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救生
,具体为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救生设备是为救助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离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它包括救助艇、救生艇、救生筏、救生浮具、个人救生设备、救生抛绳器、通讯、烟火信号及艇筏的登乘、降落装置。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对从事非短程国际航行的客船、鱼类加工船等应配备:在每舷的总容量应为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的50%的救生艇,主管机关可准许以相等总容量的救生筏来代替救生艇,但每舷应配备足够容纳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37.5%的救生艇;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应在每舷至少配备1艘救助艇。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99252433.4提供的一种海上救生装置,该对比文件包括园管形浮力器,浮力器上设有固定带,在浮力器的上下方连接有能上下伸缩且保温的防水布,浮力器上方防水布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透气孔,盖板上还涂有一层反光材料。但是海上风浪非常大,该对比文件中提出的一种海上救生装置在受到较大的海浪冲击时,容易产生破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置为圆筒形,所述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板(2),所述前板(2)上固定连接有门体(5),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板(15),所述前板(2)远离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浮体(3),所述后板(15)远离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浮体(1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发电缓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置为圆筒形,所述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板(2),所述前板(2)上固定连接有门体(5),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板(15),所述前板(2)远离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浮体(3),所述后板(15)远离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浮体(1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发电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2)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前板(2)的一端与第一浮体(4)铰接,所述后板(15)的中心铰接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远离后板(15)的一端与第二浮体(1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5)上固定连接有透明窗,且透明窗为钢化玻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对内部设置有隔板(20),所述隔板(20)为水平设置,所述隔板(20)与后板(15)相互垂直,所述隔板(20)的下方与壳体(1)之间形成一个储存空间(18),所述隔板(20)的上方设置有灯管(17),所述灯管(17)与壳体(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3)和第二浮体(13)的大小形状均相同,所述第一浮体(3)和第二浮体(13)设置为长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电缓冲机构包括转环(21)、旋转筒(8)、受击板(9)、气囊(10)、连接杆(11)、旋转杆(12)、发电机(16),所述转环(21)铰接于壳体(1)的外侧,所述转环(21)的外侧与旋转筒(8)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8)的直径大于转环(21)的直径,所述转环(21)与壳体(1)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筒(8)与转环(21)同轴设置,所述旋转筒(8)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孔溢,陈瑜,顾沈明,张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