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653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涉及光缆喷印技术领域,包括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以及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将喷码机的两个喷头P1、P2分别置于双并排线缆的上方,P1设置于双并排线缆的第一线缆的上方,P1与第一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1,P1与第一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1,P2与第二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2,P2与第二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2,P1与P2分别设置于待喷印双并排线缆的两侧;调整喷头P1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1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1为arctanX1/P1;调整喷头P2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2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2为arctanX2/P2;通过此种设计达到实现喷印机双喷头同步打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喷印
,具体为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缆喷印技术只能对一排光缆进行喷印字体,如果要喷印双并排的光缆,需要两次喷印,效率低下,如果采用两台喷印机同时工作的话,又不能保证两台机器同步工作,导致字体不整齐;选用喷印机双喷头进行喷印能很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但在使用双喷头喷印时,由于喷头的直径相对于线缆的直径大,两个喷头并列放置时,不能放置于双并排线缆的正上方,双喷头只能放置于双并排线缆的两侧,通过偏转板使墨滴斜向射出进行喷印,这就导致其中一个喷头距离喷印机的墨盒距离比另一个喷头距离墨盒距离更近一点,出墨的路程不同,出墨时间也就不同。所以设计一种解决不同长短的出墨路径同时出墨,达到同步打印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包括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以及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所述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喷码机的两个喷头P1、P2分别置于双并排线缆的上方,P1设置于双并排线缆的第一线缆的上方,P1与第一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1,P1与第一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1,P2与第二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2,P2与第二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2,P1与P2分别设置于待喷印双并排线缆的两侧,执行步骤S2;S2:调整喷头P1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1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1为arctanX1/P1;调整喷头P2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2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2为arctanX2/P2,执行步骤S3;S3:启动P1喷头,进行计时,得到P1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一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1,关闭P1喷头,启动P2喷头,得到P2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二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2,T2>T1,T2减去T1,得到误差时间T3,执行步骤S4;S4:启动P2喷头,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P2的启动时间达到T3时,再启动P1,检测P1喷头以及P2喷头的墨点分别到达线轨上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线轨上第二线缆喷墨点的时间,当到达时间相同时,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所述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后,将双并排线缆放置到指定位置,使双并排线缆向喷印区前行,执行步骤S6;S6:在双并排线缆输送过程中,双并排线缆经过第一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2喷头开始启动,经过第二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1喷头开始启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为X3,X3为线缆的移动速度V乘以T3得到,第二检测点与第一喷头P1在线轨上喷墨点的距离为X4,X4为T1乘以线缆的移动速度V得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在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第二线缆喷墨点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红外线收发装置红外线发送装置设置于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第二线缆喷墨点一侧,红外线接收装置设置于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第二线缆喷墨点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充电极为墨滴施加与充电极电压成正比例的负电荷,偏转板由正负极板组成,中间还有正负极电压,当墨滴从正负极板中间通过时,墨滴发生偏转,偏转的角度由墨滴所带的负电荷决定。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电机驱动辊转动,辊上设置有导轨,双并排线缆在导轨上通过各个辊的传动,向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第二线缆喷墨点移动,导轨的宽度与双并排线缆的宽度一致,双并排线缆在传动过程中由于导轨的限制不会左右摆动。进一步的,所述喷码机还连接有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内预设有第一时间参数,第一时间参数为喷码机喷码间隔时间。进一步的,所述喷码机还连接有显示屏以及键盘,可通过键盘输入打印的内容。进一步的,所述双并排线缆向喷印机移动路径中还设置有第三检测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创新点在于,通过计算得到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同时启动情况下的出墨误差时间T3,在每次启动前,提前T3时间启动第二喷头,再启动第一喷头,达到双喷头同时出墨,实现同步打印的目的。2、在上述基础上,通过设定检测点,当线缆到达第一喷墨点以及第二喷墨点时,第一喷头以及第二喷头喷出的墨滴刚好到达喷墨点,进行打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包括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以及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所述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喷码机的两个喷头P1、P2分别置于双并排线缆的上方,P1设置于双并排线缆的第一线缆的上方,P1与第一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1,P1与第一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1,P2与第二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2,P2与第二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2,P1与P2分别设置于待喷印双并排线缆的两侧,执行步骤S2;S2:调整喷头P1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1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1为arctanX1/P1;调整喷头P2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2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2为arctanX2/P2,执行步骤S3;S3:启动P1喷头,进行计时,得到P1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一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1,关闭P1喷头,启动P2喷头,得到P2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二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2,T2>T1,T2减去T1,得到误差时间T3,执行步骤S4;S4:启动P2喷头,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P2的启动时间达到T3时,再启动P1,检测P1喷头以及P2喷头的墨点分别到达线轨上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线轨上第二线缆喷墨点的时间,当到达时间相同时,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所述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后,将双并排线缆放置到指定位置,使双并排线缆向喷印区前行,执行步骤S6;S6:在双并排线缆输送过程中,双并排线缆经过第一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2喷头开始启动,经过第二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1喷头开始启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以及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所述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喷码机的两个喷头P1、P2分别置于双并排线缆的上方,P1设置于双并排线缆的第一线缆的上方,P1与第一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1,P1与第一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1,P2与第二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2,P2与第二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2,P1与P2分别设置于待喷印双并排线缆的两侧,执行步骤S2;/nS2:调整喷头P1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1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1为arctanX1/P1;调整喷头P2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2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2为arctanX2/P2,执行步骤S3;/nS3:启动P1喷头,进行计时,得到P1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一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1,关闭P1喷头,启动P2喷头,得到P2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二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2,T2>T1,T2减去T1,得到误差时间T3,执行步骤S4;/nS4:启动P2喷头,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P2的启动时间达到T3时,再启动P1,检测P1喷头以及P2喷头的墨点分别到达线轨上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线轨上第二线缆喷墨点的时间,当到达时间相同时,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n所述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5: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后,将双并排线缆放置到指定位置,使双并排线缆向喷印区前行,执行步骤S6;/nS6:在双并排线缆输送过程中,双并排线缆经过第一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2喷头开始启动,经过第二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1喷头开始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以及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所述喷码机双喷头同步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喷码机的两个喷头P1、P2分别置于双并排线缆的上方,P1设置于双并排线缆的第一线缆的上方,P1与第一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1,P1与第一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1,P2与第二线缆的水平距离为X2,P2与第二线缆的竖直高度为S2,P1与P2分别设置于待喷印双并排线缆的两侧,执行步骤S2;
S2:调整喷头P1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1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1为arctanX1/P1;调整喷头P2所用的充电极电压,使得P2喷头的墨滴在喷出时经过偏转板偏转的角度△2为arctanX2/P2,执行步骤S3;
S3:启动P1喷头,进行计时,得到P1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一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1,关闭P1喷头,启动P2喷头,得到P2喷头从启动到墨点到达第二线缆喷墨点的位置的时间T2,T2>T1,T2减去T1,得到误差时间T3,执行步骤S4;
S4:启动P2喷头,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P2的启动时间达到T3时,再启动P1,检测P1喷头以及P2喷头的墨点分别到达线轨上第一线缆喷墨点以及线轨上第二线缆喷墨点的时间,当到达时间相同时,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
所述双喷头同步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双喷头同步调整完成后,将双并排线缆放置到指定位置,使双并排线缆向喷印区前行,执行步骤S6;
S6:在双并排线缆输送过程中,双并排线缆经过第一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2喷头开始启动,经过第二检测点时,喷印机控制P1喷头开始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第一检测点与第二检测点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何承银高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