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强专利>正文

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740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包括洄游池,洄游池靠下游一端为入口,洄游池靠上游一端为出口;升降台,设于洄游池出口处,升降台上设有可升降的集鱼箱,集鱼箱可下降至水下并与洄游池出口连通;分拣池,设于岸上,分拣池与升降台之间设有转运滑道,转运滑道上滑动设有转运箱,漏斗箱将集鱼箱中的鱼转运至分拣池进行分拣;过鱼管道,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坝上游水域和分拣池连通;诱导管道,用于诱导鱼类进入洄游池护鱼器,设于过鱼管道近分拣池一端以及洄游池入口处,用于驱赶鱼类。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单纯的洄游通道可更好地帮助鱼类洄游过坝,对地理条件要求低,安全高效且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上行过坝
,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河流水电站等工程建设,导致河流纵向连通受阻,上下游水体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受到阻隔,对洄游鱼类的生殖繁衍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帮助下游的鱼类进入上游,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渔船将鱼捕捞后再进行转运,但是渔船在运行过程中,网捕和转运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部份鱼类擦伤而死亡。目前,国内外常采用修筑洄游通道的方法以降低工业设施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鱼类进行正常生殖繁衍,可避免对鱼类造成伤害,比传统的方法更为安全,但是洄游阶梯通道对地理条件要求较高,修筑困难,仅仅依靠洄游阶梯通道帮助鱼类洄游其效果也不显著,导致目前许多的洄游通道都处于废弃状态,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的方案来帮助鱼类洄游过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相对于单纯的洄游通道可更好地帮助鱼类洄游过坝,对地理条件要求低,安全高效且实用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包括:洄游池,在水坝下游由河岸和河中心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板墙拦截而成,洄游池靠下游一端设入口,洄游池靠上游一端设出口,入口宽度大于出口宽度;升降台,设于洄游池出口处,升降台上设有可升降的集鱼箱,升降台底部设有集鱼池,集鱼池深度大于洄游池深度,集鱼箱可下降至集鱼池内并与洄游池出口连通;分拣池,设于岸上,分拣池与升降台之间设有转运滑道,转运滑道上滑动设有转运箱,转运箱将集鱼箱中的鱼转运至分拣池进行分拣;过鱼管道,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坝上游水域和分拣池连通;诱导管道,一端与过鱼管道连通,另一端通向洄游池出口处,用于诱导鱼类进入洄游池;护鱼器,设于过鱼管道近分拣池一端以及洄游池入口处,用于驱赶鱼类。进一步地,集鱼箱为网状结构,集鱼箱朝向洄游池的一侧开设进鱼口,进鱼口处转动设有挡鱼门板,集鱼箱内水平设置有防震隔板,防震隔板两端与集鱼箱内壁之间设有缝隙,集鱼箱靠河岸一侧设有倒鱼口和管道接口。在防震隔板的遮蔽下可形成鱼类喜欢藏匿的幽暗环境,以更适于鱼类习性,防震隔板两端与集鱼箱内壁之间的缝隙也可便于鱼类在集鱼箱内游动。进一步地,过鱼管道近分拣池一端设有与管道接口连通的冲水管道,用于冲洗集鱼池内的沉沙。进一步地,升降台包括两条并行设于洄游池出口处的升降滑道,集鱼箱设于两条升降滑道之间,集鱼箱侧壁设有便于集鱼箱沿着升降滑道滑动的滑轮,升降滑道顶部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用于吊运集鱼箱的电动葫芦。进一步地,诱导管道和冲水管道上均设有电动阀门。进一步地,护鱼器包括安装板、电机、震动棒、混响喇叭和电源,安装板设于洄游池入口处,电机、混响喇叭、电源分别设于安装板顶部,震动棒设于安装板底部,电机驱动震动棒振动,电机和混响喇叭均与电源连接,震动棒与安装板的连接处设有防震胶垫。通过震动和声响对鱼类进行驱赶,在不对鱼类造成伤害的同时,相比于利用诱饵引诱鱼类更为快速。进一步地,洄游池池底由岸边逐渐向河中心下潜倾斜,洄游池池底铺设有乱石、粗沙用于模拟自然河道,以此形成鱼类喜欢聚集的环境,使鱼类能够自然进入洄游池。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的,首先将集鱼箱下降至集鱼池,使集鱼箱与洄游池出口连通,同时打开诱导管道;待洄游池中鱼达到一定数量时,关闭诱导管道,开启冲水管道,打开洄游池入口处的护鱼器将鱼类驱赶至集鱼池,使鱼类进入集鱼箱;然后将集鱼箱吊运至岸上并将鱼倒入转运箱,通过转运箱将鱼类转运至分拣池;在分拣池分拣出的适合放回水坝上游的鱼类并放至过鱼管道,打开过鱼管道内的护鱼器将鱼类驱赶入水坝上游。进一步地,在对鱼类进行驱赶时,根据不同的驱赶距离对护鱼器进行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洄游池、升降台、分拣池、过鱼管道、诱导管道等装置的设置,将鱼类诱导至洄游池中,然后通过护鱼器将鱼类驱赶入集鱼箱中进行收集,然后将集鱼箱吊运至岸上,通过转运箱将集鱼箱中的鱼转运至分拣池,在分拣池将适合放回水坝上游的鱼类分拣出并放入过鱼管道,通过护鱼器将鱼类驱赶入水坝上游。在辅助鱼类洄游过坝的整个过程中,有序通过诱导、驱赶、收集、吊运、分拣的方式将水坝下游的鱼类转运至水坝上游,省时省力,可适用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效率高,实用性强。2、本专利技术通过诱导管道和护鱼器的设置,能够更好的结合鱼类的生活习性并快速将鱼类诱导至集鱼箱中进行收集,其中可通过调节诱导管道的水流大小诱导鱼类,可通过调节护鱼器功率驱赶鱼类,以实现在不同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的集鱼需求,护鱼器的使用还可避免在集鱼过程中对鱼类造成伤害,提升鱼类的存活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洄游池池底铺设乱石、粗砂模拟自由河道,形成鱼类喜欢、寻食、产卵的环境,可更好的吸引鱼类进入洄游池,进一步提升集鱼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集鱼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护鱼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洄游池;2、集鱼箱;3、分拣池;4、转运滑道;5、转运箱;6、过鱼管道;7、诱导管道;8、护鱼器;9、进鱼口;10、挡鱼门板;11、防震隔板;12、倒鱼口;13、管道接口;14、冲水管道;15、电动阀门;16、升降滑道;17、横梁;18、电动葫芦;19、滑轮;20、安装板;21、电机;22、震动棒;23、混响喇叭;24、电源;25、防震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包括洄游池1,在水坝下游由河岸和河中心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板墙拦截而成,用于吸引鱼类。洄游池1靠下游一端为入口,洄游池1靠上游一端为出口,入口宽度大于出口宽度,鱼类由洄游池1入口进入洄游池1。为了更好的吸引鱼类,洄游池1池底由岸边逐渐向水中心下潜倾斜,且洄游在池池底铺设有乱石、粗沙用于模拟自然河道,形成鱼类喜欢、寻食、产卵的环境,这样鱼类便可被吸引入洄游池1内。为了将鱼类从水坝下游转运至水坝上游,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升降台,设于洄游池1出口处,如图2所示,升降台具体包括两条并行设于洄游池1出口处的升降滑道16,在两条升降滑道16之间设置有集鱼箱2,集鱼箱2侧壁设有滑轮19,以便于集鱼箱2可沿着两条升降滑道16滑动,集鱼箱2整体为网状结构,且集鱼箱2朝向洄游池1的一侧开设进鱼口9,进鱼口9处转动设有挡鱼门板10,集鱼箱2内水平设置有防震隔板11,防震隔板11两侧与集鱼箱2侧壁固定连接,由于鱼类喜欢藏匿在幽暗的地方,所以通过防震隔板11的设置以便于鱼类藏匿在防震隔板11之下,使集鱼箱2内部环境更适于鱼类的习性,同时,防震隔板11两端与集鱼箱2内壁之间设有缝隙,这样可便于鱼类在集鱼箱2内游动。升降滑道16顶部设有横梁17,横梁17上安装有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洄游池(1),在水坝下游由河岸和河中心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板墙拦截而成,洄游池(1)靠下游一端设入口,洄游池(1)靠上游一端设出口,入口宽度大于出口宽度;/n升降台,设于洄游池(1)出口处,升降台上设有可升降的集鱼箱(2),升降台底部设有集鱼池,集鱼池深度大于洄游池(1)深度,集鱼箱(2)可下降至集鱼池内并与洄游池(1)出口连通;/n分拣池(3),设于岸上,分拣池(3)与升降台之间设有转运滑道(4),转运滑道(4)上滑动设有转运箱(5),转运箱(5)将集鱼箱(2)中的鱼转运至分拣池(3)进行分拣;/n过鱼管道(6),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坝上游水域和分拣池(3)连通;/n诱导管道(7),一端与过鱼管道(6)连通,另一端通向洄游池(1)出口处,用于诱导鱼类进入洄游池(1);/n护鱼器(8),设于过鱼管道(6)近分拣池(3)一端以及洄游池(1)入口处,用于驱赶鱼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洄游池(1),在水坝下游由河岸和河中心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板墙拦截而成,洄游池(1)靠下游一端设入口,洄游池(1)靠上游一端设出口,入口宽度大于出口宽度;
升降台,设于洄游池(1)出口处,升降台上设有可升降的集鱼箱(2),升降台底部设有集鱼池,集鱼池深度大于洄游池(1)深度,集鱼箱(2)可下降至集鱼池内并与洄游池(1)出口连通;
分拣池(3),设于岸上,分拣池(3)与升降台之间设有转运滑道(4),转运滑道(4)上滑动设有转运箱(5),转运箱(5)将集鱼箱(2)中的鱼转运至分拣池(3)进行分拣;
过鱼管道(6),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水坝上游水域和分拣池(3)连通;
诱导管道(7),一端与过鱼管道(6)连通,另一端通向洄游池(1)出口处,用于诱导鱼类进入洄游池(1);
护鱼器(8),设于过鱼管道(6)近分拣池(3)一端以及洄游池(1)入口处,用于驱赶鱼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集鱼箱(2)为网状结构,集鱼箱(2)朝向洄游池(1)的一侧开设进鱼口(9),进鱼口(9)处转动设有挡鱼门板(10),集鱼箱(2)内水平设置有防震隔板(11),防震隔板(11)两端与集鱼箱(2)内壁之间设有缝隙,集鱼箱(2)靠河岸一侧设有倒鱼口(12)和管道接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过鱼管道(6)近分拣池(3)一端设有与管道接口(13)连通的冲水管道(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升降台包括两条并行设于洄游池(1)出口处的升降滑道(16),集鱼箱(2)设于两条升降滑道(16)之间,集鱼箱(2)侧壁设有便于集鱼箱(2)沿着升降滑道(16)滑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强郭祥
申请(专利权)人:许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