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转换滑环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09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转换滑环线轮,涉及电子通信转接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纤滑环价格昂贵以及安装检修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线轮本体、设置在线轮本体的线轮圆筒内部的光电转换组件以及设置在线轮本体上的盖板;盖板与线轮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光电转换组件包括光端机、固定架以及以太网滑环,光端机设置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与线轮圆筒连接;盖板与以太网滑环连接;光端机与以太网滑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直接打开盖板对内部的光电转换组件进行安装以及检修,大大降低了安装以及检修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光端机以及以太网滑环来替代价格昂贵的光纤滑环,使本产品可以范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转换滑环线轮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信转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电转换滑环线轮。
技术介绍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逐渐开始重视海洋事业,海底资源的探索、发掘与开采都离不开水下作业设备,随着国际竞争日趋从陆地过渡到深海,海洋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利益争夺的主要战场,各种水下作业设备应运而生。水下作业设备的使用离不开线缆传输信号及供电,从而使各种光电滑环线轮应运而生。目前光电滑环线轮大都通过光纤滑环进行转接,其价格昂贵,定制周期长;同时线轮使用时若线缆已经缠好,后期内部出现问题就需要将线缆重新缠出来,检查维修较为复杂、浪费大量的时间,间接的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成本低廉且能方便安装检修的光电转换滑环线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滑环线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纤滑环价格昂贵以及安装检修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光电转换滑环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转换滑环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轮本体(1)、设置在所述线轮本体(1)的线轮圆筒(2)内部的光电转换组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线轮本体(1)上的盖板(4);/n所述盖板(4)与所述线轮本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n所述光电转换组件(3)包括光端机(5)、固定架(6)以及以太网滑环(7),所述光端机(5)设置在所述固定架(6)上,所述固定架(6)与所述线轮圆筒(2)连接;/n所述盖板(4)与所述以太网滑环(7)连接;/n所述光端机(5)与所述以太网滑环(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转换滑环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轮本体(1)、设置在所述线轮本体(1)的线轮圆筒(2)内部的光电转换组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线轮本体(1)上的盖板(4);
所述盖板(4)与所述线轮本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光电转换组件(3)包括光端机(5)、固定架(6)以及以太网滑环(7),所述光端机(5)设置在所述固定架(6)上,所述固定架(6)与所述线轮圆筒(2)连接;
所述盖板(4)与所述以太网滑环(7)连接;
所述光端机(5)与所述以太网滑环(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滑环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本体(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8)、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8)铰接的所述线轮圆筒(2),所述盖板(4)扣设在所述侧板(8)远离所述线轮圆筒(2)的一侧面上,所述盖板(4)与所述侧板(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以太网滑环(7)与所述盖板(4)连接,所述以太网滑环(7)与所述线轮圆筒(2)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转换滑环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盘(9),所述线轮圆筒(2)通过所述圆盘(9)与所述侧板(8)铰接,所述圆盘(9)与所述线轮圆筒(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转换滑环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圆筒(2)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圆盘(9)扣设在所述线轮圆筒(2)的两端,所述圆盘(9)与所述侧板(8)平行且可转动连接,所述线轮圆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雄飞熊明磊唐安慧张明睿
申请(专利权)人: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云南省航务管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