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47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一传动杆底端贯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内腔,并插接在第三轴承内腔,通过第一槽轮、第二槽轮、凸轮、弹簧、活动板、辊轮、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倒入第二框体内的液体进行振动,防止液体产生沉淀,与现有技术相比,让液体不会产生沉淀,从而更好的进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处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然而现有的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在上料中会产生沉淀,这样会影响实际的效果,同时在上料中,反应釜中的压力较大无法对反应釜进行排压,提高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一传动杆底端贯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内腔,并插接在第三轴承内腔,所述第一传动杆外壁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搅拌棒,所述箱体顶部靠近右侧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盖板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为前后设置,所述盖板底部设有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顶部与盖板底部相互贴合,所述第二框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均设有转轴,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前侧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传动板前侧靠近右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箱体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前侧靠近左端处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后侧靠近底端处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后端与电动伸缩杆的前侧靠近左端处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后侧靠近顶端处活动连接有第一连轴,所述第一连轴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前侧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外侧边缘均与弧形杆内壁相互贴合,所述第一传动杆外壁靠近顶部处套设有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左侧设有第二槽轮,所述第一槽轮和第二槽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槽轮与第二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槽轮中心处贯穿设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左侧啮合设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左侧圆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箱体左侧设有第一框体,所述第三传动杆左端贯穿第一框体右侧壁,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左端插接在第一框体内腔左侧壁上,所述第三传动杆上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顶部设有辊轮,所述第一框体内腔中心处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辊轮位于凹槽内腔,所述辊轮中心处贯穿设有第二连轴,所述第二连轴左右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凹槽的左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内腔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体内腔底部,所述第一框体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一圆管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与第三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侧靠近顶部处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箱体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框体右侧中间处。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套设有防滑垫。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圆管以活动板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电机的顶部与防护罩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罩的底部为开口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远离盖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相互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左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本实用技术中,通过第一槽轮、第二槽轮、凸轮、弹簧、活动板、辊轮、固定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倒入第二框体内的液体进行振动,防止液体产生沉淀,与现有技术相比,让液体不会产生沉淀,从而更好的进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处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2、在本实用技术中,通过盖板、第一框体、弧形杆、电动伸缩杆、连接杆、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打开盖板对反应釜中的压力进行排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反应釜中的压力,让反应釜能更好的对液体进行搅拌。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部件盖板仰视图。图中:1、箱体;2、支撑柱;3、过滤板;4、第一传动杆;5、搅拌棒;6、电机;7、第一槽轮;8、皮带;9、第二槽轮;10、连接管;11、第二传动杆;12、第一伞形齿轮;13、第二伞形齿轮;14、辊轮;15、凸轮;16、第一固定块;17、第一固定杆;18、第三传动杆;19、第二固定杆;20、弹簧;21、第三固定杆;22、第一圆管;23、活动板;24、第一框体;25、电动伸缩杆;26、连接杆;27、第二传动板;28、第一传动板;29、弧形杆;30、盖板;31、第二固定块;32、第一固定柱;33、第三固定块;34、第二框体;35、第二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外壁套设有防滑垫,箱体1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上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4),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一传动杆(4)底端贯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内腔,并插接在第三轴承内腔,所述第一传动杆(4)外壁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搅拌棒(5),所述箱体(1)顶部靠近右侧处设有盖板(30),所述盖板(30)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29),所述盖板(30)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3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31)为前后设置,所述盖板(30)底部设有第二框体(34),所述第二框体(34)顶部与盖板(30)底部相互贴合,所述第二框体(34)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块(33),所述第三固定块(33)与第二固定块(31)之间均设有转轴,所述第三固定块(33)与第二固定块(31)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框体(34)前侧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传动板(27),所述第二传动板(27)前侧靠近右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2),所述箱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电动伸缩杆(25),所述电动伸缩杆(25)前侧靠近左端处设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后侧靠近底端处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后端与电动伸缩杆(25)的前侧靠近左端处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6)后侧靠近顶端处活动连接有第一连轴,所述第一连轴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28),所述第一传动板(28)前侧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35),所述第一固定柱(32)和第二固定柱(35)外侧边缘均与弧形杆(29)内壁相互贴合,所述第一传动杆(4)外壁靠近顶部处套设有第一槽轮(7),所述第一槽轮(7)左侧设有第二槽轮(9),所述第一槽轮(7)和第二槽轮(9)之间设有皮带(8),所述第一槽轮(7)与第二槽轮(9)之间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槽轮(9)中心处贯穿设有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二传动杆(1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2),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2)左侧啮合设有第二伞形齿轮(13),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3)左侧圆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8),所述箱体(1)左侧设有第一框体(24),所述第三传动杆(18)左端贯穿第一框体(24)右侧壁,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18)左端插接在第一框体(24)内腔左侧壁上,所述第三传动杆(18)上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凸轮(15),所述凸轮(15)顶部设有辊轮(14),所述第一框体(24)内腔中心处设有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16)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辊轮(14)位于凹槽内腔,所述辊轮(14)中心处贯穿设有第二连轴,所述第二连轴左右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凹槽的左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3)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22),所述第一圆管(22)内腔设有第一固定杆(17),所述第一固定杆(17)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体(24)内腔底部,所述第一框体(24)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9),两个所述第一圆管(22)远离第一固定块(1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21),所述第二固定杆(19)与第三固定杆(2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液体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上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4),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一传动杆(4)底端贯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内腔,并插接在第三轴承内腔,所述第一传动杆(4)外壁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搅拌棒(5),所述箱体(1)顶部靠近右侧处设有盖板(30),所述盖板(30)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29),所述盖板(30)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3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31)为前后设置,所述盖板(30)底部设有第二框体(34),所述第二框体(34)顶部与盖板(30)底部相互贴合,所述第二框体(34)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固定块(33),所述第三固定块(33)与第二固定块(31)之间均设有转轴,所述第三固定块(33)与第二固定块(31)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框体(34)前侧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传动板(27),所述第二传动板(27)前侧靠近右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2),所述箱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电动伸缩杆(25),所述电动伸缩杆(25)前侧靠近左端处设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后侧靠近底端处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后端与电动伸缩杆(25)的前侧靠近左端处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6)后侧靠近顶端处活动连接有第一连轴,所述第一连轴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28),所述第一传动板(28)前侧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35),所述第一固定柱(32)和第二固定柱(35)外侧边缘均与弧形杆(29)内壁相互贴合,所述第一传动杆(4)外壁靠近顶部处套设有第一槽轮(7),所述第一槽轮(7)左侧设有第二槽轮(9),所述第一槽轮(7)和第二槽轮(9)之间设有皮带(8),所述第一槽轮(7)与第二槽轮(9)之间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槽轮(9)中心处贯穿设有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二传动杆(1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2),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2)左侧啮合设有第二伞形齿轮(13),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3)左侧圆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8),所述箱体(1)左侧设有第一框体(24),所述第三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文义张洪学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睿光氟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