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781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属于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热水器、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冷水出水管与水龙头相连,所述冷水管通过进水管与热水器相连,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回水器和第一球阀,所述回水器设置在靠近热水器的一端,所述热水管一端与热水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热水出水管与水龙头相连,所述热水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球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一些关键部件内置,结构更紧凑,安装简单、体积小,美观且不占用空间;在变频泵的前端提供不间断的水源,因此性能方面保证了循环系统的推力,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的寿命;通过变频泵、水流量传感器和温度探头的系统化设计,保证了性能更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设备
,具体是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很多业主在准备新房装修时安装空气能热水器,但卫生间、厨房都不集中在一起的,特别是冬天,在离热水器最远外使用热水时,早上要用温水刷牙、洗脸,要放掉不少冷水才能出热水,会造成很大浪费。一般安装师傅会建议业主们安装回水系统和回水管。回水系统也叫热水预热循环装置,其功能主要是热水器通过本装置,来提前预热热水管道内的冷水,从而使客户在使用热水时,打开水龙头即出热水,不用再将管道内的冷水一一放出,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能让用户使用热水时即开即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将一些关键部件外置安装,造成了安装复杂、体积较大,不美观且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包括热水器、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冷水出水管与水龙头相连,所述冷水管通过进水管与热水器相连,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回水器和第一球阀,所述回水器设置在靠近热水器的一端,所述热水管一端与热水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热水出水管与水龙头相连,所述热水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球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回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稳压储水罐,所述稳压储水罐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与热水器相连,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变频泵和水流传感器,所述变频泵设置在靠近稳压储水罐的一端。<br>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水流传感器内安装有水流转子,所述水流转子外侧安装有霍尔元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水流传感器上还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热水管靠近水龙头的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冷水管靠近水龙头的一端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热水管远离热水器的一端通过三通管与回水管相连,所述回水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与第一球阀相连,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球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第一球阀和第三球阀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回水器内还安装有回水连接管,所述回水连接管一端与回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所述回水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一些关键部件内置,结构更紧凑,安装简单、体积小,美观且不占用空间;在变频泵的前端提供不间断的水源,因此性能方面保证了循环系统的推力,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的寿命;通过变频泵、水流量传感器和温度探头的系统化设计,保证了性能更优越。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恒温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恒温热水系统中回水器的剖视图;图3为智能恒温热水系统中水流传感器的剖视图;图4为智能恒温热水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智能恒温热水系统中回水器的另一种剖视图;图6为智能恒温热水系统的控制逻辑图。图中:1-热水器、2-回水器、3-进水管、4-第一球阀、5-冷水出水管、6-热水出水管、7-水龙头、8-冷水管、9-热水管、10-第二球阀、11-稳压储水罐、12-变频泵、13-出水管、14-温度探头、15-控制板、16-水流传感器、17-水流转子、18-霍尔元件、19-第一单向阀、20-三通管、21-回水管、22-第三球阀、23-第二单向阀、24-回水连接管、25-第三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的智能恒温热水系统,包括热水器1、冷水管8和热水管9,所述冷水管8一端与自来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冷水出水管5与水龙头7相连,所述冷水管8通过进水管3与热水器1相连,所述进水管3上安装有回水器2和第一球阀4,所述回水器2设置在靠近热水器1的一端,所述热水管9一端与热水器1相连,另一端通过热水出水管6与水龙头7相连,所述热水出水管6上安装有第二球阀10,工作时,冷水管8内的冷水通过进水管3和回水器2进入热水器1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从热水管9送至水龙头7,与冷水管8内的冷水混合提供稳定的热水,回水器2的设置将部件内置,美观且不占空间,具体为,所述回水器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稳压储水罐11,所述稳压储水罐11一端与进水管3相连,另一端通过出水管13与热水器1相连,稳压储水罐11有三大功能:一、储存一定缓冲量的热水;二、当使用水量变化时,减少温度波动;三、同时可以稳压,当压力有一些变化的时候,它也能产生吸收压力功能,由于在水泵的前端提供不间断的水源,因此性能方面保证了循环系统的推力,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的寿命;所述出水管13上安装有变频泵12和水流传感器16,所述变频泵12设置在靠近稳压储水罐11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水流传感器16内安装有水流转子17,所述水流转子17外侧安装有霍尔元件18,此外,所述水流传感器16上还安装有温度探头14,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板15,通过变频泵12、温度探头14和水流量传感器16的系统化设计,保证了性能更优越,即将关键部件内置,结构更紧凑,安装简单、体积小,美观且不占用空间,工作时,启动后先低速循环均匀温度,排除了温度不均造成的启动不了或频繁启动的误动作;在不同的系统下,根据客户设定水流量大小自动调整变频泵22的转速;如果管路有堵塞情况,系统会自适应调整变频泵22的转速,来满足要求客户要求,此外还可以通过不同情况进行判断,针对不同的故障智能报警。进一步的,所述热水管9靠近水龙头7的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19与冷水管8靠近水龙头7的一端相连。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热水管9远离热水器1的一端通过三通管20与回水管21相连,即可以采用有无回水管21两种方式,具体如图4-6所示,所述回水管21远离三通管20的一端与第一球阀4相连,所述回水管21上安装有第三球阀22和第二单向阀23,所述第二单向阀23设置在第一球阀4和第三球阀22之间,第一球阀4和第三球阀22优选为三角球阀,可以增大流量,回水管21的设置将热水管9内的低温热水重新送回热水器1内进行加热,从而避免浪费热水,同时为了防止热水跑到冷水管8内,可以在进水管3内设置止回阀,回水系统工作时,冷水管道内的供水主要通过回水管21来提供,这样机器工作时间稍长一点的话,也不用害怕热水管道内的水跑到冷水管道内,因为冷水管道内的热水到了机器的回水器2内里。进一步的,为保证会水管21内的水可以正常回流,所述回水器2内还安装有回水连接管24,所述回水连接管24一端与回水管21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13相连,所述回水连接管24上安装有第三单向阀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包括热水器(1)、冷水管(8)和热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8)一端与自来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冷水出水管(5)与水龙头(7)相连,所述冷水管(8)通过进水管(3)与热水器(1)相连,所述进水管(3)上安装有回水器(2)和第一球阀(4),所述回水器(2)设置在靠近热水器(1)的一端,所述热水管(9)一端与热水器(1)相连,另一端通过热水出水管(6)与水龙头(7)相连,所述热水出水管(6)上安装有第二球阀(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恒温热水系统,包括热水器(1)、冷水管(8)和热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8)一端与自来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冷水出水管(5)与水龙头(7)相连,所述冷水管(8)通过进水管(3)与热水器(1)相连,所述进水管(3)上安装有回水器(2)和第一球阀(4),所述回水器(2)设置在靠近热水器(1)的一端,所述热水管(9)一端与热水器(1)相连,另一端通过热水出水管(6)与水龙头(7)相连,所述热水出水管(6)上安装有第二球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器(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稳压储水罐(11),所述稳压储水罐(11)一端与进水管(3)相连,另一端通过出水管(13)与热水器(1)相连,所述出水管(13)上安装有变频泵(12)和水流传感器(16),所述变频泵(12)设置在靠近稳压储水罐(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恒温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传感器(16)内安装有水流转子(17),所述水流转子(17)外侧安装有霍尔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全允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