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05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包括呈碗状设置的浮体、可拆卸连接于浮体顶部开口处的密封盖、安装于浮体内腔底部并延伸至浮体外部的采集组件、安装于浮体外部并将采集组件包围的可调节防护组件、安装于浮体底部的配重块,所述可调节防护组件呈伞状设置并与浮体铰接连接,形成张开和收缩两种防护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浮体外部铰接连接呈伞状设置的可调节防护组件,其与密封盖配合能够实现在水域环境中对传感器探头的防护,实现在装置收纳运输时减小占用空间以及防护浮体受到外界碰撞,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能够稳定进行采集工作,实现实时采样检测,无需人工采样检测,也不受人为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我们生存必不可缺的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业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水的大范围污染,许多的工厂追求利益,将不符合规定的污水排放进河流,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水体,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污染危害及由此造成的损失,除了要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强化法制和行政监督管理外,还必须采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环境水体信息的采集和综合分析。水环境因子的状况对水产品的产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需要对溶氧、温度、PH值、浊度等多环境因子自动监测。目前水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方法以野外采集水样和实验室检测、实验分析为主,以及采用检测部分水质指标的水质分析仪直接测定。但是在河流水生态监测实际运用和操作中,以上监测方法面临诸多的困难,包括采样效率低、采样成本高、采样不连续、采样人员安全风险高、样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碗状设置的浮体(1)、可拆卸连接于浮体(1)顶部开口处的密封盖(2)、安装于浮体(1)内腔底部并延伸至浮体(1)外部的采集组件(3)、安装于浮体(1)外部并将采集组件(3)包围的可调节防护组件(4)、安装于浮体(1)底部的配重块(5);/n所述可调节防护组件(4)呈伞状设置并与浮体(1)铰接连接,形成张开和收缩两种防护状态,且两种防护状态下的可调节防护组件(4)由密封盖(2)限位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碗状设置的浮体(1)、可拆卸连接于浮体(1)顶部开口处的密封盖(2)、安装于浮体(1)内腔底部并延伸至浮体(1)外部的采集组件(3)、安装于浮体(1)外部并将采集组件(3)包围的可调节防护组件(4)、安装于浮体(1)底部的配重块(5);
所述可调节防护组件(4)呈伞状设置并与浮体(1)铰接连接,形成张开和收缩两种防护状态,且两种防护状态下的可调节防护组件(4)由密封盖(2)限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顶部固定设有伞状支架(6),所述伞状支架(6)顶端固定设有信号盒(7),所述信号盒(7)内安装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连接采集组件(3)和远程终端(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3)包括安装板(31)、传感器探头(32),所述安装板(31)上固定设置有拉手,所述安装板(31)内固定设有电路板,所述传感器探头(32)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探头(32)另一端贯穿浮体(1)并延伸至浮体(1)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域环境因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的盖沿内壁与浮体(1)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2)内腔下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内垫(9)和多个限位杆(10),所述密封内垫(9)延伸至浮体(1)顶部开口内并与开口卡接配合,所述限位杆(10)贯穿密封内垫(9)与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月卢晓强刘立王蕾胡飞龙张振华于赐刚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