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692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包括如下组分:再生细骨料、砂、碎石、水泥、粉煤灰、水、萘系减水剂、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消泡剂。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先对再生细骨料进行改性,再将改性再生细骨料、砂、碎石、水泥和粉煤灰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再将萘系减水剂、消泡剂、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混合均匀后倒入搅拌锅,最后加入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搅拌均匀得到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本申请具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混凝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清水混凝土又称为素混凝土,其特点为混凝土成型后不进行过多的装修,使其展现混凝土原有的朴素质感,常见于高架桥、混凝土工艺品等领域。因清水混凝土对表观的要求较高,不得出现有蜂窝、麻面的情况,因此清水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应过高。目前河砂资源紧缺的环境下,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可代替河砂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在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清水混凝土时,因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材质较差,使得再生骨料的压碎值大于河砂,且水泥石与再生骨料表面粘结并不牢固,因此所制得的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一般石材骨料制得的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申请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再生细骨料300-320份;河砂480-500份;碎石1020-1060份;水泥250-280份;粉煤灰50-80份;水130-150份;萘系减水剂10-15份;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3-5份;水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消泡剂0.1-0.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和消泡剂可控制清水混凝土体系内的含气量和气泡孔径,使得清水混凝土之间有害的大气泡减少,进而可提高抗压强度,且另外,可能因为萘系减水剂、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消泡剂和附着在再生细骨料上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清水混凝土的水化进程发生了改变,使得水泥水化结晶形成的水泥石更加致密,且水泥石与再生细骨料的表面粘结的更加紧密,进而可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或磷酸三丁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证明二甲基硅油或磷酸三丁酯与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适应性较好,有利于控制清水混凝土体系内的含气量稳定,使得有害气泡减少。优选的,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粘度为5000-5500MPa.s。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度适合的水性丙烯酸树脂粘度不仅可以改善再生细骨料的表面性能,还能起到填充细骨料颗粒内部的空隙的效果,可降低再生细骨料的压碎值,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优选的,所述再生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2.6-3.1且为多级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级配且细度模数合理的再生细骨料有利于填充混凝土体系中的空隙,提高密实度,进而提高抗压强度。优选的,所述水泥为PO5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申请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萘系减水剂、所述消泡剂、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外加剂溶液;将所述再生细骨料与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混合搅拌均匀,风干后得到改性再生细骨料。将所述再生细骨料、所述砂、所述碎石、所述水泥和所述粉煤灰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干料;先将所述外加剂溶液加入所述混凝土干料中搅拌均匀,再加入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得到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再生细骨料的表面覆盖有水性丙烯酸树脂膜,有利于改善混凝土体系中细骨料与水泥石连接界面的粘结力,使得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且采用先消后引的外加剂复配技术,其中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可在混凝土体系中引入气泡,先加入消泡剂再加入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使得引入清水混凝土体系中的气泡更加稳定,可细化气泡直径,改善外观的同时还能提升强度。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干料加入外加剂溶液之前开始搅拌,且外加剂溶液和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加入过程中持续搅拌混凝土干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加剂溶液与混凝土干料充分接触,混合均匀。优选的,加完外加剂溶液后间隔1-2min再加入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将消泡剂成份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体系后再加入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进行引气,有利于更好的引入稳定的气泡。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至少如下两个有益效果:1.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和消泡剂可控制清水混凝土体系内的含气量和气泡孔径,使得清水混凝土之间有害的大气泡减少,进而可提高抗压强度,且另外,可能因为萘系减水剂、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消泡剂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清水混凝土的水化进程发生了改变,使得水泥水化结晶形成的水泥石更加致密,进而水泥石与再生骨料之间粘结更加紧密,可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采用先消后引的外加剂复配技术使得引入清水混凝土体系中的气泡更加稳定,可细化气泡直径,改善外观的同时还能提升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制备例、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制备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原料的来源信息如下:再生细骨料选购自承德盛源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分别选购细度模数为2.6和3.1的两批再生细骨料,其中细度模数为2.6的再生细骨料2.36mm,1.18mm,0.600mm,0.300mm的标准筛的筛余量均大于10%,其中细度模数为3.1的再生细骨料2.36mm标准筛的筛余量为100%。河砂选购自河北宝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河砂的细度模数为2.6。碎石选购自广西中俊石材有限公司,碎石粒径为5mm-25mm。水泥选购自广州珠江水泥有限公司,水泥为PO52.5。粉煤灰选购自河北宝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萘系减水剂选购自广东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萘系减水剂的型号为Point-N200。水性丙烯酸树脂选购自开普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型号为kpl-63666。二甲基硅油选购自上海凯茵化工有限公司,二甲基硅油的型号为PMX200100CST。磷酸三丁酯选购自西安道尔达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选购自济南千奇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中活性物质含量大于等于50%。聚羧酸减水剂选购自广东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型号为Point-400,该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与上述的萘系减水剂相当。实施例实施例1-5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包括如下组分:再生细骨料、砂、碎石、水泥、粉煤灰、水、萘系减水剂、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水性丙烯酸树脂、磷酸三丁酯。实施例1-5中各组份的用量(g)见表1。表1用量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再生细骨料30003200300032003200河砂500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再生细骨料300-320份;/n河砂480-500份;/n碎石1020-1060份;/n水泥250-280份;/n粉煤灰50-80份;/n水130-150份;/n萘系减水剂10-15份;/n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3-5份;/n水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n消泡剂0.1-0.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再生细骨料300-320份;
河砂480-500份;
碎石1020-1060份;
水泥250-280份;
粉煤灰50-80份;
水130-150份;
萘系减水剂10-15份;
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3-5份;
水性丙烯酸树脂10-20份;
消泡剂0.1-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或磷酸三丁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粘度为5000-5500MPa.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2.6-3.1且为多级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成洪海禄周钰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