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11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8
本申请涉及建筑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包括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以及桁架梁框架,所述附着式升降平台包括立柱以及滑移连接于所述立柱上的工作平台,所述桁架梁框架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两个工作平台之间,所述桁架梁框架上铺设有脚手板,所述桁架梁框架周边位置设置有防护件。本申请在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之间形成了一道搭桥,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覆盖的可施工区域,以便于施工人员对横向跨度较大的建筑物表面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
本申请涉及建筑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
技术介绍
附着式升降平台是一种大型自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它可替代钢、竹、木脚手架及电动吊篮,用于高空工程施工,尤其适合装修作业。附着式升降平台通常包括工作平台与立柱,安装时,将立柱附着在建筑物上,工作平台滑移连接在立柱上,立柱与工作平台之间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实现升降。使用过程中,工作平台运行平稳。另外,操作控制箱安装在工作平台上,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使得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把工作平台升降到理想的高度,从而使得作业人员能够以最舒适的姿势进行施工,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当需要对横向跨度较大的建筑物表面进行施工时,单个附着式升降平台覆盖的可工作区域较小,如果在建筑物同一侧搭建多个附着式升降平台则会影响首层大堂的物料运输以及堆放等。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单个附着式升降平台覆盖的可工作区域较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包括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以及桁架梁框架,所述附着式升降平台包括立柱以及滑移连接于所述立柱上的工作平台,所述桁架梁框架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两个工作平台之间,所述桁架梁框架上铺设有脚手板,所述桁架梁框架周边位置设置有防护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之间可拆卸式设置桁架梁框架,桁架梁框架可跟随附着式升降平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覆盖的可施工区域,同时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升降桁架梁框架,减少了桁架梁框架在使用过程中对物料运输以及堆放可能造成的影响。设置的脚手板便于施工人员在桁架梁框架上进行施工,设置的防护件则提高了桁架梁框架的安全性能。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以及紧固件,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桁架梁框架靠近所述工作平台一侧,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桁架梁框架一侧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与紧固件的配合将桁架梁框架固定于工作平台上,同时也便于施工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装,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可选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连接齿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齿槽相啮合的连接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齿槽与连接齿条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连接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以减少桁架梁框架相对工作平台发生脱节的情况发生。可选的,所述桁架梁框架靠近建筑墙体一侧设置有滑槽,建筑墙体上竖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槽与滑轨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桁架梁框架与建筑墙体的连接性,减少了桁架梁框架坠落的可能性,以保证施工安全。可选的,所述滑轨的横截面为燕尾型,且所述滑轨靠近建筑墙体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滑轨远离建筑墙体一侧的宽度,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与所述滑轨的横截面相一致的燕尾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燕尾块与燕尾槽的配合特性,将桁架梁框架限制于滑轨上,以减少桁架梁框架从滑轨上脱落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防护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桁架梁框架远离建筑墙体一侧的栏杆以及滑移连接于所述桁架梁框架靠近建筑墙体一侧的栏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栏杆在桁架梁框架远离建筑墙体形成了一道防护,以减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从桁架梁框架上坠落的情况发生;设置的栏板起到了防护的同时,由于栏板滑移连接在桁架梁框架上,使得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栏板的位置,以便于施工人员从桁架梁框架上进入建筑物内部。可选的,所述桁架梁框架靠近建筑墙体一侧铰接有供施工人员进入建筑物内部的搭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从桁架梁框架进入建筑物内部时,转动搭板,并将搭板的自由端搭放在建筑物上,施工人员踩在搭板上即可进入建筑物内部。可选的,所述工作平台靠近所述桁架梁框架一侧铰接有对开防护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从工作平台移动到桁架梁框架上时,打开防护门即可,当只需要在工作平台上施工时,可以将对开防护门关上,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桁架梁框架、脚手板以及防护件,在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之间形成了一道搭桥,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覆盖的可施工区域,以便于施工人员对横向跨度较大的建筑物表面进行施工;2.通过设置栏杆和护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齿槽、连接齿条以及紧固件,将桁架梁框架可拆卸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装,提高了桁架搭桥的使用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桁架梁框架与工作平台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附着式升降平台;11、立柱;111、导向齿条;12、工作平台;121、连接齿槽;2、桁架梁框架;20、连接块;21、脚手板;22、滑槽;23、安装杆;231、安装槽;3、连接板;31、连接齿块;4、栏杆;5、栏板;6、搭板;7、防护门;8、电机;81、齿轮;9、建筑墙体;91、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以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1的桁架搭桥,参照图1,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1的桁架搭桥包括附着式升降平台1与桁架梁框架2,其中,附着式升降平台1包括有两个,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1沿建筑墙体9表面的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桁架梁框架2可拆卸连接于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1相互靠近的两侧之间,从而在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1之间形成一道桁架搭桥。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附着式升降平台1包括立柱11与工作平台12,其中,立柱11竖向固定于建筑墙体9表面,工作平台12滑移连接于立柱11上。立柱11相互靠近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齿条111,导向齿条111的长度方向与立柱11的高度方向相一致,工作平台12承载面靠近立柱11一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上同轴固连有齿轮81,齿轮81与导向齿条111相啮合。在齿轮81与导向齿条111的共同作用下,将工作平台12滑移连接于工作平台12上,工作平台12可以沿立柱11的高度方向在立柱11上移动,使得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将桁架搭桥升降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桁架梁框架2包括底框与侧框,其中,底框为由四根截面呈矩形的长条杆两两首尾相连形成的长方形框架,侧框固定于底框顶部,侧框整体为等腰梯形框架,侧框包括有两个,两个侧框对称固定于底框沿其自身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侧框的长度方向与底框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参照图1,底框上铺设有脚手板21,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1)以及桁架梁框架(2),所述附着式升降平台(1)包括立柱(11)以及滑移连接于所述立柱(11)上的工作平台(12),所述桁架梁框架(2)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两个工作平台(12)之间,所述桁架梁框架(2)上铺设有脚手板(21),所述桁架梁框架(2)周边位置设置有防护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附着式升降平台(1)以及桁架梁框架(2),所述附着式升降平台(1)包括立柱(11)以及滑移连接于所述立柱(11)上的工作平台(12),所述桁架梁框架(2)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两个工作平台(12)之间,所述桁架梁框架(2)上铺设有脚手板(21),所述桁架梁框架(2)周边位置设置有防护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3)以及紧固件,所述连接板(3)固定于所述桁架梁框架(2)靠近所述工作平台(12)一侧,所述连接板(3)远离所述桁架梁框架(2)一侧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2)上设置有连接齿槽(121),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齿槽(121)相啮合的连接齿块(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附着式升降平台的桁架搭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框架(2)靠近建筑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文彬梁洁才彭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芳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