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84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包括桶身、三通喷射系统、低压回油喷射系统、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和初过滤装置;桶身外壁上设置至少两个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桶身底部设置有初过滤装置;三通喷射系统为高压喷射、虹吸喷射一体式结构,包括桶身下部设置的虹吸接口和桶身底部设置的射流三通组件;低压回油喷射系统包括桶身下端的压力调节器和桶身底部的进油孔。本案的三通喷射系统和低压回油喷射系统,在同一个储油桶中实现多种副泵功能来降低产品的开发及制造成本,保证燃油供给并加大储油桶中的燃油循环,提升电喷燃油泵使用寿命;初步过较粗杂质;可以提高滤网、滤芯的使用寿命;多个不同位置的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出油分流高压喷射、虹吸和回油低压喷射多种副泵功能结合一身的多功能储油桶。
技术介绍
供油管路燃油经通道进入压力调节器内部,当供油管路压力超过压力调节器额定压力式,压力调节器阀门打开,通过释放燃油的方式调节供油管路中的压力,并维持稳定;经压力调节器释放的燃油经射流嘴提升流速后高速喷出,产生射流效应,从而将油箱的燃油经射流型腔喷涌至储油桶内部。现有市场上产品的喷射泵、虹吸泵(即副泵)工功能大多为单一的出油分流高压喷射、单一的虹吸和单一的回油低压喷射,两种喷射泵和虹吸需要由不同的储油桶来实现,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开发及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同一个储油桶中实现出油分流高压喷射、虹吸和回油低压喷射多种副泵功能的储油桶来降低产品的开发及制造成本;解决产品由单一的副泵形式造成储油桶供油不足现象、或供油循环慢储油桶内燃油温度过高导致电喷燃油泵寿命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包括桶身、三通喷射系统、低压回油喷射系统、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和初过滤装置;所述桶身外壁上设置至少两个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桶身底部设置有初过滤装置;所述三通喷射系统为高压喷射、虹吸喷射一体式结构,包括桶身下部设置的虹吸接口和桶身底部设置的射流三通组件;所述虹吸接口与桶身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连通;所述射流三通组件与桶身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高压喷射射流型腔和高压油路型腔连通;所述低压回油喷射系统包括桶身下端的压力调节器和桶身底部的进油孔;所述桶身内的调节阀喷嘴与压力喷射型腔和进油孔连通;所述压力调节器与桶身内的调节阀喷嘴和供油管路接口连通。优选的,所述高压喷射射流型腔与射流三通组件连通部位设置有第一射流喷嘴;所述虹吸效应射流型腔与流三通组件连通部位设置有第二射流喷嘴。优选的,所述第一射流喷嘴和第二射流喷嘴均为射流铜嘴。优选的,所述射流三通组件上设置有射流堵盖,密封三通管路。优选的,所述高压油路型腔与射流三通组件连通部位设置有单向阀膜片和防止单向阀膜片松脱的压圈;单向阀膜片防止产生虹吸效应逆流。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器由卡簧结构固定。优选的,所述卡簧结构包括设置在桶身上的卡簧孔和U形卡簧;所述U形卡簧的开口端卡入卡簧孔将压力调节器固定。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器为恒压阀。优选的,所述进油孔为单向阀膜片孔。优选的,所述初过滤装置为多个“人”字形挡片纵向排列形成,利用“人”字形挡片之间的间隙来过滤燃油中较大的杂质。本技术的优点是:1.三通喷射系统产生射流效应和虹吸效应,从而将主油箱和副油箱的燃油喷涌至储油桶中,保证电喷燃油泵的燃油供给并加大储油桶中的燃油循环来持续降温,提升电喷燃油泵使用寿命;2.利用压力调节器释放的燃油,形成低于系统压力的喷射系统,将主油箱的燃油喷涌至储油桶中,保证电喷燃油泵的燃油供给并加大储油桶中的燃油循环来持续降温,提升电喷燃油泵使用寿命;3.储油桶底部设计有具有初过滤的人字形结构,均匀分布在壳体外围一周;初步过滤燃油里面的较粗杂质;可以提高滤网、滤芯的使用寿命;4.设有多个不同位置的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适应不同形状油箱装配油位传感器的要求,使产品装配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面的低压回油喷射系统及燃油运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面的三通喷射系统及燃油运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的压力调节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桶身;2、三通喷射系统;21、虹吸接口;22、射流三通组件;23、虹吸效应射流型腔;24、高压喷射射流型腔;25、高压油路型腔;26、射流堵盖;231、二射流喷嘴;241、第一射流喷嘴;251、单向阀膜片;252、压圈;253、第三射流嘴;3、低压回油喷射系统;31、压力调节器;32、进油孔;33、调节阀喷嘴;34、压力喷射型腔;35、供油管路接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包括桶身1、三通喷射系统2、低压回油喷射系统3、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4和初过滤装置5;所述1外壁上设置两个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4,所述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4设置在桶身1的两侧,两个位置均可以装配油位传感器,采用卡接方式装配,可以适应不同的油箱,使产品装配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所述桶身1底部设置有初过滤装置5,所述初过滤装置为多个“人”字形挡片纵向排列形成,均匀分布在桶身1底部外围一周,利用“人”字形挡片之间的间隙来过滤燃油中较大的杂质,可以提高滤网、滤芯的使用寿命。如图5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燃油运动方向,所述三通喷射系统2为高压喷射、虹吸喷射一体式结构,包括桶身1下部设置的虹吸接口21和桶身1底部设置的射流三通组件22;所述虹吸接口21与桶身1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23连通;所述虹吸接口21连接副油箱燃油管路;所述射流三通组件22与桶身1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23、高压喷射射流型腔24和高压油路型腔25连通;所述高压喷射射流型腔24与射流三通组件22连通部位设置有第一射流喷嘴241,第一射流喷嘴241高压喷射产生低压区,带动主油箱燃油加速向低压区流动,燃油被喷进桶身1中;所述虹吸效应射流型腔23与流三通组件22连通部位设置有第二射流喷嘴231,第二射流喷嘴231高压喷射,产生虹吸效应,副油箱燃油从虹吸接口21喷涌进桶身1中;所述第一射流喷嘴241和第二射流喷嘴231均为射流铜嘴;所述射流三通组件22上设置有射流堵盖26,密封三通管路;所述高压油路型腔25与射流三通组件22连通部位设置有单向阀膜片251和防止单向阀膜片松脱的压圈252;单向阀膜片251防止产生虹吸效应逆流;所述高压油路型腔25通过第三射流嘴253连接出油路高压油路。利用射流三通组件22,将燃油分别经射流三通组件上的两个射流铜嘴高速喷出,产生射流效应和虹吸效应,从而将主油箱和副油箱的燃油通过虹吸效应射流型腔23、高压喷射射流型腔24喷涌至储油桶中,保证电喷燃油泵的燃油供给并加大储油桶中的燃油循环来持续降温,提升电喷燃油泵使用寿命.如图4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燃油运动方向,所述低压回油喷射系统3包括桶身1下端的压力调节器31和桶身1底部的进油孔32;所述桶身1内的调节阀喷嘴33与压力喷射型腔34和进油孔32连通;所述压力调节器31与桶身1内的调节阀喷嘴33和供油管路接口35连通;所述压力调节器为恒压阀;所述进油孔为单向阀膜片孔。利用压力调节器31释放的燃油,形成低于系统压力的喷射系统,将主油箱的燃油通过压力喷射型腔34喷涌至桶身1中,保证电喷燃油泵的燃油供给并加大储油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三通喷射系统、低压回油喷射系统、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和初过滤装置;所述桶身外壁上设置至少两个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桶身底部设置有初过滤装置;所述三通喷射系统为高压喷射、虹吸喷射一体式结构,包括桶身下部设置的虹吸接口和桶身底部设置的射流三通组件;所述虹吸接口与桶身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连通;所述射流三通组件与桶身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高压喷射射流型腔和高压油路型腔连通;所述低压回油喷射系统包括桶身下端的压力调节器和桶身底部的进油孔;所述桶身内的调节阀喷嘴与压力喷射型腔和进油孔连通;所述压力调节器与桶身内的调节阀喷嘴和供油管路接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三通喷射系统、低压回油喷射系统、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和初过滤装置;所述桶身外壁上设置至少两个油位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桶身底部设置有初过滤装置;所述三通喷射系统为高压喷射、虹吸喷射一体式结构,包括桶身下部设置的虹吸接口和桶身底部设置的射流三通组件;所述虹吸接口与桶身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连通;所述射流三通组件与桶身内的虹吸效应射流型腔、高压喷射射流型腔和高压油路型腔连通;所述低压回油喷射系统包括桶身下端的压力调节器和桶身底部的进油孔;所述桶身内的调节阀喷嘴与压力喷射型腔和进油孔连通;所述压力调节器与桶身内的调节阀喷嘴和供油管路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射射流型腔与射流三通组件连通部位设置有第一射流喷嘴;所述虹吸效应射流型腔与流三通组件连通部位设置有第二射流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储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流喷嘴和第二射流喷嘴均为射流铜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长风石少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奔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