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相色谱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
技术介绍
气相色谱仪,是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定体积取样、进样分离和吹扫。其中,取样是指样品从样气入口进入色谱仪,从样气出口流出色谱仪,使样品冲洗定量管并确保定量管中样品体积恒定的过程。受压力、温度等因素影响,采集到定量管中的样品体积无法保持恒定,所以色谱仪的管路及样品处理部件需要全部置于恒温箱中,要求管路、样品处理设备能够耐受高温。现有技术中,通常以电磁阀作为平衡气路的切换阀,普通的电磁阀不能耐受高温。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电磁阀的性能会受到影响,故难以满足使用要求。而对于耐高温的电磁阀,其价格十分昂贵,很多企业或者实验室难以接受这种高昂的设备成本。针对当前电磁阀存在的一些缺陷,还需要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使其在能够有效平衡气路的同时,适应高温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以使其能够在有效平衡气路的同时,还能够适应高温工作环境。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气相色谱仪,包括六通气动阀、十通气动阀、气动换向阀、截止阀、采样装置、第一色谱柱、第二色谱柱、第一定量管、第二定量管、第一载气导入装置以及第一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六通气动阀具有沿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S1接口、S2接口、S3接口、S4接口、S5接口和S6接口,所述十通气动阀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P1接口、P2接口、P3接口、P4接口、P5接口和P6接口、P7接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六通气动阀(11)、十通气动阀(12)、气动换向阀(13)、截止阀(2)、采样装置(3)、第一色谱柱(51)、第二色谱柱(52)、第一定量管(61)、第二定量管(62)、第一载气导入装置(71)以及第一检测装置(81);/n其中,所述六通气动阀(11)具有沿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S1接口、S2接口、S3接口、S4接口、S5接口和S6接口,所述十通气动阀(12)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P1接口、P2接口、P3接口、P4接口、P5接口和P6接口、P7接口、P8接口、P9接口和P10接口,所述气动换向阀(13)具有沿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和Q6接口,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n其中,所述S1接口连接于所述采样装置(3)的样气出口,所述S2接口连接于所述采样装置(3)的样气入口,所述S3接口连接于所述P1接口,所述S4接口连接于排空口(91),所述S5接口连接于所述截止阀(2),所述S6接口连接于所述Q3接口;/n所述第一载气导入装置(71)用于导入载气A,且所述第一载气导入装置(71)具有第一载气 ...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202 CN 20211014548001.一种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六通气动阀(11)、十通气动阀(12)、气动换向阀(13)、截止阀(2)、采样装置(3)、第一色谱柱(51)、第二色谱柱(52)、第一定量管(61)、第二定量管(62)、第一载气导入装置(71)以及第一检测装置(81);
其中,所述六通气动阀(11)具有沿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S1接口、S2接口、S3接口、S4接口、S5接口和S6接口,所述十通气动阀(12)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P1接口、P2接口、P3接口、P4接口、P5接口和P6接口、P7接口、P8接口、P9接口和P10接口,所述气动换向阀(13)具有沿第一方向顺序设置的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和Q6接口,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
其中,所述S1接口连接于所述采样装置(3)的样气出口,所述S2接口连接于所述采样装置(3)的样气入口,所述S3接口连接于所述P1接口,所述S4接口连接于排空口(91),所述S5接口连接于所述截止阀(2),所述S6接口连接于所述Q3接口;
所述第一载气导入装置(71)用于导入载气A,且所述第一载气导入装置(71)具有第一载气管、第二载气管和第三载气管,所述第一载气管连接于所述P7接口,所述第二载气管连接于所述P4接口,所述第三载气管连接于所述Q6接口;
所述P8接口外接于废气排放口;
所述第一色谱柱(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5接口,所述第一色谱柱(5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P9接口;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连接于所述P6接口;所述第二色谱柱(5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所述第二色谱柱(5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Q5接口;
所述第一定量管(6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3接口,所述第一定量管(6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P10接口;所述第二定量管(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Q1接口,所述第二定量管(6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Q4接口;
所述气相色谱仪具有取样阶段、平衡阶段和进样阶段;
在所述取样阶段,所述样气入口、所述S2接口、所述S3接口、所述P1接口、所述P10接口、所述第一定量管(61)、所述P3接口、所述P2接口、所述Q2接口、所述Q1接口、所述第二定量管(62)、所述Q4接口、所述Q3接口、所述S6接口、所述S1接口和所述样气出口依次顺序连通,以形成供样气流动的样气通道,使得所述样气注满所述第一定量管(61)和所述第二定量管(62);
所述六通气动阀(11)切阀,使得所述气相色谱仪从取样阶段进入平衡阶段;
在所述平衡阶段,所述排空口(91)、所述S4接口、所述S3接口、所述P1接口、所述P10接口、所述第一定量管(61)、所述P3接口、所述P2接口、所述Q2接口、所述Q1接口、所述第二定量管(62)、所述Q4接口、所述Q3接口、所述S6接口、所述S5接口和所述截止阀(2)依次顺序连通,使所述第一定量管(61)和所述第二定量管(62)里的样气压力与环境大气压保持平衡,所述S2接口连接于所述S1接口;
所述十通气动阀(12)和所述气动换向阀(13)切阀,使得所述气相色谱仪从所述平衡阶段进入进样阶段;
在所述进样阶段,所述第二载气管、所述P4接口、所述P3接口、所述第一定量管(61)、所述P10接口、所述P9接口、所述第一色谱柱(51)、所述P5接口、所述P6接口、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依次连通,所述载气A推动所述第一定量管(61)中的样气进入所述第一色谱柱(51),经第一色谱柱(51)分离后进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
所述第三载气管、所述Q6接口、所述Q1接口、所述第二定量管(62)、所述Q4接口、所述Q5接口、所述第二色谱柱(52)、所述第一检测器依次连通,所述载气A推动所述第二定量管(62)中的样气进入所述第二色谱柱(52),经所述第二色谱柱(52)分离后进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样阶段和所述平衡阶段,所述第一载气管、所述P7接口、所述P6接口和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依次连通,以形成供所述载气A吹扫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的气流通道;
所述第二载气管、所述P4接口、所述P5接口、所述第一色谱柱(51)、所述P9接口、所述P8接口依次连通,以形成供所述载气A吹扫所述第一色谱柱(51)的气流通道;
所述第三载气管、所述Q6接口、所述Q5接口、所述第二色谱柱(5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1)依次连通,以形成供所述载气A吹扫所述第二色谱柱(52)的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换向阀(13)上增设有位于Q3接口和Q4接口之间的Z1接口、Z2接口、Z3接口和Z4接口,所述Z1接口、所述Z2接口、所述Z3接口和所述Z4接口接口沿所述第一方向顺序设置,且所述Z1接口位于靠近所述Q3接口的位置;
所述气相色谱仪还包括第二载气导入装置(72)、第三色谱柱(53)、第三定量管(63)和第二检测装置(82);
所述第二载气导入装置(72)用于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友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昶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