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28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包括槽体,槽体左槽壁加厚,厚度为10~13cm,槽体左槽壁内壁顶端设有溢流槽,溢流槽底壁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底端设有溢流室,溢流室顶壁左侧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顶端竖直连通槽体左槽壁上表面,溢流室内部设有浮球,浮球外表面顶端强力粘接有挡片,挡片位于连接孔内部,当浮球外表面底端与溢流室底壁贴合时,挡片顶端上表面与连接孔顶端齐平,槽体左右两侧壁上表面共同设置有红外线对射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醒工作人员槽体内液位过高的功能,还可达到双重保障的效果,避免原料的浪费,保证工作台台面的整洁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适应不平整的工作台台面,降低槽体出现溢槽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
本技术涉及萃取槽
,具体是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
技术介绍
萃取槽(又称混合澄清槽)是靠重力实现两相分离的一种逐级接触萃取设备,就水相和有机相的流向而言,可分逆流式和并流式;就能量输入方式而言,可分为空气脉动搅拌、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搅拌;就箱提结构而言,除简单箱式混合器之外,还有多隔室的、组合式等各种其他混合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萃取槽在生产过程中因混合室潜室隔板变形或级间管道堵塞等异常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溢槽的情况,工作人员若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会导致大量的有机溶液从萃取槽中溢出,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还影响工作台台面的整洁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左槽壁加厚,厚度为10~13cm,槽体左槽壁内壁顶端设有溢流槽,溢流槽底壁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底端设有溢流室,溢流室顶壁左侧设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左槽壁加厚,厚度为10~13cm,槽体(1)左槽壁内壁顶端设有溢流槽(1-1),溢流槽(1-1)底壁设有溢流孔(2),溢流孔(2)底端设有溢流室(3),溢流室(3)顶壁左侧设有连接孔(1-2),连接孔(1-2)顶端竖直连通槽体(1)左槽壁上表面,溢流室(3)内部设有浮球(4),浮球(4)外表面顶端强力粘接有挡片(5),挡片(5)位于连接孔(1-2)内部,当浮球(4)外表面底端与溢流室(3)底壁贴合时,挡片(5)顶端上表面与连接孔(1-2)顶端齐平,所述槽体(1)左右两侧壁上表面共同设置有红外线对射报警装置(6),所述溢流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左槽壁加厚,厚度为10~13cm,槽体(1)左槽壁内壁顶端设有溢流槽(1-1),溢流槽(1-1)底壁设有溢流孔(2),溢流孔(2)底端设有溢流室(3),溢流室(3)顶壁左侧设有连接孔(1-2),连接孔(1-2)顶端竖直连通槽体(1)左槽壁上表面,溢流室(3)内部设有浮球(4),浮球(4)外表面顶端强力粘接有挡片(5),挡片(5)位于连接孔(1-2)内部,当浮球(4)外表面底端与溢流室(3)底壁贴合时,挡片(5)顶端上表面与连接孔(1-2)顶端齐平,所述槽体(1)左右两侧壁上表面共同设置有红外线对射报警装置(6),所述溢流室(3)左侧壁底端焊接有排液管(3-2),排液管(3-2)管身固定连接有排液阀(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溢槽的萃取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左槽壁外壁焊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表面设有集料桶(8),排液管(3-2)左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南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