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生长性状的SNP标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23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影响猪生长性状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包括如下SNP标记中的至少一种: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s.1至9所示,所述SNP标记分别位于各序列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并依次为T或C、T或G、G或C、G或A、A或G、G或A、A或C、T或C、T或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影响猪生长性状的SNP标记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影响猪生长性状的SNP标记,特别是影响猪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等生长性状的SNP标记。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为农业的重要支柱,而猪乃六畜之首。因此在中国对猪种进行选育不仅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能稳定民生。生长性状是猪经济性状中的重要指标,它主要包括猪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胴体重等。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影响,目前很多研究发现了猪生长性状的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数量性状位点),但仍未找到影响胴体直长、斜长、体重等的因果突变位点,同时也鲜有研究对杜长大商品猪进行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目前,在中国猪业市场,主要以杜长大商品猪为主,每年出栏近7亿头杜长大商品猪。而每增加1cm体长就会增加近1kg体重,将直接增加近100亿经济效益。因此对杜长大猪体长进行选育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一提供了一种猪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包括如下SNP标记中的至少一种:(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26425位点,为T或C;(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2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18066位点,为T或G;(I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的SNP标记位于SEQIDNo.3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62358位点,为G或C;(IV)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4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4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486492位点,为G或A;(V)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5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5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546300位点,为A或G;(V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6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6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96970位点,为G或A;(V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7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0146位点,为A或C;(VI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8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8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0489位点,为T或C;(IX)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9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9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3560位点,为T或C。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含有长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杂交猪、含有大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杂交猪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的杂交猪,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的杂交猪,以及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三种猪的杂交猪种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之二提供了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SNP标记在确定猪的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胴体重、背膘厚、胸椎总长和颈椎总长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含有长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杂交猪、含有大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杂交猪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的杂交猪,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的杂交猪,以及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三种猪的杂交猪种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之三提供了一种猪的遗传改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种猪核心群中的种猪的如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SNP标记,并根据所述SNP标记做出相应的选择:对于(I),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T/T和T/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T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C和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T的频率;对于(II),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2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T/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2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G和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对于(III),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3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G/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3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G/C和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对于(IV),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4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G/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4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G/A和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对于(V),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5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A/A和A/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5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A/G和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对于(VI),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6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G/A基因型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包括如下SNP标记中的至少一种:/n(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26425位点,为T或C;/n(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2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18066位点,为T或G;/n(I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的SNP标记位于SEQ IDNo.3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62358位点,为G或C;/n(IV)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4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486492位点,为G或A;/n(V)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5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546300位点,为A或G;/n(V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6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96970位点,为G或A;/n(V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7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0146位点,为A或C;/n(VI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8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0489位点,为T或C;/n(IX)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 IDNo.9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3560位点,为T或C。/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525 CN 20211056868641.一种猪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包括如下SNP标记中的至少一种:
(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26425位点,为T或C;
(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2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18066位点,为T或G;
(I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的SNP标记位于SEQIDNo.3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62358位点,为G或C;
(IV)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4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4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486492位点,为G或A;
(V)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5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5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546300位点,为A或G;
(V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6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6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396970位点,为G或A;
(V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7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7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0146位点,为A或C;
(VIII)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8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8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0489位点,为T或C;
(IX)含有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IDNo.9所示,所述SNP标记位于SEQIDNo.9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7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15653560位点,为T或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NP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含有长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杂交猪、含有大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杂交猪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NP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的杂交猪,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的杂交猪,以及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三种猪的杂交猪种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NP标记在确定猪的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胴体重、背膘厚、胸椎总长和颈椎总长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含有长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长白血统的杂交猪、含有大白血统的合成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配套系猪、含有大白血统的杂交猪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猪为纯种长白猪、纯种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的杂交猪,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的杂交猪,以及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三种猪的杂交猪种的至少一种。


5.一种猪的遗传改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种猪核心群中的种猪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NP标记,并根据所述SNP标记做出相应的选择:
对于(I),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T/T和T/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T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C和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T的频率;
对于(II),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2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T/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2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G和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
对于(III),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3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G/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3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G/C和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
对于(IV),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4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G/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4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G/A和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
对于(V),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5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A/A和A/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5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A/G和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
对于(VI),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6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G/G和G/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6上的从5’端起的第98167490位点为G/G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G/A和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
对于(VII),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IDNo.7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A/A和A/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该位点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优选在所述SEQIDNo.7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A/A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A/C和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路生麻骏武李景杨斌郭源梅肖石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