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鋑益专利>正文

杯或瓶的盖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73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0
一种杯或瓶的盖体结构,该杯或瓶内部具有一可供盛装饮品的容纳空间,杯或瓶上缘处开设有一开口,该盖体结构主要特点在于:包含一盖本体及一出水机构,该盖本体具有一可对杯或瓶开口作封闭状的第一平面、一由第一平面向上延伸预定高度的墙部、以及一由墙部上端作水平延伸的第二平面,该出水机构具有一插设在第一平面上方处可引入杯或瓶内部盛装饮品的导引管、以及一设置在导引管上的开关,该导引管具有一伸出墙部外侧处的出水端,通过上述构造的组合,使杯或瓶倒置后,便可让杯或瓶内装饮品通过导引管进行出水动作,由此让杯或瓶中的饮品,获得较好的饮用方式,达到安全、方便及优质的饮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或瓶的盖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盖体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让大杯容量盛装的饮品能便利地达成小杯饮用效果的杯或瓶的盖体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一般店家要对可饮用的饮品进行盛装时,通常会使用一容器(例如杯子或瓶罐)装容饮品,为了避免饮品外洒以及安全卫生起见,该容器上端开口处会再套设一盖体作成封闭状,当使用者想要饮用时,只要打开盖体,以杯或瓶就口,就能直接饮用杯或瓶内的饮品,或者盖体上设计有开口,则以盖就口,就能饮用杯或瓶内的饮品;然而,不管以杯或瓶或盖体于直接就口时,不仅容易溢出,且饮用热饮时更会有烫伤之虞,此外,某些高级饮品例如咖啡、酒、茶等等,其采用高品质材料或特殊工法制作,能对人体的味觉、嗅觉及口感产生优良感受,适合以小杯酌量品尝,大口啜饮反而感觉不出其风味,也缺乏品尝高级饮品的风雅气质,因此如何让杯或瓶中的饮品,获得较好的饮用方式,乃本专利技术欲追求改善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杯或瓶的盖体结构,盖体结构包含一盖本体及一出水机构,出水机构包含一伸出盖本体外侧的导引管及一可控制导引管出水动作的开关,使杯或瓶在倒立状态下,内容饮品透过导引管可供输出至另一杯体内进行盛装,由此达到安全、方便及优质的饮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杯或瓶的盖体结构,该盖本体内部设有一可供小杯体收纳的容室,由此达到方便取用的效果。为达前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杯或瓶的盖体结构,该杯或瓶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可供盛装预定饮品的容纳空间,且在杯或瓶上缘处开设有一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开口,该盖体结构主要包含有一盖本体及一出水机构,其中:该盖本体具有一可对杯或瓶的开口作封闭状的第一平面、一由第一平面向上延伸预定高度的墙部、以及一由墙部上缘作水平延伸且与第一平面呈平行状的第二平面;该出水机构包含一插设在第一平面上方处可引入杯或瓶内盛装饮品的导引管、以及一设置在导引管上可控制出水动作的开关,该导引管一端设有一伸至杯或瓶的容纳空间内的接口端,相对另一端设有一延伸出盖本体外侧且与第二平面相距有预定高度的出水端。较佳地,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的盖本体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容室,该墙部在一侧边处开设有一与该容室相通的取出口。较佳地,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的容室内设置有一小杯体,该小杯体可由该取出口取出。较佳地,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的导引管出水端外周处设有一孔洞,该开关套设在导引管出水端处可作转动状,其外侧处设有一可旋转移动至对应该孔洞位置的出水口。较佳地,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的开关外侧处设有一把手部。较佳地,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更包含有一插设在盖本体第一平面下方处的通气管,该通气管下端处设有一延伸至杯或瓶容纳空间内的通口端。较佳地,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的开关包含一凸伸出盖本体外侧处的拨板部、一延伸至该导引管接口端位置处的遮板部、以及一连结拨板部及遮板部两者共同轴接在第一平面上的轴销。而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盖体结构与一杯子组合的情形;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盖体结构主要包含一盖本体及一出水机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说明该出水机构包含一导引管及一开关;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放大图,说明该开关是采用转动方式控制导引管的出水动作;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说明该杯子在倒立状态下,杯子内盛装的饮品经由导引管可倒入一小杯体内;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盖本体结合在一瓶子上,另一出水机构包含有一导引管及一开关;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放大图,说明该开关是采用拨动方式控制导引管的出水动作;及图8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说明该瓶子在倒立状态下,瓶子内盛装的饮品经由导引管可倒入一小杯体内。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盖本体11第一平面12墙部121取出口13第二平面14容室20出水机构21导引管211接口端212出水端213孔洞22开关221把手部222出水口30通气管31通口端40另一盖本体41第一平面42墙部43第二平面50另一出水机构51导引管511接口端512出水端52开关521拨板部522遮板部523轴销100杯子101容纳空间102开口200小杯体300瓶子301容纳空间302开口1桌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盛装饮品的容器主要是采用一杯子100,该杯子100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可供饮品盛装的容纳空间101,且在杯子100上缘处开设有一与容纳空间101相连通的开口102,本专利技术的盖体结构主要包含有一盖本体10、一出水机构20及一通气管30,其中:该盖本体10具有一可对杯子100的开口102作封闭状的第一平面11、一由第一平面11向上延伸预定高度的墙部12、以及一由墙部12上缘作水平延伸且与第一平面11呈平行状的第二平面13,盖本体10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容室14,该容室14的空间大小足以供放置入一小杯体200,该墙部12在一侧边处开设有一与该容室14相通的取出口121,小杯体200经由取出口121可放入容室14内或取出。该出水机构20包含一插设在第一平面11上方处可引入杯子100盛装饮品的导引管21、以及一设置在导引管21上可控制出水动作的开关22,该导引管21是略呈倒L形状的管体,其一端设有一伸至杯子100的容纳空间101内的接口端211,相对另一端设有一延伸出盖本体10外侧且与第二平面13相距有预定高度的出水端212,出水端212之所以要与第二平面13保持有一定高度,是因为当杯子100在倒立时,要留有可供小杯体200放入的空间;请同时参阅图3、4,该导引管21的出水端212是呈封闭状的端部,但在其外周处穿设有一孔洞213,该开关22略呈圆环状的环套,其套设在导引管21出水端212处可作转动状,其外侧周处一体延伸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手部握转的把手部221,该开关22外周在对应该导引管21孔洞213的位置处设有一出水口222。该通气管30,插设在盖本体10第一平面11下方处,该通气管30下端处设有一延伸至杯子100容纳空间101内的通口端31,通过通气管30将杯子100内压释放与外界大气压力相平衡,如此可让杯子100内的饮品能顺畅进行出水动作。以上是本专利技术杯或瓶的盖体结构主要构件及组合型态的概述,接着,再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动作及预期可达成的功效做一说明如后。请参阅图5,当使用者想要饮用杯子100内的饮品时,只要将杯子100作倒立状,让盖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或瓶的盖体结构,该杯或瓶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可供盛装预定饮品的容纳空间,且在杯或瓶上缘处开设有一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结构主要包含有:/n一盖本体,具有一可对杯或瓶的开口作封闭状的第一平面、一由第一平面向上延伸预定高度的墙部、以及一由墙部上缘作水平延伸且与第一平面呈平行状的第二平面;及/n一出水机构,包含一插设在第一平面上方处可引入杯或瓶内盛装饮品的导引管、以及一设置在导引管上可控制出水动作的开关,该导引管一端设有一伸至杯或瓶的容纳空间内的接口端,相对另一端设有一延伸出盖本体外侧且与第二平面相距有预定高度的出水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或瓶的盖体结构,该杯或瓶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可供盛装预定饮品的容纳空间,且在杯或瓶上缘处开设有一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结构主要包含有:
一盖本体,具有一可对杯或瓶的开口作封闭状的第一平面、一由第一平面向上延伸预定高度的墙部、以及一由墙部上缘作水平延伸且与第一平面呈平行状的第二平面;及
一出水机构,包含一插设在第一平面上方处可引入杯或瓶内盛装饮品的导引管、以及一设置在导引管上可控制出水动作的开关,该导引管一端设有一伸至杯或瓶的容纳空间内的接口端,相对另一端设有一延伸出盖本体外侧且与第二平面相距有预定高度的出水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或瓶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本体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容室,该墙部在一侧边处开设有一与该容室相通的取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或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鋑益
申请(专利权)人:方鋑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