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组件及其拉伸吹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44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及其拉伸吹塑装置,其包括第一气体供应件、加热箱以及热风供应件,所述热风供应件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收容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与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冲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缓冲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收容腔以及所述缓冲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有至少三个且沿所述收容腔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进风口相错开,所述加热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件以及所述进风口连接且连通。可以对型坯均匀加热,有利于获得透明度均一,壁厚均匀,同心度好的管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加热组件的拉伸吹塑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组件及其拉伸吹塑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加工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其拉伸吹塑装置。
技术介绍
拉伸吹塑工艺是指经轴向伸长和径向扩张的一种吹塑成型工艺。一般是将塑料粒子通过挤出法制成型坯,再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在拉伸夹具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轴向伸长,同时在气体的吹胀作用下进行径向扩张,最终获得规定尺寸的吹塑制品,例如,塑料管、塑料瓶等。在拉伸吹塑的过程中,加热处理是影响吹塑制品均匀性的关键因素。目前,加热方式主要包括电线圈加热、流体加热,红外线加热以及电磁感应加热。但是,因当前的电线圈加热、红外线加热以及电磁感应加热等加热方式的加热速度过快,流体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不合理等,常常导致加热不均匀,使得最终所得吹塑制品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可吸收聚合物管材需要良好的壁厚均匀性和同心度,方能确保管材切割后制备的支架能够均匀地捆绑到球囊上,运送至病灶处后,支架能够均匀地撑开至指定尺寸,保证撑开后的支架的径向支撑力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因在拉伸吹塑的过程中,加热处理效果不佳,可能会导致管材周向接收到的热量不均匀,使得管材径向扩张的速度有差异,从而可能致使管材透明度不一,壁厚不均匀,同心度差,最终会导致管材的成品率较低,无法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其拉伸吹塑装置,其中,加热组件可以均匀加热型坯,以便于获得透明度均一,壁厚均匀,同心度好的管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其拉伸吹塑装置,其中,加热组件可以均匀加热型坯,以便于获得透明度均一,壁厚均匀,同心度好的管材。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其包括第一气体供应件、加热箱以及热风供应件,所述热风供应件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收容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与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冲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缓冲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收容腔以及所述缓冲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收容腔的周向均匀设置,并且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进风口相错开,所述加热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件以及所述进风口连接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箱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箱的内部空间构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在所述加热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口,两个所述连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件以及所述进风口连接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一导轨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丝杆以及所述第一导轨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穿套在所述第一丝杆上,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热风供应件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拉伸吹塑装置,所述拉伸吹塑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拉伸吹塑装置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模管以及分别与所述模管配合设置的拉伸组件以及吹塑组件,所述模管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所述模管插设在所述收容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模管上方的第一夹持件以及位于所述模管下方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第二夹持臂,且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沿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滑块、第二导轨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丝杆以及所述第二导轨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穿套在所述第二丝杆上,且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相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吹塑组件包括第二气体供应件以及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具有相对设置的封闭端以及开口端,所述导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导气管沿竖直方向插设在所述模管内,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模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封闭端与所述模管的上端对应,所述开口端伸出所述模管的下端外并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件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均位于所述模管内与所述模管的内壁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件上开设有通孔,以供所述开口端穿过后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件连接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吹塑装置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三气体供应件以及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模管的一侧且与所述模管平行设置,所述通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三气体供应件与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接且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组件及其拉伸吹塑装置,其中,加热组件设置有缓冲腔,且出风口均与进风口相错开,因此,进入缓冲腔内的热气流优先充盈整个缓冲腔,而不会立马通过出风口流出;另,基于至少三个出风口沿收容腔的周向均匀设置,因此,充盈整个缓冲腔的热气流会通过出风口均匀流出,使得型坯在周向上均匀受热至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以上,后续能够被均匀地轴向伸长以及径向扩张,有利于最终获得透明度均一,壁厚均匀,同心度好的管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伸吹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拉伸吹塑装置的热风供应件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拉伸吹塑装置的加热箱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拉伸吹塑装置的导气管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拉伸吹塑装置的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拉伸吹塑装置的电路框图。附图标记:第一气体供应件11,加热箱12,热风供应件13,第一电机14,第一丝杆15,第一滑块16,第一导轨17,第一连接杆18,控制器19,模管21,第一夹持件31,第二夹持件32,第二电机33,第二丝杆34,第二滑块35,第二导轨36,第二连接杆37,第二气体供应件41,导气管42,第三气体供应件51,通气管52,第一阀门111,加热腔121,加热元件122,连接口123,第二阀门124,第一温度传感器125,收容腔131,缓冲腔132,进风口133,出风口134,第二温度传感器135,第一夹持臂311,第二夹持臂321,通孔322,第二阀门411,封闭端421,开口端422,第一通气孔423,第三阀门511,第二通气孔5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帮助理解本技术,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气体供应件、加热箱以及热风供应件,所述热风供应件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收容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与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冲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缓冲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收容腔以及所述缓冲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收容腔的周向均匀设置,并且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进风口相错开,所述加热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件以及所述进风口连接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气体供应件、加热箱以及热风供应件,所述热风供应件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收容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与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缓冲腔,所述热风供应件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缓冲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收容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收容腔以及所述缓冲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收容腔的周向均匀设置,并且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进风口相错开,所述加热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件以及所述进风口连接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箱的内部空间构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在所述加热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口,两个所述连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件以及所述进风口连接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一导轨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丝杆以及所述第一导轨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穿套在所述第一丝杆上,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热风供应件连接。


5.一种拉伸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吹塑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拉伸吹塑装置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模管以及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魏征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