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奎良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54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属于中药研磨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投料口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有卡杆,卡杆的一侧贯穿有搅拌叶,该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转杆,连接杆,卡杆,搅拌叶,第一筛板和研磨板,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卡杆转动,搅拌叶随着卡杆一起转动,工作人员将药材通过投料口投入到装置主体的内部,搅拌叶将下落的药材进行切割,切割后的药材通过第一筛板下落到粉碎辊上,随着粉碎辊进行研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研磨
,具体为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药材指人们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产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名优正品药材,其本质是药材质量好且疗效好,在长期使用中得到了医者与患者的普遍认可,而中医药材是应用于传统中医来进行医治的材料,其现如今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现如今的中医药材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多种加工程序,且最后通常都需要将其研磨成粉状来进行煎煮或他用。现有的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通常是将完整的药材放入其中直接进行研磨,因而研磨效率非常低,研磨后的产物大小不一,不方便患者进行使用,另一方面,中医药材对于剂量的要求较高,研磨后的产物无法精确到一个有效的数值,从而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研磨效率低,研磨产物混杂,剂量无法精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投料口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投料口(3)和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底部连接有卡杆(11),所述卡杆(11)的一侧贯穿有搅拌叶(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6)和气缸(7),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杆(15),所述第二转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粉碎辊(14),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18),所述活塞杆(18)的一端安装有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材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投料口(3)和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底部连接有卡杆(11),所述卡杆(11)的一侧贯穿有搅拌叶(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6)和气缸(7),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杆(15),所述第二转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粉碎辊(14),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18),所述活塞杆(18)的一端安装有推块(19),所述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2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8),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筛板(13)、研磨板(16)和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内部安装有称重感应器(21),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两组导板(17),一组所述导板(17)的底部一侧连接有铁片(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奎良
申请(专利权)人:陈奎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