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739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属于交通路障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控制系统和多个路障机构,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多个所述路障机构运行并使多个所述路障机构协同运作,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通讯系统连接至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路障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上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上端板,所述外筒贯穿上端板并与上端板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外筒的内壁设置有路障柱,所述外筒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路障柱的限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行人碰撞到路障柱时对行人进行保护,降低行人受伤的可能,且可适用多种场景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路障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城市交通十字路口红绿灯是给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通行的导行标志,红灯停、绿灯行,但还有个别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违规闯红灯,造成了交通十字路口交通乱象甚至有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也给肇事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幸。要真正杜绝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的陋习,有必要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加设一重隐形路障拦闸,多一道安全保障防线。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路障多采用柱形液压路障,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2647447A公开了一种集成液压驱动的两级伸缩升降柱。包括外筒14,外筒14的内侧壁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下级柱体9,且外筒14的上端靠近下级柱体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面板法兰18,外筒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主底板15,下级柱体9的内侧壁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上级柱体7,上级柱体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柱体上盖16,外筒14、下级柱体9和上级柱体7的内部的中心位置共同设置有两级同步液压缸组件8,外筒14的内部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多个路障机构,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多个所述路障机构运行并使多个所述路障机构协同运作,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通讯系统连接至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用于根据控制系统反馈的信号对路障机构进行远程控制调节,所述路障机构包括底盘(2),所述底盘(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系统(3),所述液压系统(3)上设置有外筒(4),所述外筒(4)的顶部设置有上端板(6),所述外筒(4)贯穿上端板(6)并与上端板(6)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外筒(4)的内壁设置有路障柱(5),所述外筒(4)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路障柱(5)的限位机构(11),所述液压系统(3)与路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多个路障机构,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多个所述路障机构运行并使多个所述路障机构协同运作,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通讯系统连接至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用于根据控制系统反馈的信号对路障机构进行远程控制调节,所述路障机构包括底盘(2),所述底盘(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系统(3),所述液压系统(3)上设置有外筒(4),所述外筒(4)的顶部设置有上端板(6),所述外筒(4)贯穿上端板(6)并与上端板(6)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外筒(4)的内壁设置有路障柱(5),所述外筒(4)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路障柱(5)的限位机构(11),所述液压系统(3)与路障柱(5)相匹配并为路障柱(5)的升降提供驱动,且所述路障柱(5)收缩至所述外筒(4)内部时其最顶端不高于外筒(4)的上端开口处,所述路障柱(5)的上端还设置有防碰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1)和多个路障控制器(8),其中所述路障控制器(8)嵌设在所述上端板(6)上,且多个所述路障控制器(8)均与所述集中控制器(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柱(5)的上端三分之一处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联防升降路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装置(7)包括嵌设在所述路障柱(5)上端的激光感应设备(701)和警示灯带(702),所述防碰装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蒙翰齐言张林东齐放白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瑞智控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