚焦透镜,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沿着第二方向排列,且沿第三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不重叠,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彼此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模块,用于提供激光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
多个激光光源单元,其中所述多个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第二激光光源单元,分别用于提供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以及
聚焦透镜,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分别沿着第一方向入射于所述聚焦透镜,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沿着第二方向排列,且沿第三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不重叠,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彼此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短距离的范围小于等于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一侧区域,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二侧区域,且沿所述第二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侧区域重叠于所述第二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区域中,且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观看时,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最短距离的范围小于等于8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平面,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激光光源单元还包括第三激光光源单元与第四激光光源单元,所述第三激光光源单元面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四激光光源单元面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四激光光源单元分别用于提供第三激光光束与第四激光光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合光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四激光光源单元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合光单元具有第一反射区,所述第一反射区位于所述第四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第四激光光束经由所述第一反射区传递至所述聚焦透镜;以及
第二合光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单元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单元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合光单元具有第二反射区,所述第二反射区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反射区传递至所述聚焦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光单元还具有第一透射区,所述第一透射区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第二合光单元还具有第二透射区,所述第二透射区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分别穿透所述第一透射区与所述第二透射区而被传递至所述聚焦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光单元还包括第一外框,所述第一外框环绕所述第一透射区与所述第一反射区组合而成的第一合光区域,所述第二合光单元还包括第二外框,所述第二外框环绕所述第二透射区与所述第二反射区组合而成的第二合光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所述第二激光光束、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四激光光束分别入射于所述聚焦透镜的入光面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上,且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以及所述第四区域在以所述聚焦透镜的中心为原点的直角坐标平面的投影位置分别对应地位于所述直角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


12.一种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适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
光源模块,用于提供激光光束,以形成所述照明光束,包括:
多个激光光源单元,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炫余彦模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