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74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涉及海洋生态领域。该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电动机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扒抓,该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能够对海上垃圾进行收集,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能够对垃圾压缩,达到大量运输垃圾的效果,能够将垃圾中的水排出,避免因载重太多存在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
本技术涉及海洋生态
,具体为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
技术介绍
海洋生态包括海洋生物之间及海洋生物与其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其中孕育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每年为人类提供大量资源,但是人们往往不珍惜这些海洋资源,甚至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在影响海洋生态的问题中最严重的当属海洋垃圾,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有持久性的、人造的和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滩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这些垃圾往往需要人工清理不仅浪费大量人力资源,而且受限于船体的大小不能容纳大量海洋垃圾,不仅如此,海洋垃圾还会携带大量水,治理船只运输大量携带水的垃圾也存在一定风险,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解决了受限于船体的大小不能容纳大量海洋垃圾和治理船只运输大量携带水的垃圾也存在一定风险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包括船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9),所述固定板(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1),所述第一支撑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25),所述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0),所述电动机(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7),所述横杆(27)远离电动机(25)的一端与第一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横杆(2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9),所述滚筒(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扒抓(28),所述船体(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洋生态治理的船只,包括船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9),所述固定板(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1),所述第一支撑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25),所述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0),所述电动机(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7),所述横杆(27)远离电动机(25)的一端与第一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横杆(2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9),所述滚筒(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扒抓(28),所述船体(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4),所述船体(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底座(3),每组所述底座(3)之间均放置有转筒(15),两个所述转筒(15)的外表面共同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3),两个所述转筒(15)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6)和第二支柱(33),每个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4),所述第一支柱(6)的前后两端和第二支柱(33)的前后两端均与第二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2),所述第二支柱(3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3),且第一齿轮(32)通过链条(5)与第二齿轮(23)传动连接;
所述船体(12)的内部放置有压缩箱(18),所述压缩箱(18)的右侧面开设有进料口(16),所述压缩箱(18)的左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出水孔(1),所述压缩箱(1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动压缩机(8),所述电动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温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鑫安船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