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40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包括底座、注塑生产线、注塑装置和安全脱模装置;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注塑生产线位于底座的上方;注塑生产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注塑装置包括顶模、底模和脱模杆;顶模设置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底部;底模设置在支撑座上,并且底模位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上方;顶模和底模可合围形成模腔;底模内设置有与模腔连通的滑孔;安全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杆和斜导杆;脱模杆的底部设置在底座上,脱模杆的顶部滑动伸出滑孔;斜导杆的底部斜向外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斜导杆的顶部与底模的底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脱模过程十分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现有的注塑模具,部分具有自动脱模功能的模具中,其脱模杆的顶出速度较快,对于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包括底座、注塑生产线、注塑装置和安全脱模装置;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注塑生产线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注塑生产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注塑装置包括顶模和底模;所述顶模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底部;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且所述底模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上方;所述顶模和所述底模可合围形成模腔;所述底模内设置有与所述模腔连通的滑孔;所述安全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杆和斜导杆;所述脱模杆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脱模杆的顶部滑动伸出所述滑孔;所述斜导杆的底部斜向外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斜导杆的顶部与所述底模的底部铰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合槽,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凹合槽上,并且所述底模滑动设置在所述凹合槽的槽壁之间。优选地,所述斜导杆与所述支撑座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优选地,所述底模外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有限位导口;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导口内。优选地,所述顶模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模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注塑完成需要开模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脱离底模,此时斜导杆撑住底模的同时底部逐渐往一侧滑动移动,从而使得底模缓缓下移,脱模杆相对底模相对底模上移,将产品缓缓顶出底模。本技术脱模过程自动且缓慢、平稳,保证产品脱模过程十分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模具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凹槽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限位板和限位杆示意图。标识说明:1-底座,2-注塑生产线,3-支撑座,4-第一升降驱动装置,5-第二升降驱动装置,6-顶模,7-底模,8-脱模杆,9-斜导杆,10-凹合槽,11-缓冲弹簧,12-限位板,13-限位导口,14-限位杆,15-定位柱,16-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胶合连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请参考图1-3,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包括底座1、注塑生产线2、注塑装置和安全脱模装置;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所述注塑生产线2位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注塑生产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所述注塑装置包括顶模6和底模7;所述顶模6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的驱动端的底部;所述底模7设置在所述支撑座3上,并且所述底模7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的上方;所述顶模7和所述底模6可合围形成模腔;所述底模7内设置有与所述模腔连通的滑孔;所述安全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杆8和斜导杆9;所述脱模杆8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脱模杆8的顶部滑动伸出所述滑孔;所述斜导杆9的底部斜向外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斜导杆9的顶部与所述底模7的底部铰接。具体地,所述支撑座3上设置有凹合槽10,所述底模7设置在所述凹合槽10上,并且所述底模7滑动设置在所述凹合槽10的槽壁之间,避免底模7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晃动,避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具体地,所述斜导杆9与所述支撑座3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1,缓冲弹簧11的弹性缓冲力可以使得底模7的下移更加平缓,使产品的脱模更安全。具体地,所述底模7外侧设置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上开有限位导口13;所述支撑座3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导口13内。当限位杆14相对滑动到限位导口13的底部时,脱模杆8的顶部恰好与模腔的底部接触,从而保证底模7的移动定位快速准确。具体地,所述顶模6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15;所述底模7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孔16;所述定位柱15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孔16内。定位柱15和定位孔16可以有效保证顶模6和底模7快速准确合模。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均为气缸。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脱模过程自动且缓慢、平稳,产品脱模过程十分安全。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技术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技术,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装置;/n注塑生产线;所述注塑生产线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注塑生产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驱动装置;/n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包括顶模和底模;所述顶模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底部;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且所述底模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上方;所述顶模和所述底模可合围形成模腔;所述底模内设置有与所述模腔连通的滑孔;/n安全脱模装置;所述安全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杆和斜导杆;所述脱模杆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脱模杆的顶部滑动伸出所述滑孔;所述斜导杆的底部斜向外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斜导杆的顶部与所述底模的底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模且脱模过程安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装置;
注塑生产线;所述注塑生产线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注塑生产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驱动装置;
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包括顶模和底模;所述顶模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底部;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且所述底模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上方;所述顶模和所述底模可合围形成模腔;所述底模内设置有与所述模腔连通的滑孔;
安全脱模装置;所述安全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杆和斜导杆;所述脱模杆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脱模杆的顶部滑动伸出所述滑孔;所述斜导杆的底部斜向外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斜导杆的顶部与所述底模的底部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启开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启开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