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14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8
一种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设有油缸、活塞、顶压板、复位弹簧、弹簧座和限位板,油缸为单向油路油缸;活塞具有凸台,复位弹簧套接在凸台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顶住活塞,另一端顶住弹簧座;弹簧座具有通孔,该通孔大于凸台,使得凸台与通孔套接后,凸台能在通孔内移动,在通孔边缘设有沉孔,以对复位弹簧进行限位,弹簧座与油缸固定连接;顶压板与活塞的凸台紧固连接,跟随活塞移动,在顶压板设置有与锚孔板排布一致的通孔,以便钢绞线穿过,顶压板为凸台结构,其凸台处与限位板的内孔形成滑动配合;限位板与油缸固定连接。其优点是采用单向油路和复位弹簧结构,结构简单、轻便,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
,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预应力张拉施工特别是短预应力束张拉施工中,为减小锚具回缩量,减小预应力损失,要求锚具上的夹片在锁定过程中能整齐地推入锥孔,牢靠地夹持预应力筋,需采用限位板或液压顶压器。液压顶压器通常采用双油路结构,如专利号为CN201621427160的“一种锚索施工用整体顶压器”。该种结构的液压顶压器设有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进油腔和回油腔,体积较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单油路和复位弹簧结构,结构简单、轻便,成本较低的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设有油缸、活塞、顶压板、复位弹簧、弹簧座和限位板,所述油缸为单向油路油缸;所述活塞具有凸台,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凸台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顶住活塞,另一端顶住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具有通孔,该通孔大于凸台,使得凸台与通孔套接后,凸台能在通孔内移动,在通孔边缘设有沉孔,以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限位,弹簧座与油缸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与活塞的凸台紧固连接,跟随活塞移动,在顶压板设置有与锚孔板排布一致的通孔,以便钢绞线穿过,顶压板为凸台结构,其凸台处与限位板的内孔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板与油缸固定连接。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活塞的凸台与顶压板相接,通过第一螺栓将顶压板与活塞的凸台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为内凹结构,其边缘与油缸边缘固定连接,限位板内凹部与顶压板台阶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为带中心孔的环状,在与活塞的凸台相对的位置开通孔,供凸台从通孔中穿过,在通孔边缘设有沉孔,以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塞设置三个凸台,在圆周上均匀分布。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单向油路和复位弹簧结构,结构简单、轻便,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A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弹簧座7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锚具顶压装置顶压夹片时结构示意图。附图部件明细为:1、油缸,2、导向带,3、活塞,4、油嘴,5、格来圈,6、复位弹簧,7、弹簧座,8、第一螺栓,9、限位板,10、顶压板,11、第二螺栓,12、第三螺栓,13、千斤顶,14、锚板,15、夹片,16、钢绞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本技术设有油缸1、活塞3、顶压板10、复位弹簧6、弹簧座7和限位板9,所述油缸1为单向油路油缸;所述活塞3设置三个凸台,在圆周上均匀分布;所述复位弹簧6套接在凸台上,复位弹簧6的一端顶住活塞3,另一端顶住弹簧座7,用于顶压完成后推动活塞3回位;所述弹簧座7具有通孔,该通孔大于凸台,使得凸台与通孔套接后,凸台能在通孔内移动,在通孔边缘设有沉孔,以对所述复位弹簧6进行限位,弹簧座7与油缸1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10通过第一螺栓8与活塞3的凸台紧固连接为一体,跟随活塞3移动;在顶压板10设置有与锚孔板排布一致的通孔,以便钢绞线穿过,顶压板10为凸台结构,其凸台处与限位板9的内孔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板9与油缸1固定连接。顶压板10是套在第二螺栓11的外径的,其孔比螺栓外径稍大,形成滑动结构。所述限位板9为内凹结构,其边缘与油缸1边缘固定连接,限位板9内凹部与顶压板10台阶之间形成间隙,限位板9与油缸1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1紧固连接。所述弹簧座7为带中心孔的环状,在与活塞3的凸台相对的位置开通孔,供凸台从通孔中穿过,在通孔边缘设有沉孔,以对所述复位弹簧6进行限位,弹簧座7通过第三螺栓12与油缸1固定在一起。油缸1上安装油嘴4,通过油嘴4将压力油送到活塞的压力腔,活塞3上安装格来圈5。弹簧座7如图4、5所示,弹簧座7为带中心孔的环状。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图6所示,施工时,如图3所示安装完设备后,对千斤顶13加载,张拉钢绞线16,张拉到位后停止,之后对顶压装置加载,油嘴4进油,推动活塞3和顶压板10向右运动,将夹片15整齐地顶入锚板14的锚孔。顶压完成后,卸载工作油压,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活塞3和顶压板10回位,为下一次顶压工作做准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子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改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装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设有油缸、活塞、顶压板、复位弹簧、弹簧座和限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为单向油路油缸;所述活塞具有凸台,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凸台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顶住活塞,另一端顶住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具有通孔,该通孔大于凸台,使得凸台与通孔套接后,凸台能在通孔内移动,在通孔边缘设有沉孔,以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限位,弹簧座与油缸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与活塞的凸台紧固连接,跟随活塞移动,在顶压板设置有与锚板的锚孔排布一致的通孔,以便钢绞线穿过,顶压板为凸台结构,其凸台处与限位板的内孔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板与油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锚具顶压装置,设有油缸、活塞、顶压板、复位弹簧、弹簧座和限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为单向油路油缸;所述活塞具有凸台,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凸台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顶住活塞,另一端顶住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具有通孔,该通孔大于凸台,使得凸台与通孔套接后,凸台能在通孔内移动,在通孔边缘设有沉孔,以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限位,弹簧座与油缸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与活塞的凸台紧固连接,跟随活塞移动,在顶压板设置有与锚板的锚孔排布一致的通孔,以便钢绞线穿过,顶压板为凸台结构,其凸台处与限位板的内孔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板与油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具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利文吴南山韦猛强王标肖崑于志斌王翔曾原冯敏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黔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