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08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其中,所述区域内包括多个雷电点;基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与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针对于大面积的地域整体进行雷电预警,不能有效的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进行精确预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电预警
,尤其是涉及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的雷电预警,主要基于天气形势、数值预报、物理量等进行雷电潜势预报,并且结合雷达回波制作向公众发布预警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传统的雷电预警的方法往往覆盖面比较大,只针对于大面积的地域整体进行预警,不能有效的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进行精确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针对于大面积的地域整体进行预警,不能有效的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进行精确预警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其中,所述区域内包括多个雷电点;基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与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可选的,将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按照预设的时空因子进行处理,生成网格化的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根据网格化的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的时空累积落雷密度以及所述雷电距离;根据所述雷电点的时空累积落雷密度确定所述雷电频次。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包括:基于预警决策树算法对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进行处理,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可选的,基于预警决策树算法对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进行处理,生成所述预警目标在第一时间的雷电预警等级,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的雷电预警等级低于第二时间的所述预警目标的第二雷电预警等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时间的雷电预警等级修正为所述第二雷电预警等级,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早于所述第一时间。可选的,在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区域内的最大电场强度数据和/或多普勒雷达数据;根据所述区域内的最大电场强度数据和/或多普勒雷达数据修正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警决策树算法对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进行处理,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包括:在所述雷电距离小于符合预设距离的情况下,直接将所述雷电预警的等级确定为一级预警;在所述雷电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雷电频次确定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可选的,所述在所述雷电距离不符合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雷电频次确定所述等级,包括:若所述雷电频次小于预设频次,则不进行雷电预警;若所述雷电频次不小于所述预设频次,对所述雷电频次进行象限比对,根据象限比对结果将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确定为二级预警或者三级预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雷电预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其中,所述区域内包括多个雷电点;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与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并结合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能提供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进行精确预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警目标及其周围的网格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时空累积落雷密度确定方法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决策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其中,所述区域内包括多个雷电点。具体的,可以通过服务器等终端设备从雷电定位系统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多个雷电点的雷电定位数据;需要说明的是,雷电定位系统是一种实时雷电监测系统,能实时显示雷击的发生时间、位置、回击次数等各种雷电参数,雷电定位系统至少包括探测站以及中心站,主要由电磁场天线,雷电波形识别处理单元、电源及保护单元构成,负责雷电地信号的采集、识别、处理、时钟标定以及数据的发送,探测站测定地闪电磁辐射场的特征量并输出每次回击到达的时间、方向,并将原始测量数据实时发送中心站。中心站是雷电定位系统的数据处理及系统控制中心,负责雷电探测信息接收,定位计算,数据处理。上述预警目标可以为某特定的建筑、地点,比如铁路线路,在本方案中,如果要针对预警目标进行雷电预警,可以通过雷电定位系统来获取距离该预警目标15km范围内发生所有雷电点的雷电定位数据。具体的,上述雷电定位数据可以为雷电数据,每条雷电数据包含了雷电类型、发生的时间(精确到毫秒)、雷电的经纬度、电流强度、雷电类型和电流的上升陡度、高度等信息,雷电定位系统中针对于每个雷电点都存储有上述雷电定位数据。步骤S2:基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与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步骤S3: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可以根据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来对预警目标进行精确的雷电预警,如下表1所示,不同的雷电距离以及不同的雷电频次,本方案的预警等级也是不同的。一级预警为造成雷电事故的可能性极大,或已经造成雷击事故且雷电活动还将持续,应密切关注雷电活动,停止户外作业和活动,并启动雷电灾害应急预案;二级预警为造成雷电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应密切关注雷电活动,并停止户外作业和活动;三级预警为有造成雷电事故的可能,应密切关注雷电活动情况。表1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通过雷电定位系统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并结合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能提供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进行精确预警。本专利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步骤S2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其中,所述区域内包括多个雷电点;/n基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与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n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预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警目标所属的区域内的雷电定位数据,其中,所述区域内包括多个雷电点;
基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与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
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与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包括:
将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按照预设的时空因子进行处理,生成网格化的所述雷电定位数据;
根据网格化的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确定所述雷电点的时空累积落雷密度以及所述雷电距离;
根据所述雷电点的时空累积落雷密度确定所述雷电频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包括:
基于预警决策树算法对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进行处理,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警决策树算法对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进行处理,生成所述预警目标在第一时间的雷电预警等级,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间的雷电预警等级低于第二时间的所述预警目标的第二雷电预警等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时间的雷电预警等级修正为所述第二雷电预警等级,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早于所述第一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雷电距离以及雷电频次生成所述预警目标的雷电预警等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区域内的最大电场强度数据和/或多普勒雷达数据;
根据所述区域内的最大电场强度数据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羽飞李健杨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气候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