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54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由门框、门扇、电动驱动件、底轨道和使门扇能在底轨道上运行的底轮组所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动隔声门底部设有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所述的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包括固定板、导向轮、牵拉绳、升降杆、顶压弹簧、轮轴、轮架、顶压轮、密封轨条和滑导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门扇关闭过程中依靠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逐步将密封轨条自上向下被各顶压轮压封在门扇底面与地面之间存在的间隙内,完成对门底间隙的密封,在门扇开启过程中能有效将密封轨条收储在门扇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隔声门是用于密封室内较大空间的门,如摄影厅、密封组装车间的等,电动隔声门的尺寸通常在40平方米左右,电动隔声门通常采用电动推拉式结构由门框、门扇、密封件、电动驱动件、底轨道和使门扇能在底轨道上运行的底轮组所组成。启闭门扇时,电动驱动件带动底轮组在底轨道上移动,完成启闭门扇。由于底轮组位于门扇底面且在底轨道上移动导致门扇底面与地面之间存在20~25mm的间隙,这间隙会导致漏声,影响密封室隔声效果。传统的密封方法是在门扇底面与地面之间设密封条,但随门扇启闭会导致位于门扇底面的密封条频繁与地面产生摩擦,使密封条密封效果逐渐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由门框、门扇、电动驱动件、底轨道和使门扇能在底轨道上运行的底轮组所组成,在电动隔声门底部设有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包括固定板、导向轮、牵拉绳、升降杆、顶压弹簧、轮轴、轮架、顶压轮、密封轨条和滑导柱,底轮组位于远离门框的门扇底部外侧边上,门扇底部内侧边上纵门向设有V形密封条孔,位于V形密封条孔上端的门扇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呈间隔距离设有若干个贯通固定板上下端面的矩形孔,横置时的密封轨条的下端位于V形密封条孔的下端外,密封轨条的前端设有牵拉耳,密封轨条的后端固定在门扇底后侧外对应部门框边的地面上,门扇开启边内顶角部设有导向轮轴,导向轮转动设在导向轮轴上,顶压轮通过轮轴转动设在轮架的下端,升降杆的上部为螺杆,升降杆的下端与轮架的上端中部固定为一体,若干个升降杆的上端穿过轴接固定板上对应的矩形孔分别与各固定螺母螺接,位于各矩形孔下端的固定板下端面与轮架之间的各升降杆上分别套设有一个顶压弹簧,各顶压轮的下端压顶在横置时的密封轨条的内侧上端面上,牵拉绳的一端与密封轨条前端的牵拉耳连接,牵拉绳的另一端向上绕过导向轮与牵拉结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滑导柱位于导向轮下端与固定板前上端的门扇内侧边上,滑导柱的横截面与密封轨条的横截面适配设有供密封轨条的两侧及底面运行的导槽,密封轨条的前端穿设在滑导柱的下端导槽内且沿导槽向导向轮运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V形密封条孔两侧的边沿呈弧形,或V形密封条孔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滑条体,两个滑条体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和螺丝钉固定在V形密封条孔两侧的边沿上,滑条体的前端面呈间隔距离设有若干个球碗,球碗内设有滚球,球碗后端面与滑条体的后端之间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设有压簧,压簧的前端顶持在球碗内滚球的后端,压簧的后端顶持在封闭贯通孔后端的螺丝钉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密封轨条由弹性材料制成,密封轨条的横截面呈底面为平面的V字形,密封轨条的两侧边上端设有V形开槽,密封轨条内纵向呈间隔距离设有若干根抗拉钢丝或抗拉尼龙丝。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密封轨条由橡胶制成,密封轨条的横截面呈底两为平面的V字形,密封轨条的两侧边上端设有V形开槽,密封轨条内纵向呈间隔距离设有若干根抗拉钢丝或抗拉尼龙丝,密封轨条的底面上纵向呈间隔距离设有半圆形压紧密封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密封轨条的后端呈斜坡形,与密封轨条对应处的门扇后侧边底部上设有与密封轨条横截面对应的轨条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牵拉结构由竖杆、配重块、底托盘、承压螺母和挂钩所构成,竖杆的上端设有挂钩,挂钩与牵拉绳的另一端连接,竖杆的下部为与承压螺母螺接的外螺部,配重块和底托盘的中部设有穿设在竖杆上的通孔,若干配重块依次穿设在竖杆上且通过底托盘和承压螺母固定在竖杆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牵拉结构由若干个牵拉导向轮、电机、主轴、联轴器、绞盘轮、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主动底轴、主动底轮和若干个轴承副所构成,主动底轮和从动链轮的中部分别固定在主动底轴中部上,主动底轴两侧与对应部的门扇内通过轴承副轴接,从动链轮上端的门扇内通过轴承副轴设有主轴,从动链轮上端的主轴上设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主动底轴和主动底轮转动,主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电机位于主轴一侧的门扇内,主轴上还设有绞盘轮,绕过导向轮及若干个牵拉导向轮的牵拉绳另一端固定在绞盘轮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缠绕在绞盘轮上的牵拉绳长度与门扇移动长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随门扇启闭会导致密封条频繁与地面产生摩擦使密封条密封效果逐渐失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门扇关闭过程中依靠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逐步将密封轨条自上向下被各顶压轮压封在门扇底面与地面之间存在的间隙内,完成对门底间隙的密封,在门扇开启过程中能有效将密封轨条收储在门扇内,本专利技术有较好的密封效果。(II)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并不需要单独提供动力,借助门扇的原有启闭动力完成对门扇底面的间隙密封,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扇后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轨条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动力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门框;2、门扇;3、配重块;4、导向轮;5、牵拉绳;6、固定螺母;7、固定板;8、升降杆;9、牵拉耳;10、顶压弹簧;11、斜坡形;12、地面;13顶压轮;14、轮轴;15、轮架;16、密封轨条;17、导向轮轴;18、竖杆;19、底盘;20、承压螺母;21、滑导柱;22、矩形孔;23、底轮;24、底轮轴;25、底轨道;26、V形密封条孔;27、球碗;28、连接板;29、顶压弹簧;30、螺丝钉;31、半圆形压紧密封条;32、滚球;33、贯通孔;34、滑条体;35、抗拉钢丝;36、轨条凹槽;37、轨道槽沟;38、V形开槽;39、主轴;40、绞盘轮;41、牵拉导向轮;42、链条;43、轴承副;44、从动链轮;45、电机;46、联轴器;47、主动底轴;48、主动底轮;49、主动链轮;50、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装置、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由门框1、门扇2、电动驱动件、底轨道25和使门扇能在底轨道上运行的底轮组23所组成,在电动隔声门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由门框、门扇、电动驱动件、底轨道和使门扇能在底轨道上运行的底轮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动隔声门底部设有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由门框、门扇、电动驱动件、底轨道和使门扇能在底轨道上运行的底轮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动隔声门底部设有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带式门底部密封结构包括固定板、导向轮、牵拉绳、升降杆、顶压弹簧、轮轴、轮架、顶压轮、密封轨条和滑导柱,底轮组位于远离门框的门扇底部外侧边上,门扇底部内侧边上纵门向设有V形密封条孔,位于V形密封条孔上端的门扇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呈间隔距离设有若干个贯通固定板上下端面的矩形孔,横置时的密封轨条的下端位于V形密封条孔的下端外,密封轨条的前端设有牵拉耳,密封轨条的后端固定在门扇底后侧外对应部门框边的地面上,门扇开启边内顶角部设有导向轮轴,导向轮转动设在导向轮轴上,顶压轮通过轮轴转动设在轮架的下端,升降杆的上部为螺杆,升降杆的下端与轮架的上端中部固定为一体,若干个升降杆的上端穿过轴接固定板上对应的矩形孔分别与各固定螺母螺接,位于各矩形孔下端的固定板下端面与轮架之间的各升降杆上分别套设有一个顶压弹簧,各顶压轮的下端压顶在横置时的密封轨条的内侧上端面上,牵拉绳的一端与密封轨条前端的牵拉耳连接,牵拉绳的另一端向上绕过导向轮与牵拉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导柱位于导向轮下端与固定板前上端的门扇内侧边上,滑导柱的横截面与密封轨条的横截面适配设有供密封轨条的两侧及底面运行的导槽,密封轨条的前端穿设在滑导柱的下端导槽内且沿导槽向导向轮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隔声门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密封条孔两侧的边沿呈弧形,或V形密封条孔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滑条体,两个滑条体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和螺丝钉固定在V形密封条孔两侧的边沿上,滑条体的前端面呈间隔距离设有若干个球碗,球碗内设有滚球,球碗后端面与滑条体的后端之间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设有压簧,压簧的前端顶持在球碗内滚球的后端,压簧的后端顶持在封闭贯通孔后端的螺丝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新声北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