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窑变釉料、组合窑变釉料瓷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窑变釉料、组合窑变釉料瓷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窑变釉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其出现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由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详,久之,反而发现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至清时则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通常窑变按照施釉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釉料施在坯体上烧成,由于釉料本身的属性和烧成气氛的扰动等变化,从而产生绚烂多彩的釉面。另一种就是底釉加面釉,甚至多种面釉重叠在一起烧成而产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窑变釉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釉釉料、第一中间釉料、第二中间釉料和面釉釉料,以重量份计:/n所述底釉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65~75份,白云石3~5份,石灰石2~4份,瓷土5~10份,膨润土3~5份;/n所述第一中间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65~75份,白云石3~5份,石灰石2~4份,氧化锌5~10份,膨润土3~5份,石英5~10份,色剂5~10份;/n所述第二中间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60~70份,白云石5~10份,氧化锌1~2份,膨润土3~5份,金红石5~10份,钛铁矿5~10份;/n所述面釉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70~80份,白云石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窑变釉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釉釉料、第一中间釉料、第二中间釉料和面釉釉料,以重量份计:
所述底釉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65~75份,白云石3~5份,石灰石2~4份,瓷土5~10份,膨润土3~5份;
所述第一中间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65~75份,白云石3~5份,石灰石2~4份,氧化锌5~10份,膨润土3~5份,石英5~10份,色剂5~10份;
所述第二中间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60~70份,白云石5~10份,氧化锌1~2份,膨润土3~5份,金红石5~10份,钛铁矿5~10份;
所述面釉釉料包括如下组分:霞石正长石70~80份,白云石5~10份,氧化锌2~3份,膨润土3~5份,石英3~5份。
2.一种组合窑变釉料瓷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坯料制备:以重量份计,所述坯料包括如下组分:高岭土35~45份,长石15~25份,石英10~20份,陶土8~10份,瓷石10~20份,镁质土2~5份,然后准确称取上述坯料,经过研磨、脱水成饼、均化陈腐和抽真空等操作后,制得坯料;
S2、釉料制备:准确称取权利要求1中所述底釉釉料、所述第一中间釉料、所述第二中间釉料和所述面釉釉料,经过研磨后,制得釉料;
S3、坯体素烧:将步骤S1中制得的坯料进行压坯、干燥和修坯后,置于窑炉中素烧;
S4、坯体上釉:首先去掉步骤S3中素烧坯体表面灰层,在其表面涂抹清水,然后依次喷涂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釉釉料、所述的第二中间釉料、所述的第一中间釉料和所述的面釉釉料进行上釉料操作,制得釉坯;
S5、彩烧:在步骤S4中制得的釉坯上绘制不同的元素,然后置于彩烤炉中彩烧,制得组合窑变釉料瓷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窑变釉料瓷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上釉料操作,具体如下:
第一次上釉,均匀喷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釉釉料,之后置于窑炉中并在一定温度下还原烧成;
第二次上釉,在所述第一次上釉制得的坯体上不均匀喷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中间釉料,形成釉面的凹凸感,之后置于窑炉中并在一定温度下还原烧成;
第三次上釉,在所述第二次上釉制得坯体上不均匀喷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中间釉料进行覆盖,之后置于窑炉中并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华,徐在源,施占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遇知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