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52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0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其包括有呈相对设置的上布层与下布层;还包括有上边框以及下边框,所述下边框上设置有朝向上边框的插柱,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插柱的插槽;所述上布层与下布层位于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所述插柱依次穿过上布层与下布层,且所述插柱插入至插槽内;本申请具有提高无纺布的抗撕扯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撕扯无纺布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撕扯无纺布。
技术介绍
目前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通常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市面上的无纺布抗撕扯强度较低,尤其是当无纺布的侧边受损产生缺口时,无纺布将十分容易被撕裂,使得无纺布在使用时寿命较短,因此,还有改善空间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无纺布的抗撕扯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撕扯无纺布。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撕扯无纺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包括有呈相对设置的上布层与下布层;还包括有上边框以及下边框,所述下边框上设置有朝向上边框的插柱,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插柱的插槽;所述上布层与下布层位于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所述插柱依次穿过上布层与下布层,且所述插柱插入至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边框与下边框能从上布层与下布层相互背离的一侧将两者进行压紧固定,并且在上边框与下边框的保护下,能有效减少上布层与下布层的侧边发生损坏的情况,从而能大大提高无纺布的抗撕扯性能,不易发生撕裂;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的结构牢靠性。优选的,所述插柱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突块,所述突块与插槽内侧壁相互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插柱插入至插槽内时,通过突块与插槽内侧壁间的相互抵触,从而能实现插柱与插槽内侧壁间的过盈配合;插柱将更加稳定且牢靠的固定在插槽内。优选的,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朝向上布层的第一锯齿条,所述第一锯齿条呈周向环绕在上边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边框与下边框将上布层与下布层进行夹紧时,第一锯齿条能将上布层进行咬紧,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对上布层的束缚固定,使上布层更加稳定牢靠。优选的,所述下边框上设置有朝向下布层的第二锯齿条,所述第一锯齿条与第二锯齿条间相互咬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锯齿条与第二锯齿条的相互咬合下,上布层与下布层的边沿能被进一步压紧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两者间的连接强度,使两者的边沿处不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撕裂的情况,增强了整体的抗撕扯能力。优选的,所述上布层与下布层之间设置有PE塑料膜层,所述PE塑料膜层上设置有贯通的插孔,所述PE塑料膜层通过插孔插入在插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E塑料膜层具有较佳的抗拉强度,而且机械性能好;当上布层与下布层中部受到外界拉力时,通过PE塑料膜层能进一步增强上布层与下布层中部的抗撕拉能力。优选的,所述PE塑料膜层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呈均匀间隔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能增强上布层与下布层间的空气流动,保证了上布层与下布层间的通风透气。优选的,所述上布层与PE塑料膜层之间设置有活性炭纱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纱布层能吸附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从而能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吸附过滤的作用;减少有害物质从上布层一侧通过下布层。优选的,所述下布层背离上布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潮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潮层能减少水分从下布层一侧向上布层渗入,从而能对下布层与上布层起到较佳的防潮保护,同时也能延长活性炭纱布层的使用寿命,保证活性炭纱布层的正常使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上边框与下边框能从上布层与下布层相互背离的一侧将两者进行压紧固定,并且在上边框与下边框的保护下,能有效减少上布层与下布层的侧边发生损坏的情况,从而能大大提高无纺布的抗撕扯性能,使上布层与下布层不易发生撕裂;2.当上布层与下布层中部受到外界拉力时,通过PE塑料膜层能进一步增强上布层与下布层中部的抗撕拉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凸显上边框与下边框处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布层;2、下布层;3、上边框;31、插槽;32、第一锯齿条;4、下边框;41、插柱;42、突块;43、第二锯齿条;5、PE塑料膜层;51、插孔;52、透气孔;6、活性炭纱布层;7、防潮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包括有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布层1与下布层2,上布层1与下布层2相互背离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上布层1与下布层2的边沿进行相互压紧的上边框3与下边框4。如图2、图3所示,上布层1与下布层2位于上边框3与下边框4之间,下边框4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朝向上边框3的插柱41,四个插柱41分别位于下边框4的边角处。而上边框3上设置有四个开口分别朝向对应插柱41的插槽31。插柱41沿竖直方向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突块42,插柱41顶部依次穿过上布层1与下布层2,且插柱41插入至各自相对的插槽31内。突块42与插槽31的内侧壁相互抵触并实现过盈配合。如图3、图4所示,上边框3上还一体成型有朝向上布层1的第一锯齿条32,第一锯齿条32呈周向环绕设置在上边框3上。而下边框4上一体成型有朝向下布层2的第二锯齿条43,第二锯齿条43同样呈周向环布设置。并且第一锯齿条32与第二锯齿条43相互咬合,并将上布层1与下布层2相互压紧。如图3、图4所示,在上布层1与下布层2之间铺设有PE塑料膜层5,PE塑料膜层5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贯通的插孔51,插孔51的位置与插柱41的位置一一对应。PE塑料膜层5通过插孔51插入在插柱41上,且上布层1与下布层2分别从PE塑料膜层5的上下两侧将PE塑料膜层5压紧。PE塑料膜层5上开设有呈均匀间隔排布的透气孔52,透气孔52将PE塑料膜层5的侧壁上下贯通。如图2所示,在上布层1与PE塑料膜层5之间还固定设置有活性炭纱布层6,而在下布层2背离上布层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潮层7,通过防潮层7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从而能对上布层1与下布层2起到较佳的防潮保护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抗撕扯无纺布的实施原理为:上边框3与下边框4能从上布层1与下布层2相互背离的一侧将两者进行压紧固定,并且在上边框3与下边框4的保护下,能有效减少上布层1与下布层2的侧边发生损坏的情况,从而能大大提高无纺布的抗撕扯性能,不易发生撕裂。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上布层1与下布层2之间的结构牢靠性。当上边框3与下边框4将上布层1与下布层2进行夹紧时,在第一锯齿条32与第二锯齿条43的相互咬合下,上布层1与下布层2的边沿能被进一步压紧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两者间的连接强度,使两者的边沿处不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撕裂的情况,增强了整体的抗撕扯能力。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包括有呈相对设置的上布层(1)与下布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边框(3)以及下边框(4),所述下边框(4)上设置有朝向上边框(3)的插柱(41),所述上边框(3)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插柱(41)的插槽(31);所述上布层(1)与下布层(2)位于上边框(3)与下边框(4)之间,所述插柱(41)依次穿过上布层(1)与下布层(2),且所述插柱(41)插入至插槽(3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包括有呈相对设置的上布层(1)与下布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边框(3)以及下边框(4),所述下边框(4)上设置有朝向上边框(3)的插柱(41),所述上边框(3)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插柱(41)的插槽(31);所述上布层(1)与下布层(2)位于上边框(3)与下边框(4)之间,所述插柱(41)依次穿过上布层(1)与下布层(2),且所述插柱(41)插入至插槽(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41)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突块(42),所述突块(42)与插槽(31)内侧壁相互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撕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3)上设置有朝向上布层(1)的第一锯齿条(32),所述第一锯齿条(32)呈周向环绕在上边框(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撕扯无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奇施钦胡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富驰无纺布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